
- 会员
现代兵器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各种武器从诞生到完善的蜕变历程。主要内容包括:手中利器、步兵武器、火炮导弹、陆地雄狮等。科技史15.7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下)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委托研究项目。它旨在说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着独特的科学技术文化传统;梳理出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特点;通过选取对数学、天文学、农学、医药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发展的研究,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具有怎样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揭示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考察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科技史30.8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
全球互联网极简史
互联网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但你是否知道它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它是怎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如何一次次地重塑社会、改变世界的?从Web1.0的静态网页时代,历经Web2.0的用户交互狂欢,直至Web3.0的去中心化和人工智能新纪元,本书把复杂的技术和社会变革简化为易于理解的有趣故事,以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历史记录,带你穿越时空,领略互联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奇境!科技史11.2万字2.4万人气 - 会员
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
《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南方科技大学特色思政课系列讲座)》精选“南方科技大学特色思政课系列讲座”汇编而成。众多学术大牛直击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结合人工智能、国产芯片、量子与信息科学、磁分离技术、结构工程等现代高科技,增设互动提问环节,阐述了家国情怀这一主题,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政理论变得立体而鲜活,深受南方科技大学学子的欢迎。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的高校开展特色思政课提供借鉴。科技史11.5万字2.4万人气 - 会员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科学史译丛)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名著,作者为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柯瓦雷。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最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开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科技史15.3万字2.4万人气 - 会员
文明的融合:近代科技简史
本书基于科技发展的内在因素,从数学的进步、科学的方法、文明的交融、思想的解放,多维度追溯西方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梳理近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展示文明融合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作用,呈现中华文明灿烂光辉照耀下的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辉煌画卷。本书通过大量历史史料,明确地揭示了中华文明在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欧亚古文明的成果,填补了欧洲数学发展的断崖、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科技史33.4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漫画半小时中国科技史
首部漫画形式讲解科普的图书,22个发明故事带你还原第一现场。瓷器美不美,丝绸靓不靓?衣、食、住、用、行,看古人如何运用智慧精进技术,抓紧一切机会搞生产!最早提出十进制的竟是上古祖先?两千年前的开颅手术怎么做?提花机还有记忆存储功能?什么水利工程能千年不倒?从多种科技多元发展,到科技巅峰回归沉寂,从实用科技造福农业,到闭关锁国西风东渐,揭秘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背后不能说的历史八卦!胖乐胖乐亲自下场穿越历科技史2.9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功能材料图传
《功能材料图传》是关于材料发展史的科普图书。功能材料是1965年才由材料总体中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它以具有物理、化学、能量、信息、生物医学等各种特殊性能为特点。它的出现,使材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更加被人类寄以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但是,功能材料的历史却并非从1965年始。本书详细回顾了功能材料从无到有的过程,它最初的源头是中国古代对天然磁铁矿的应用。但人造功能材料的发端则始于意大利的伽科技史21.4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图像与交易区的双重变奏:彼得·伽里森科学编史学研究
《图像与交易区的双重变奏:彼得·伽里森科学编史学研究》内容简介:彼得·伽里森是美国当代科学史领域的新生代领军人物,他对20世纪微观物理学史的研究,通过对围绕图像这一特殊史料展开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刻画,提出实验、理论和仪器三者在科学发展中的互嵌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交易区理论成为继库恩的科学革命之后,关于科学发展的另一全新图景。此后,伽里森通对16、17世纪围绕科学图集展开的科学实践活动的研究,进一科技史15.4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太阳系简史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的过去在这里消逝,我们的未来从这里开始。我们的好奇在这里得到满足,我们的智慧在这里不断延展。这里是太阳系。让我们一起飞越地球,到达太阳系的远方找寻万物的秘密,重现波澜壮阔的太阳系探索大历史。16个章节,涵盖近30年人类探索太阳系的重要事件,从火星到冥王星,从小行星到星际天体,全景展示人类探索太阳系的伟大征程。科技史10.2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通信那些事儿(下册)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在通信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我们在教科书、技术专著以及科普书籍中经常见到那些闪光的名字。那么,这些英雄到底都是谁?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里程碑式的成果的?他们的背后有什么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们有什么科研经验?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本套图书分为上下两册,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出了系统的回答。本套图书采用了章回科技史13.7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星空的暗角:天文史上的伟大失败
这是一本关于宇宙探索的失败集锦: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却无法解释原因;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错误地推断了潮汐成因;西芒托学院测不出光速;勒威耶找不到祝融星;皮亚齐弄丢了谷神星……从科学诞生的16世纪到现代人生活的21世纪,那些科学探索历程中看似失败的努力,却是天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启迪。这本书选取了科学史上21场遗憾失败的尝试,他们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这些故事就像银河系中被遮科技史10.1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征血:推动人类遗传学的血液输送史
1939年7月,欧洲陷入战火。英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支援战时用血,血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体量流通在城市、民族与国家之间。采血、化验、运输和文件登记,庞大的数据让一些研究机构注意到血液中携带着众多亟待认知的遗传信息。短短几十年间,人类遗传学在遍布全球的血液研究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逐渐成为认知人类身份与健康的重要学科领域,血液揭示出的科学的人类世代与种族关系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本书聚焦科技史23.3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地球的天空: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如何发现现代世界
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凭借肉眼观察和理解可见天空中的现象。那么,十六世纪的四个人——他们分属不同的民族、年代、宗教和阶级——又是如何协作得出地球绕太阳旋转的结论的呢?凭借这个“颠倒乾坤”的发现,他们为当代的世界创造了条件,也为现代社会埋下了种子。《地球的天空: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如何发现现代世界》一书是对这个“天文学之家”——尼古拉·哥白尼、第谷·布拉赫、约翰内斯·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莱科技史23.3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点亮你我的数字生活
每块猪肉都能通过电子标签和二维条形码查出供应商?手机能与家中的红外遥感器相连及时发送警报,不用去医院排队也能在家享受远程医疗?这些其实并不遥远。本书向我们阐释了“只要你想,就能实现”的理念,以“科技进步与数字未来”为主题探讨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视商城以及家庭监控将是未来数字家庭的主要功能,数字时代将对未来家庭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科技史8.6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科学的曙光
本书是世界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塔努·帕德马纳班及其妻子写给普通大众的一部简明科学史!本书通过模块化和趣味性的方式,讲述了18世纪以前的科学发展史——从古代开始,大致到牛顿时代结束——涵盖了可以被称为“科学的曙光”时期,不仅回顾了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等狭义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还探索了航海、立法、印刷等广义科学发展史上特殊而重要的事件。全书24个章节以同一主题相互关联,但就具体内容来说又科技史12.2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半小时科学简史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科学不再仅仅是看不懂的化学公式,也不再是玩不转的高科技,科学离我们不再遥远,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无数科学家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更感受到了无怨无悔奉献的忘我精神。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了科学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精神的真正内涵,为我们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方法。科技史9.1万字2万人气 - 会员
科技创新:科学优先还是技术优先
一般说来,科学与技术本没有什么优先不优先的问题,而且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另外,优先与不优先与重要不重要并不相等同。优先也许是重要的,但非优先不等于不重要。在实践中,突出重点也许常常与优先挂钩得多一点,但是重要和优先不一定完全挂钩。科学优先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反过来说,技术优先也不能说科学不重要。优先问题只是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决策权衡的重点放在哪里的问题。而且事实上在某个具体的历史时期,或某科技史8.5万字2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