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汉魏六朝地记之文体研究
李翠叶更新时间:2021-04-28 11:31:21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目前地理学界一般将六朝地记作为方志的开端,只在绪论中进行简单梳理,文学界则以纯文学学科的研究范式,考察地记诞生的外部背景、地记的文学特色、地记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不足以认知各类地记文献的文体特征以及它与六朝地学知识学术形态的关系。《汉魏六朝地记之文体研究》将以“知识传承与文体变革”为研究角度,将地记放在六朝地学知识的发展中进行考察,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地学知识的生成扩展与记体之间的关系:地学知识的独立与记体的生成、地学认知角度与记体类型的演变、地学认知主体与记体的记述形态、文人的地学修养对各类文体的变革等。
上架时间:2018-12-30 00:00:00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翠叶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家族·开发·变迁:唐宋以降福建北溪流域的社会发展
本书选取北溪流域的开发主力金沙、银塘、玉兰、碧溪四个村落为典型进行田野调查,结合对民间文献与官方史志的利用,较清晰地勾勒出唐宋以降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并对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区域社会变迁的原因、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对不同家族对九龙江北溪中下游的开发、家族势力的消长及其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的分析,既有对传统观点的补充,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观点。历史20.9万字 - 会员
旧都新城:近代北京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演进
本书将近代北京置放在近代中国大历史的框架之下,截取若干典型事件、现象与文本,通过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多维视角透视,交织呈现北京从一座传统帝都到近代城市演进过程中的纷繁画面。具体内容涵括20世纪初期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初步启动、二十年代北京知识群体面对时代更迭时在思想与行动上的选择、国民党新政权建立之后对北京的政治与文化改造、三十年代北平发展路径的新规划、消费空间与城市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抗战时期北平的文化历史23.6万字 - 会员
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研究
本书以海丝文化为主线,以福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理与开发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的内容、机构及研究现状,揭示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的概况、特点、方式及主要成果;构建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研究的信息资源体系,为福建海丝文献研究者开展研究提供了线索。分析了在整理与开发海丝文献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不同区域和机构的合作,拓展海丝文献整理开发的内容与形式,注重海丝文献整理开发的历史30.3万字 - 会员
黑龙江纪事:内河、界河、掐头去尾的大河
本书是作者继《库页岛往事》之后,又一部关注东北区域历史、关注东北亚诸国关系历史的代表作。作者放眼三千年的黑龙江流域史,重点关注300年来该流域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着重检讨清代对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有史料,有观点,有感情,是一部难得的历史非虚构作品。历史43万字 - 会员
两汉河北研究史稿
本书的基础是作者已经发表的研究两汉河北的十几篇论文和相关著述。整合深化这些内容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同时注意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补充以往没有研究和研究薄弱的内容。这种安排比之论文集能够较全面系统地呈现汉代河北的面貌。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两汉河北政治概况与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汉河北开发的地理环境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两汉河北的政区与人口;两汉河北的农业、手工业、城市、交通和商业;两汉河北的思想文化;两历史29.5万字 - 会员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历史发展,是北京人文历史、道德教化、风俗民情乃至社会发展的一条命脉。《北京中轴线》作者李建平先生长年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北京中轴线”。本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精髓,以及中轴线上特色建筑的左右对称文化、神秘数字文化、九门宫阙文化、桥梁水系文化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图书。历史11.7万字 - 会员
宁夏农垦史
《宁夏农垦史》着重叙述当代宁夏农垦事业的创立、改革与产业发展历程,重点研究国营农场、军垦时期的农建十三师和农五师、知青在农垦、农工商一体化、生产责任制改革、农业分区建设、场办工业、土地管理、农业产业化、历史经验等问题。历史20.6万字 - 会员
在田野中发现历史:学生田野调查报告(赤桥篇)
赤桥村毗邻晋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因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而蜚声海内外学界,是一处理想的田野点。2017年,山西社会史研究中心遴选10位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对赤桥村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田野调查,围绕聚落、移民、民俗、造纸、戏曲、服装业等议题进行细致调研。在此期间,学生们认真查阅文献、访问耆老,同时深入田野搜集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出色地完成了考察报告的撰写。这些报告,践行“走向田野与社历史13.5万字 - 会员
神通寺志
神通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历城县柳埠青龙山麓,为古代名刹,也是山东佛教的发祥地。原名郎公寺,约建于东晋初,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开山祖师为僧朗公禅师。本书分风物形胜、开山弘法、兴衰沿革、寺院修复、寺院高僧、古刹灵迹、法属伽蓝、传说故事和金石文献共九卷。通过编纂寺志,既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本寺的历史及其变迁的发展情况,继承、发扬本寺的优良传统,又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正确了解佛教,弘扬佛法,同时促进中外历史1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