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香港新界风土名胜大全
黄佩佳更新时间:2021-05-21 23:29:15
最新章节:第三章 南部寫真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郊游和行山一直是很多香港人喜爱的活动,既可欣赏沿途风景,又可锻鍊身体。新界是香港最热门的郊游和行山地点。在这数十年间,新界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发展了许多新市镇。我们当然可以透过相片了解新界的变迁,但相片终归只是一时一地之纪录,要深入了解还是要依据当时的文字记载。黄佩佳的《新界风土名胜大观》正好为我们提供大量这方面的资料。他是香港早期的旅行家,足迹遍布新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在报章连载其旅游新界之文章,情辞并茂,考证亦细,不单扩阔当时读者的视野,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资料。然而岁月不居,人事万变,世人对此已所知无多。现发检旧稿,重新整理和标点,冀能让读者了解新界的历史。
品牌:中图公司
上架时间:2016-07-19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佩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蜀贤论衡:四川十大名人研究述要
天府之国——四川,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为了促进四川人民增强文化自信,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四川省于2017年评选出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他们是巴蜀文化发展各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创造、传承、革新巴蜀文化的先导者,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都占有文化23.4万字 - 会员
北学研究(第二辑)
《北学研究》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北学研究院主办,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北学研究的学术刊物,力图为北学研究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学术平台。辑刊目前为一年一期,主要关注问题有:北学的源流、内涵、学术传统、文化精神、当代价值等研究,北学的代表人物及学派研究,北学文献整理研究,北学与其他地域之学比较研究等。文化25.2万字 - 会员
城市的文化记忆与文学书写:以兰州为例
文学作品是建构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中的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人们城市文化经验的重要资源。小说、散文、诗歌中的兰州城市形象具有迥异的审美特质,也具有相同的精神诉求。本著作展示了书写兰州城市文化的作家阵容,梳理了兰州城市文化记忆在小说、散文、诗歌中的艺术表现,解读了诸多作家个性化的城市审美观念,也阐明了文学作品在城市文化精神凝聚中的积极作用。这是第一部专门探究兰州城文化24.4万字 - 会员
带上一本书,去哈尔滨
这里有浓缩欧洲百年建筑精华的中央大街,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声光影色的表达者——和平艺术电影院,这里有旋律优美的“哈夏”音乐会,这里有魔幻又惊艳的冰雪大世界,这里还有风靡网络、口味独特的面包饮料“格瓦斯”。这里曾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最前沿,这里曾是引领时尚潮流的第一线。……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灵动的笔触、独特的视角、诗意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哈尔滨的冰雪浪漫、音乐之风、建筑特色及文博旅游、美食文化等,文化8.9万字 - 会员
生生不息:甘肃文化的传承·甘肃丝绸之路文化(第三卷)
本书分为史海钩沉、辉煌文化、节点明珠、未来展望四个篇章。史海钩沉部分介绍丝绸之路甘肃段简史及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时代价值;辉煌文化部分从建都设郡、佛陀之光、乐舞蹁跹、马背文明、商旅往来、石窟艺术、长城文化、周秦光华、绚丽彩陶九个视角,系统梳理甘肃丝绸之路的宏大文化脉络;节点明珠部分介绍甘肃丝绸之路沿线节点城市的历史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未来展望部分提出甘肃丝绸之路发展的前景及构想。文化19.8万字 - 会员
北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研究
社会变革、科技进步、开放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的传承与传播渠道、方式、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唯有对传统文化内涵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全新阐释、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承新渠道、全方位借助利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手段和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期变被动为主动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创新文化管理制度,解放文化生产力是关键。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要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体现。本书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古今中文化22.2万字 - 会员
古村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与扶贫策略研究:以山西“三河一关”20个古村镇为中心
传统古村落、古名镇是星罗棋布的中国农村的缩影,是“乡愁”的寄寓地,也是新世纪城镇化建设的出发地。农村的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使传统乡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长在农耕文化土壤上的乡土民俗文化变成了遥远的历史记忆。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硕成果,选择山西沁河流域、汾河流域、黄河沿岸、长城边关“三河一关”有代表性的古村镇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为古村镇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文化48.5万字 - 会员
清代河湟地区文化共同性研究
清代河湟地区在行政上基本实现了内地化,各民族交往频繁,文化互动类型丰富。本书以官方正史、地方史志、私家著述和档案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清代河湟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研究,探讨了该地区族际交往、文化互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指出“交融性而非区隔化”是其文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国家意志、地方利益和民族诉求的趋同促成了清代河湟地区各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艺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同性,文化18.1万字 - 会员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海南历史文化》是海南大学主办的以海南历史文化为中心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在国内相关学术领域,特别是地方史研究和唐、宋、明、清等断代史研究领域产生了影响。本期为特刊,是为庆祝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暨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十周年而选取的有代表性的专家论文成果汇编,共分为“历史渊源”“文化嬗变”“黎族研究”“地方文化”“移民文化”“历史人物”“海洋文化”7个部分。文化27.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