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现代性的美学方案:勒奎恩科幻小说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8 19:52:2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幻小说超越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从对技术模仿的描写进入人类学和宇宙哲学领域,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在这一创作的嬗变过程中,以模糊的边界、包容的中心为特征的“暧昧”美学逐渐发展形成。本书以美国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UrsulaK.LeGuin)为例,通过全面考察勒奎恩作品“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现实”“人与技术”“人与自然”“东西方文化”这五对二元关系,从时空、精神、身体、生态、文化五个维度提炼并阐释“暧昧”美学的观念,由此提出了捕捉流变的现代性的美学方案。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格萨尔史诗通识读本:朝向地方知识的现代性阐释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由当代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作者共同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集中了天津大学、南文学32.9万字 - 会员
远距离阅读视野下的文类、空间和文学史:弗兰克·莫莱蒂文论思想研究
意大利学者弗兰克·莫莱蒂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试图弥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裂痕,从而为文学研究带来一股新鲜之气。具体而言,他将文学与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统计学、哲学等等学科的知识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出了“远距离阅读”理论。远距离阅读就是系统地运用图表、地图、树型去分析文学现象的方法—图表来自计量史学,地图源于地理学,树型属于进化论领域。基于该理论,莫莱蒂致力于思考文学形式与社会之间的文学21.8万字 - 会员
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
作者多年从事布尔迪厄的研究与翻译。布尔迪厄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当分析超越了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视野的局限性之后,理论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布尔迪厄觉得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才能建立一种对古典社会理论的批判。本书对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进行了深入分析,是一本优秀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学36.8万字 - 会员
語言的張力:中國古代文學的語言學批評論集
本論文集收錄了作者三十多年来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單篇論文,其範圍上至先秦,下至明清及近代,而以唐宋文學研究為中心。論文集的內容大致可分稳兩大類型,一是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的討黹,如初唐四傑、元祐文人、江西詩派等文人集團和流派,以及歌行體、六言詩、演雅詩、詠馬詩、白戰體等等;二是文學理論舆詩學理論的研究,如“以意逆志”、“文無隱言”、“奪胎换骨”、“自持與自適”等等。論文涉及詩、詞、文、賦多種文學樣式,文学33万字 - 会员
明清柳宗元批评研究
本书通过选取明清时期重点读者对柳宗元的接受现象的综合研究,深化对柳宗元思想及其诗文作品审美价值的认识。在明清时期柳宗元接受现象研究中,除了读者对柳宗元及其诗文的阐述评价外,还更多探究柳宗元的思想、人品、生活经历、诗文理论和创作成就对明清时期重要读者的多方位影响。本书有助于柳宗元的传播接受研究系统更为完整;有利于传播接受理论在柳宗元研究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开展柳宗元的综合研究。文学20.5万字 - 会员
民俗学语境下缅甸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研究
本书是笔者十余年来对缅甸缅族民间叙事文学持续思考、积累的结果。笔者于2008—2018年期间三次赴缅甸开展田野调查,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作品均来源于此。笔者在采录这些民间叙事文学作品时,不仅记录了相关作品的内容,而且还记录了整个演述过程及相关语境,以期忠实地再现当地民众的民俗生活和心灵世界。在分析过程中,坚持以民俗学语境理论为研究视角,旨在揭示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的文化意蕴、社会内容和历史根源,力图多维文学19.2万字 - 会员
莫怀戚小说文化论
莫怀戚是一个具有“文化地标”属性的优秀小说家、一个对于区域文化建设具有创造性贡献的知识分子。他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和平民作家的立场和视角,从事自由意义上的写作,使他和他的小说成为了重庆乃至西部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书作者以同事和至交的双重身份长期从事莫怀戚小说的研究,并且围绕与小说相关的诸多重要问题与莫怀戚展开过深广的文化探究,记录和积累了大量独有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莫怀戚的乡土小说、侦探推理小说文学28.7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
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推动了它的空间拓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从理论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范畴的核心资源,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论是20世纪中国文文学29.2万字 - 会员
信仰书写与文化认同:玛丽莲·罗宾逊小说研究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曾经获得普利策奖、国家书评人奖等美国各大文学奖项。2000年以来,随着罗宾逊的小说引进国内,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罗宾逊作品研究,并发表了一批相关论文。本书是作者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国内首部研究罗宾逊作品的专著,主要探讨罗宾逊如何通过文学书写积极参与美国当代文化建构,及其对盎格鲁-新教精神为基础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深刻反思。本书将罗宾逊小说研究置于美国当代文学文学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