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智慧与健康丛书:中医史话(汉英对照)
王笑频 尹璐 徐荣主编更新时间:2025-04-29 18:47:22
最新章节:VIII Inherit the Essence,Maintain Integrity and Innovate—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M开会员,本书8折购 >
中医智慧与健康丛书精心选取内容,从中医药历史、本草、诊疗和养生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历史传承、特色优势和优秀成果,向世界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医史话》分册是介绍中医文化的科普读物,从中医的起源谈起,选取中医史上的重要人物、代表性著作、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等,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分专题写作,力求让读者了解中医文化的核心要素和中医学的整体脉络。全书汉英对照,图文并茂,内容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笑频 尹璐 徐荣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儿科醒
《儿科醒》系清代医家芝屿樵客所撰,其姓名不详,据书中内容线索,当为清代中期在江南扬州一带行医的医家,尤擅儿科。受业于华阳山人,承师意撰《儿科醒》十二卷,成书年代不详。华阳山人为之作序,赐福题金缕曲。书名之意在于告诫习幼医者应扼儿科之要领,常醒而不惑。本次整理,以清嘉庆18年(1813)刻本(卷一至卷九)和清嘉庆甘棠博爱堂刻本(序及卷十至卷十二)为底本,以上海千顷堂书局刻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为参校本,医学3.9万字 何天祥骨伤科精粹
本书发扬中医骨伤科传统,结合何氏骨伤流派三百年经验传承,重点展示了我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何天祥先生的宝贵学术思想,特色鲜明。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何天祥中医学术成就、诊疗思路与技巧、特色疗伤手法、家传方药、特色功能锻炼方法;下篇介绍骨折、筋伤、脱位、骨病(包括骨髓炎、骨与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坏死、骨质疏松)的治疗经验。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学45.2万字国医大师刘志明医案集
刘志明先生系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首届首都国医名师,首批及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岐黄世家,自幼承名师亲授,刻苦攻读,发奋学医,精研医经,博览群书,学识俱丰。年方弱冠,即屡起沉疴大疾,于湘潭医界颇有影响,至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行医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系统整理了刘志明先生临证验案300余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医学25.4万字疑难心血管疾病中医思考与辨治
薛一涛教授是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病临床诊治经验,是齐鲁心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总结其学术经验、挖掘其中医理论及学术思想具有临床意义。对指导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以及膏方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系统总结其心系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思路,利用医案、医话的形式彰显薛教授中医治疗特色,特别是在心力衰竭、冠心病治疗上创立了以膏方治疗为特色的疗法。主要内容包括医学15.6万字宋金元医家《内经》散论辑
宋金元医家研究《内经》的专著存世稀少,对《内经》的阐释、发挥等论述多散见于各自著作中。搜集、研究宋金元医家的《内经》散论,对研究《内经》、宋金元医学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旨在裒辑宋金元医家《内经》研究专著以外的,关于《内经》校勘、注释、发挥、运用等的散在论述,摘录了36位医家60部著作的920条论述,涉及《素问》篇目69篇、经文575条和《灵枢》篇目36篇、经文88条,系统展示了宋金元医家研究《内经》医学24.7万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症因脉治
《症因脉治》为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共4卷。卷首为医论6篇,卷一至卷四,主要论述临床常见病证43种,对每种病证辨症求因,审脉施治,症因脉治,分列明晰,简明实用。作者强调治病应“先辨其症,次明其因,再切其脉,据症、据因、据脉施治”,如此则能“节节可证,而法不谬施”,从而为读者辨证论治提供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思路。本书论述了与内伤杂病相关的一些病证,主张先辨证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法,医学16.1万字探秘神农本草经
全书图文并茂,共包含9个章节,第一章医药经典源流长;第二章破除障碍学经典;第三章入品本草是良药;第四章本草配伍非霸道;第五章大病之主有深蕴;第六章本草名称藏智慧;第七章优选本草是精品;第八章十探药性明源流;第九章名称原有多层次。作者在对《神农本草经》5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踏遍祖国山山水水,找到了一条通向神农本草的捷径,体悟出一些道理,本书将揭示一些谜底,并将亲自拍摄精选的照片呈现给读者,帮助读者打医学18万字刘宝厚肾脏病诊断与治疗
本书以常见及疑难肾脏病为主线,整理总结刘宝厚教授临证60余年诊治经验,主要通过诊断要点及中西医联合治疗两大方面体现其“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临床诊治特点,可供肾脏病专业人员临床参考。医学25.5万字本草钩玄
本书拟以我国历史时期为序,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6个时期。各个时期首先结合其医学、经济、文化、教育及对外交往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剖析该时期本草的编写情况,药物应用和理论发展特点。然后选择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较为详细地介绍其学术成就。对于选择的代表性本草,分【概况】和【钩玄】两项,前者介绍作者、成书时间、编写情况、版本及流传等,后者在介绍卷帙、体例的基础上,着重发掘其文献、理医学65.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中医临床经典评注丛书:《小儿药证直诀》评注
本书主要包括学术探微和原文评注两部分。学术探微部分主要是对该经典的学术特点、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进行阐述。原文评注部分分原文、注解、评议、医案选录、按语5部分。在原文的基础上,对一些较为生僻或重要的专业词语进行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每段原文后均有评议,评议内容紧扣原文,可以是对学术观点、疾病因病机、用药规律等的阐释;“医案选录”,所选医案皆出自近代中医儿科名家;在按语部分结合原文内容对该医案中医20.2万字医典重光·珍版海外中医古籍善本丛书:小青囊
该书为明?王良璨编次于明万历年间。该书10卷中,前8卷为“附方”,为该书的主体,共录主方39首(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越鞠丸等),皆为临床常用效方。由此主方衍生出339方。其中四物汤一方即化裁出53方。每一主方先详析主方,再将衍生化裁方分为两类:其一为“加减汤名”,即将主方经加减其药形成之新方;其二为“合和汤名”,即将主方与其他方合并之后形成之新方。此法以少驭多,乃方剂学研究之新法门。此外卷中医3287字针灸治疗皮肤病效验集(第2版)
赵方先生长期从事皮肤病的针灸治疗工作,结合经络辨证,用针刺、艾灸、放血、拔罐等方法,取得了明显疗效,尤其是在难治性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患者赞誉。今应国内外学生之要求,将其40多年来临床积累的多种皮肤病诊治验案整理成册,以飨读者。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中医皮肤病的辨证、皮肤病的内因病理、皮肤病的外因病理、皮肤病的针灸综合治疗等章节;下篇则阐述了40余种常见皮肤病的针灸治验,并附有典型案中医14.2万字苏沪医籍考
全书对苏沪地区古籍文献做了系统整理。首先标明书目卷数及存、佚、未见、阙等情况,介绍作者;书目正文载录原书序跋及作者传记,载录目录学著作有关提要、按语,搜集史传、方志、宗谱、墓志有关记载等;所附按语则载录考证结果,表明别名和版本,考证真伪,简述内容,记录演变过程或收录的丛书,孤本、稿本、抄本等珍稀版本则载其收藏单位,末附书名和著者索引、参考书目。本书对苏沪地区的医学古籍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与考证,资中医200万字粤帮中药炮制技艺与现代研究
本书由上、下篇构成,共6章。上篇总论,分两章,第一章岭南中药业简史,第二章岭南中药特色炮制探析。下篇各论分四章,第三章蒸法,包括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研究、清蒸、盐蒸、酒蒸、醋蒸、姜汁蒸、发酵蒸法、四制蒸法;第四章泡法;第五章其他特色制法,第六章香港的特色切制药物等。全书共收载60多个特色炮制品种,包括来源、饮片历史沿革、规范与标准、炮制作用、现代研究五部分,其中现代研究部分包括工艺、药效、成分、作用中医17.3万字跟师百案思辨集
本书为作者师从路老十数载,整理并选取代表性跟师医案所得。选取路老临证验案百则,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涵心、肝、脾、肺、肾、脑等系统,集中体现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对于传承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启迪中医临床思维大有裨益。主要内容为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侍诊期间,记录、整理的路老诊治患者的典型案例一百则,主要包括心系疾病、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及儿科疾病中医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