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从入门到实践](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30/686730/b_686730.jpg)
正手击球
运用正手击球技术可以击打所有在您右侧弹起的来球。成功正手击球的先决条件是:
正确的握拍——手和手指如何握住拍把的方式;
正确的挥拍——球拍如何被挥动的方式;
正确的步法和平衡——双脚如何参与、身体重心如何转换的方式。
握拍
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正手握拍。在个体之间存在着一些小的差异是正常的。
您如何找到您的正手握拍
左手握住拍颈,拍面垂直(图1)。右手手掌放在拍面上。双臂稍稍弯曲(图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4.jpg?sign=1739266528-rfOxWjJjgl8nsNptkx5zBima3Nc69FoO-0-b85c2a0727213ed4a4351a3f3cff0c3d)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5.jpg?sign=1739266528-fUZlPewzAQiXhb19wdwnG78PZATJq8Nn-0-92c81a3a661d13231187bfb0100c9dd9)
右手手掌从拍面向拍柄方向向下滑动,直至拍把右侧较宽的一面(图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6.jpg?sign=1739266528-aPrSfoD8WEwxAbZnGEtynUZ87oQ1T9tB-0-4d9f85cd449a9dabe36f4f519e881c16)
手指握住拍把(图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7.jpg?sign=1739266528-Ck98f73zRiHWekLFHsss3bKMJH4Nlj0l-0-8ffcf98f1c1e48a4f54b766b854afafc)
正手握拍的准确描述
手指倾斜向上非常舒服地抓住拍把;大拇指和三个手指的指尖放在拍把左侧较宽的一面上。大拇指触摸到中指。
拍把底部和小鱼际齐平,小鱼际放在拍把右侧较宽的一面上(图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1.jpg?sign=1739266528-yNsYQVifroJzqCn8kM98sJqc2d62PiqQ-0-f8bed09c169cf077bca4291bccc4e782)
中指和食指没有接触。食指伸展,就像用食指扣住手枪扳机一样。手掌包住拍把右侧较宽的一面(图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2.jpg?sign=1739266528-0i4cqIZO21cOSmajMv46WD1UNdBggigc-0-70b9bfe140b12f1c31201ad2c549f4fb)
腕关节稍微有一点向手背弯曲(外展)! 从上面看,球拍和前臂构成了一个钝角(图3以及参阅第15页)。如果运动员想更容易地击打出上旋,那么就应该使用西方式正手握拍。请您继续向右下方转动手掌直至下方较窄的一面即可(图4)。但是,假如您根据情况需要从上旋转换成一般击球或者削球时,这种握拍就会产生问题。因此,您必须进行充分的尝试和体会,究竟采用哪一种握拍方式才能最好地完成相应的击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3.jpg?sign=1739266528-QiX9qTMT81IYrx5QW76KJdPcxBysQAGq-0-79a394ec99edced379323946ea9d50f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4.jpg?sign=1739266528-DFNnksJ1siIVksyMQCf1jhcTW8CX6WLH-0-94d9b7b650b31c5515009fc02a3fea68)
这里讲解的正手击球是侧身击球时普通的正手基本击球。球只获得少许的有意识的向前旋转。
要 点
握住球拍时手要放松。只是在击球前的一瞬间才短时间地紧握球拍。
挥拍
最常见的挥拍轨迹会形成一个平滑的弓形形状。人们可以将它分成三个阶段:
1. 引拍阶段;
2. 击球阶段;
3. 随挥阶段。
在整个击球过程中任何一个动作环节都不应该是不连贯的,应该是一个流畅的运动过程。这一点对于从击球阶段到随挥阶段的过渡过程尤其重要。因此,在触球后的击球动作绝对不允许中断! 必须是连续、 完整的。但是,在击球阶段开始前的瞬间有意识地放慢引拍的动作却具有一些优点。
这样做可以在之后向击球点挥拍的过程中更好地加速。挥拍过程形成的弓形也相应地会更高一些或者更平一些。因此,从击球准备姿势直接向后引拍甚至也是一种开始挥拍的可能。即使是一些优秀网球运动员有时也会根据场上情况采用这种引拍方式,尤其是来球非常快的时候,例如在接对方第一发球时。当您来不及完成 “一般” 的弓形运动时,或者当您在完成 “一般” 的弓形运动遇到困难时,为了实现从下面击球的目的,您可以从弓形的最高点及时地向下方的曲线引拍,之后您应该尝试在第15页图解中的展示各种随挥动作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1.jpg?sign=1739266528-GjXOPp98Zr9FmWBIFN9ZCJDkn7bmfGON-0-2002d9c595f1994196b6b31f31e5f749)
击球准备姿势之后就可以用开放的或者侧身的击球姿势完成一般的正手挥拍了(见右侧图解)。为了成功地完成相应的击球姿势,好的步法和平衡就是那个时候的关键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01.jpg?sign=1739266528-59nWdcFX4eRPjAxnadvbyZZwzwkRl2W0-0-e01dbb8af2cb1065dfc20019bc650e0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02.jpg?sign=1739266528-54xv2NpVyISHBOjYQSjT0PT4LV3bEO3p-0-43d47a1bdbaf75c89428d70bd320f4eb)
引拍阶段
击球准备姿势,正手握拍
在击球准备姿势快结束时(图1),身体重心暂时移至左脚上。然后,右脚以脚后跟为轴向右转动,或者向右移动一小步(图1、 图2)。同时,左侧身体转向球网,也就是说,上身向右转体,将身体重心全部转移到右脚上;与此同时,稍稍抬起前臂和球拍做向后运动。最晚到此时,必须将左手置于拍前(图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6_0001.jpg?sign=1739266528-5y3WRnJMmU3U2VO6wHektodpmi5OiU9O-0-209887aea43e3c405d05246f8175d057)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6_0002.jpg?sign=1739266528-lQsdTw86MwUojmlG7Uu1gHSOgueXTswd-0-f36a2fcb33f48e3b3dd84b41cff95e8f)
球拍向后上方引拍画出一道类似于弓形的弧线(弓形弧线的最高点因人而异)。
伸展左臂指向来球,同时放松地使球拍(特别是右臂)达到引拍动作的最外侧点(弓形的转向点,参见第14、 第15页图解)。这时,外展右腕关节(图4~图6)。在整个引拍阶段,右肘关节朝向下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7_0001.jpg?sign=1739266528-AHpe5XCc4gJkYnxHjxroD7yJWsCpxodu-0-b29ffdbc7a6b005173e7e3b729f6abd6)
要 点
正手击球姿势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击球动作越应该快、 越想打出斜线球时,击球姿势就越开放。您应该进行充分的体会和尝试,选择最适合的、 最喜欢的击球姿势。
提 示
请您注意,在引拍阶段也可以直接向后引拍(参阅第14页、 第15页)。
同时,左脚迎向来球、 向预期的击球方向跨出一步(图4和图5)。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与肩同宽。
整个引拍过程开始要及时,动作要平稳流畅,宁可提前引拍,也不要太晚引拍!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8_0001.jpg?sign=1739266528-yB58p1kH5NZ6E8p34xGaBXy7NWDUZUYB-0-fa66ba9160e76c06006a1027746c0dfe)
击球阶段
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脚上(图5~图8)。向下挥拍(弓形下方曲线,也就是说在预判击球点的下方),然后继续向前上方按照预期的击球方向挥拍(图7~图9)。那时,球拍的顶端产生明显的加速挥出。
为了配合和支持向前的运动,双腿蹬地伸展。上身在到达击球点的瞬间转向至身体正面朝向前面的姿势。从下往上迎球挥动的拍面击中来球,击球点的位置大约在身体中线以及左髋关节之间比较合适,由于握拍的不同,击球点在有些情况下可能还更早一些。拍面在这时候处于垂直状态,这种垂直状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拍面和预期的击球方向垂直,二是拍面相对于地面垂直。手的握拍是固定的,但是千万不要握得太僵硬、 不自然。身体的重心完全移至前脚上。左手掌握身体的平衡。眼睛紧盯着球。
要 点
上身转动越有动力,球拍的加速就越快,球的速度就越快。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9_0001.jpg?sign=1739266528-8Q0IMVfyHlXFGI85FT8Gp5LthW4YrGa4-0-657a7f62251114f1b9ec959370d0639e)
随挥阶段
在击球点之后尽可能长地朝着预期的击球方向向前上方挥动球拍。同时,继续伸展弯曲的腿部。通过这种击球动作的挥拍,上身完全转到正面向前的姿势(图9~图11)。通过这种方式,拍面能够在球的后面相对自如地进行相当长的随挥。在随挥动作结束后,左手又会重新握住球拍,这对于球拍的控制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要 点
迎向击球点的整个挥拍速度是不断加速的。有意识并且准确地实现这个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或许您应该尝试以下的方法,事实上,很多顶级运动员也是这么做的: 尽早地开始引拍动作,在击球阶段开始前放慢挥拍动作,相应地,球拍似乎在最终击球之前有几乎几分之一秒的静止状态,在这种“延迟” 之后再开始最终的加速挥拍击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1.jpg?sign=1739266528-Zn1SKbWPJko80nSMvqzESOQBZmWgwZpA-0-76761db98dc69cfa3c8cd0c122c382b2)
库尔尼科娃(Anna Kurnikowa)采用开放式的击球姿势进行攻击性正手击球的引拍阶段。
引拍阶段左臂的动作
对一次正确的挥拍而言,左臂的意义通常仅被限定在所谓的“平衡” 任务方面,也就是说,人们极大地低估了左臂很多实际的可能性。在开始引拍动作时,左手伸展指向来球也就不是那些正手击球非常出色的运动员的“特质”,而只是对于正手击球而言一种单一的帮助和支持,根本就不是一次完美击球的先决条件。尽可能伸直(重要!)的左臂能使左肩向前,使得上身(在开放的、 正面的脚步姿势也一样)在击球前以体侧面向球,使得上身转体开始。
您必须仔细注意在引拍动作过程中伸直的左臂是迎向来球伸展的,直到拍面击中来球前的瞬间才移开。这样您才真正实现了好(快速)的正手挥拍的最佳的先决条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1_0001.jpg?sign=1739266528-uWONuR1UCuQkPuQWOdrUAmPuikYX4iDq-0-2169a1884b9f5034e205bc92402096a5)
技术方面毫无瑕疵的引拍。图片展示的是休伊特(Lleyton Hewitt)的引拍动作。
随挥阶段左臂的动作
在击球后,左臂也能非常明显地有助于影响正手的击球质量。由于常规的思维,在挥拍击球后,击球过程就很容易被想当然地认为已经结束了,显然很多缺乏经验的运动员都有这种过早结束随挥动作的倾向。此外,很多运动员在击球过程中只将拍头挥动到左肩位置就停止,这种情况在运动员尝试快速击球时尤其明显。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到击球方向以及击球长度。因此,建议您在击球后将球拍放松地向上随挥至左手。运用这个 “窍门”,即固定精确的随挥目标,您就能在击球之前就创造了准确击球、提高击球稳定性的重要先决条件。
当然,由于握拍和腕关节的参与等因素,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球拍只随挥到左肩的情况。建议您在实践中多体会和尝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2_0001.jpg?sign=1739266528-QMtmUVxoBWWdSmoGQsec8dOPMyifA4B0-0-4c97e77d1db375f939fb18ccae51b6f6)
德国国家队一号选手基弗(Nicolas Kiefer)拥有完美的正手击球。他的正手握拍是西方式正手握拍。
正确的正手击球
只有做到像左侧插图展示的那样腿部屈膝动作,腿部才能够支持击球的向前运动。也就是说,拍面才能够比较放松地从下向前上方挥拍,即使在击打非常平的来球也同样如此。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1.jpg?sign=1739266528-7tS3M2NpGcizlNbNZ2sRrwFLTmofehDU-0-d51c9f38ecc5097889fd0a051dd3cd5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2.jpg?sign=1739266528-SNBctH4L1Eo6KLEghCDh0ekcCcNMmWJy-0-cc63b4c36b5817766dcbb789fe9cf00b)
在向击球点挥拍的过程中,身体重心将逐渐全部转移到前脚(左脚)上。这样会有助于完成击球动作,并且球速会更快、 落点会更精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3.jpg?sign=1739266528-BTQy4xJ0Rg1oyu2d1PC60465hK9qxdBE-0-aa5cd22df0fe3fb73a0ddc8e58181e5c)
在击球过程中完美地移动身体重心才能促使随挥自如和放松地完成: 这对于球的控制很重要。
错误的正手击球
膝盖伸直;腿部僵硬;缺少对向前击球的支持。因此,运动员会在完成髋关节屈的动作时遇到困难,特别是在回击较低来球时尤其明显。运动员在回球时就不够准确和自如,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因为运动员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在这种情况下腕关节必须向下倾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4_0001.jpg?sign=1739266528-ApLfYZPPeSMHMGvMFT50D4JLEY61barj-0-ec03fced06c7aaba025555ed61210620)
在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一直保持在右脚上。运动员难以控制来球,因为身体重心的转移和击球动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进行。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4_0002.jpg?sign=1739266528-BwbAWuaU6herW6IAlI23OArntiGVtwkG-0-55d0b4c45775cd215e1b75d12c5f10f4)
在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没有向前移动。运动员在击球的精确度方面就会遇到相当大的问题。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FB61/3590486804246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4_0003.jpg?sign=1739266528-m8Lnm4gvw8XM0Q9SpvxDLN0bJkOrGLHE-0-2eaacb8adc03c51b4b212bec9864c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