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羊群博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icon3

1895年,一个让人觉得无比遥远的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勒庞,根据对法国大革命群众运动的观察,出版了群体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我几年前认真读过,但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其结论已经缺少新颖之处了。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我倒是建议大家读一下查尔斯·麦基写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书中详细描述和解剖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证券市场泡沫事件,同时这本书也深得很多投机者的偶像——利弗莫尔的青睐。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比前一本更为久远,是1841年的著作,只是一直再版。差不多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对于刚刚经历过史无前例的A股股市危机的投资者来说,仍能感同身受。这不是名著的魅力,而是人性不变的铁证。

近年来,一直有投资界朋友议论,A股已经进入行为金融炒股时代,通行的是动物精神。作为丛林市场,这种情况其实也很正常,但却是成熟市场投资者难以理解的状况。在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浸润近八年,据我观察,虽然中国香港的中资股已经占据主流,关注A股和港股H股、红筹股的分析师与投资经理众多,但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如何操作A股。这完全是天壤之别的市场、不同的投资文化和投资者结构。跨市场投资是一个需要时间了解和磨炼的漫长过程。话说得太远,其实和A股氛围一样,只重视当下,而且人丁不旺的股票不会有人看顾,哪怕那是一块金子。价值股长期没人待见的情况,在A股是常识,所以这类股票得了一个绰号“烂臭股”,实际就是成熟市场所追捧的蓝筹股的谐音。这个世界是反的,真正在A股被炒得飞上云霄的股票,可能跟基本面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是垃圾股。这是因为垃圾比较轻吗?不是,在大众兴头上,连猪也能飞上天,要诀就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

股票如果作为一个传递价格的媒介,其实远没有法定钞票好用。但可能一时间远比钞票“值钱”,1元面值炒到500元、1000元,也不稀奇。这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所有人鼓足腮帮子对着那只股票用力吹,只要不松劲,人越多,价格飞得越高。何况还可以通过技术性操纵,不用费多少资金就能诱使一众股民一窝蜂地冲上去。相反,这种股票下跌时也是毫不犹豫,可以跌得面目全非。而在投资者极度恐慌的熊市,所有股票,即便是基本面很好的股票也会被无情抛弃,其情境就像是毫无价值的纸片。这是一个没有锚的市场,或者说除了情绪、心理认知,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基准和底线的标准。

A股没有价值中轴,只有人心是一杆秤,而人心是何物?说穿了就是心理认知和情绪的混杂体罢了。而个人除了心理认知偏差,还会受到群体和环境的影响,所谓羊群效应下的乌合之众,不过是100多年前由勒庞正式提出而已。尼采说,个体的疯狂现象是少见的,而在群体中,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话的前半部分我有怀疑,从1992年开始接触股市以来,我实在很少看到不“疯狂”的个人投资者。只要投身股市,哪个人不是被裹挟着到达市场顶点又被狠狠摔下深渊?有多少人在赚钱热潮中能够急流勇退?有多少人在恐慌中不断割肉,甚至刚以地板价抛售,眼前就又竖立起高楼大厦来?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利场,真正能够超然物外的才是人杰。这样的人不仅需要在市场中跌打磨炼,更应该从根本上去了解自己和投资者群体,才能尽可能少地跌入各种心理和情绪陷阱。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此,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充满情欲的你和一群随时可能踩踏碾压你的大众(投资者群体)。无论是市场大热还是灾难临头,你都很难脱离这个群体,但是你又必须做到这一点。梭罗说得对,“成为群体的一员,会使我失去方向”。作为投资者,你无法选择这个群体,你确实是其中的一员,你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吗?我无法回答你。

本书无法传授你战胜市场的秘诀,没有摇钱树似的神奇工具,如果有,我又怎会写出来?但研究行为金融和投资心理多年,我深知大多数人是无法战胜自我的,而股市无非是一场零和博弈。市场只是一个平台,犹如博彩,你能说去战胜赌场吗?那是一场不会存在的战斗。你取胜的关键,其实只有一个,认清自己,战胜对手。如果你早着先机,就能取得相对收益;如果你甩得掉一半参与者,你的收益就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获得正的绝对收益。也许这个目标才应该是值得我们这些投资者努力,而且经过努力有可能达成的目标吧。

我打算用不到十万字的篇幅,把这些可能一辈子依靠自己的感悟和随波逐流的体验都无法全面了解的知识告诉你。剩下的,只能靠你自己揣摩和修炼了。股市如人生,谁也无法替代你走出来。预祝这本书的每位读者都能达到自知自强的彼岸。

郑磊

icon1

是技术分析,

又不是单纯的技术分析,

你若较真,

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