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三智慧
葛吉夫和伊察诺在研究九型人格时都意识到,人的智慧存在精神智慧、情感智慧和本能智慧三种形式,而这三种智慧分别对应于人身体的3个中心:
产生精神智慧的是思维的中心——大脑;
产生情感智慧的是感觉的中心——心脏;
产生本能智慧的是身体的中心——腹部。
在此基础上,美国一位研究九型人格的著名学者凯伦·韦布在自己的著作《九型人格:重现古老的灵魂智慧》一书中将九型人格归为3类:
脑中心:或者称为思考中心,以思考和理性为导向,产生精神智慧的是思维的中心,包括5号、6号和7号人格。
脑部中心是我们思考的所在,举凡分析、记忆、投射有关他人和事件的观念,以及计划未来的活动等。这个区域对应位置是“第三眼”,也就是西藏密宗冥想所运用的观想中心。
如果你是5、7、8号等以头脑为主的人格类型,你具有以思想来回应生活的倾向,你在看待世界时往往会受到心理能力的影响。这些人格类型的人往往有鲜明的想象力,以及分析和联结观念的绝佳能力,他们懂得运用心理能力来尽可能地减少焦虑,控制潜在的麻烦,以及通过分析、想象、预测和计划来获得一种确定的感觉。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这些类型的人都能浸淫在自己的思考中而获得全然的满足。思考对这些类型的人而言(通常是无意识的)是处在这个具有潜在威胁的世界中,防范恐惧于未然的方式。
心中心:或者称为情感中心,以感受和感性为导向,产生情感智慧的是感觉的中心,包括2号、3号和4号人格。
心的中心是我们经验情绪的地方,借由那些无言的感官经验,告诉我们有什么感觉,而非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心的情绪范围从最强烈、戏剧化到最细微、几近无声的感觉都有。我们从这个中心感觉到和他人的联系,以及一种追求爱和充实的渴望。这就是苏菲训练和许多基督教练习中所要打开的中心。
如果你是2、3、4号等以心为主的人格类型,在看待世界时往往会受到情商的影响,喜欢透过关系在世界运作,有时候被称为“形象类型”,因为你在乎别人的眼光,以及它和自己的关联。具体来说,这些人格类型的人会使自己的情绪、感受与别人保持一致,从而维持自己与别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感觉。不论别人有没有意识到,他们都能快速感受别人的需要或心情,并加以回应:一个成功的关系能驱逐这个中心特有的空虚感和渴望。因此可以说,这些人格类型的人比其他人格类型的人更加依赖别人的承认和看法,因为他们需要用它们来支撑自己的自尊和被爱的感觉,使自己得到持续不断的承认和关注。
腹中心:或者称为腰中心,以行动为导向,产生本能智慧的是身体的中心,包括8号、9号和1号人格。
腹部中心(有时也称为身体中心)和思考、感觉对照起来,这个中心是我们本能的焦点,也就是存在感。透过这个中心,我们从肉体经验到和人群、环境的关系。这是我们在物质世界中行动所需的能量和力量来源。这个中心的所在位置,即中国和日本所称的丹田,也就是禅修的焦点。
如果你是8、9、1号等以腹部为主的人格类型,常常把焦点放在存在本身,具有以行动“存在”这个世界的倾向,在看待世界时往往会受到身体感觉和内在本能的影响。他们的本能就是行动,即使他们已经思考过整个细节,还是会基于根本的感觉,去谈论正在打基础的决定和行动。他们以“自我遗忘”闻名。因为他们可能觉察不到对自己而言真正的优先事项为何。他们通过行动在这世上补充能量,并缓和愤怒——对1号和第9号的人而言,愤怒只有在少数时候才被直接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这些人格类型的人会运用自己的地位和力量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且他们的出世策略可以保证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将不适应感降到最低。
然而,生活中的许多人常常忽略了我们的本能智慧,也就是腹部中心的活动基本上是毫无察觉的,但我们可以从三个基本方面感受它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就是:身体生存(自我保护)、情爱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
九型人格大师海伦·帕尔默曾以一个故事来描绘着三种基本属性的关系:一个放牛娃坐在一个三脚凳上挤牛奶。牛奶代表了收获的知识和生活的营养。三脚凳的一条腿坏了,于是放牛娃在挤牛奶的时候,他关注的并不是牛奶,而是凳子的那条坏腿。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三种最基本的关系领域,其中一种关系比其他两种更容易受到伤害。当我们的某一种关系受到损伤时,我们就会在精神上格外关注这个方面,以缓解由此引起的焦虑。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有大脑、心脏和腹部,因此人人都能拥有与之相应的三种智慧,并会在实际的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到以上三个中心,但每个人格类型的人会偏好其中一种,作为他感觉并回应事件的主要渠道。因此,不要狭隘地看待九型人格的三种智能中心,而使自己陷入又一个类型的牢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