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做中韩之间的桥梁
郑周溶
长江商学院MBA 2010级
韩国高丽大学 国际政治学学士
Vision Creator, Inc. 创始人兼CEO
perry_jung08@mail. ckgsb. edu.
韩国 首尔
“我喜欢每天都看到未来的东西,努力改变每一天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改变之后,企业也会改变;慢慢地,整个经济会转变至更好的方向。到70岁、80岁,我都要坚持改变。”
初次见面,一身商务休闲装的郑周溶用典型的韩式礼仪和我们互相道好。毕业8年来,他一直和母校长江(商学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这是他首次以一个知名经济学专栏作家的身份返校。
2016年初,他撰写的《中国互联网O2O格局》登上韩国最佳财经类畅销书榜;他在百度百家的专栏常被突出标题推荐至首页。韩国市场的热情他曾经想象过,而中国读者的兴趣更让他有点始料未及。这本书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文翻译,年内将在中国上市。
一个土生土长的韩国人,一直在韩国金融领域工作,现在成了中国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专栏作家,到底是什么样的际遇促使他走到今天?
天天新观点
2013年,在SK集团做能源行业跨境并购和战略投资工作的郑周溶,经常到美国和中国出差。这两个大国让他感受到了新兴科技,尤其是O2O产业,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我认为影响世界经济的第一是钱,第二是能源,第三是技术。但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两年前能源时代也结束了,能源公司的市值越来越低,产业前景堪忧;我判断未来的趋势在技术创新领域。”
认准了趋势,郑周溶开始把下班时间都用来研究新兴技术产业,“从苹果、特斯拉、亚马逊等美国公司开始,逐渐扩展到中国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滴滴打车、饿了么等,每天至少用5个小时做研究。”他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尖端创新实验室,有13亿人参与其中”,中国的科技创新对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郑周溶撰写的《中国互联网O2O格局》登上韩国最佳财经类畅销书榜
郑周溶利用一切可支配时间研究中国IT业发展,要求自己每日必形成一个独立的新观点
2008年,郑周溶在北京大马路上学中文;2016年,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登陆中国
为了锻炼对趋势的判断力,拥有客观创新的观点,郑周溶开始把学习心得发表在Facebook上,每天坚持写3~5篇。区别于一些媒体客观的陈述,郑周溶的文章内容敢于给出个人判断,并且很有说服力。他很佩服软银总裁孙正义从17岁开始坚持每天创造至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想法,“所以我也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
比如,在影响颇深的《韩专家担心中美通过IT控制韩国》一文中,郑周溶写道,“为了创新,企业必须放弃闭门造车,只有通过合作与公平分配,才能实现智能型生态圈的飞速发展。”他提醒韩国企业,如果依赖旧模式,就会让美国和中国的IT技术渗透到韩国城市、农村和家庭。
他在Facebook吸引的读者越来越多,开始一天增加100多人,后来不停翻番。很多韩国人通过他认识中国和中国互联网,很多人通过他才知道中国有个京东商城。对于写作者来说,读者的认可至关重要,这大大增强了他继续写作的信心。
韩国眼中的2.0版中国
2015年初,郑周溶的文章引起了韩国《今日亚洲》等媒体的注意,开始被大量转载。为了让韩国企业更了解中国,郑周溶把自己所写的中国定义为“中国2.0”。许多韩国创业者成为他的忠实粉丝,把他的文章作为经营参考资料。
“许多外国人都不知道中国的战略,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巨大发展空间。有的韩国企业设计了一个商业模式,想要来中国发展,但其实中国已经有了,我的文章帮助他们减少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韩国《今日亚洲》把郑周溶的文章翻译并推荐到百度百家,获得了大量阅读和转载,《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韩国专家浅谈O2O革命的特点》等文章都被推荐到醒目位置。郑周溶说:“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不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看问题,而是从第三方角度把中国企业放在世界大环境下客观分析。”
2015年底,郑周溶关于中国互联网O2O格局的系列文章,被韩国一家出版社汇编出版,在韩国反响热烈。“中国有很多变化,经济正在转型,我想每天都告诉韩国人,你们要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这是他写作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意义。
与中国有缘分
郑周溶与中国的缘分,连他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
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一家负责为中国大公司安排船舶货运和租赁业务的公司。不久后,他进入韩国信荣证券投资银行部门,成功完成了三诺电子在韩国的首次公开募股。三诺是首家在韩国股市上市的外国公司,开盘后连续多日一直涨停。这段经历,让郑周溶第一次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8年9月,郑周溶来到北京,成为长江商学院一名MBA学生。“我今天从事的商业分析和写作,离不开在长江(商学院)的学习经历。”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深度解读,让他实实在在地走进了这个经济体。“我们上学用的很多案例都是教授们做的原创案例,是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并不是西方引进案例。”通过案例去认识中国企业,最锻炼问题思考能力,如今被他应用在每日的分析创作中。
在中国学习期间,郑周溶的中文说得越来越地道。他调侃说这是“马路中文”,完全是东一句西一句学来的,没有正儿八经学过。他喜欢到胡同中,用蹩脚的中文和人聊天,结果自学成才了。
或许正因为如此,郑周溶看中国的视角并不完全是局外人的冷眼旁观,而是多了许多感性、温情的思考,这也给他的文字增添了一种特殊的魅力。彼时的中国在他眼里,只是一个人口密集型的制造业大国,而如今的中国却常常震撼他,“我真没想到滴滴打车可以超越Uber,淘宝和京东可以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正是中国的DJI。”
除了软银董事长孙正义之外,郑周溶说,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对他也有很深影响。“我喜欢马云富有激情的演讲,我希望将来演讲时也能像他这个样子。”
做中韩之间的桥梁
2015年,郑周溶和长江商学院校友一起,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中韩远景工场,致力于帮助韩国新兴企业在华发展。“我们拥有财务顾问、孵化器、投资基金这三种模式,我想帮助韩国企业来到中国实现他们的梦想。”
作为这家创新和创业孵化器的CEO,郑周溶可以把自己对趋势的理解,运用到实际的商业实践中。“我喜欢现在做的事情,也喜欢我的文章和我创办的公司,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两个国家交流的桥梁。”
如今,郑周溶每天都会通过《第一财经周刊》、公众号和朋友圈,关注中国评论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文章,“我的朋友圈有几百名中国投资人和长江(商学院)校友,他们分享的内容是我重要的信息来源。”
他最感兴趣的依然是O2O+、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我喜欢每天都看到未来的东西,更努力改变每天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改变之后,企业也会改变,企业改变之后,整个经济也会改变到更为合适的方向。到70岁、80岁,我都要坚持改变。”
谈到成功,郑周溶说道,“每天想象去世的时候,你前一天有没有给社会做贡献,如果做了,那你已经成功。成功不是钱的问题,不是大型企业上市,也不是要收购很大的公司,这不是成功的标准。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