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优势转型:国际趋势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日本产业竞争优势的演化

一 竞争优势及其演变

1.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演化

日本2010年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金属加工机械,特种工业专用机械,公路车辆,摄影仪器、光学制品、表、钟,非原始形态塑料等,2010年它们的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在12.1%~16.5%,出口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2.4~3.3,是日本最具竞争力的5个行业 (见表2-14)。1995年的优势产品是金属加工机械,摄影仪器、光学制品、表、钟,公路车辆,电动机械、设备、装置,动力机械及设备,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机器,电信、录音设备,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4.9%~23%。这15年日本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特别是传统的优势产业,1995年的优势产业在2010年国际市场占有率都下降了,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机器是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下降了11.5个百分点,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下降了1.04;其次是电信、录音设备和电动机械设备、装置行业;公路车辆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最低,为4.5个百分点,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上升了0.6。

表2-14 日本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表2-15列示了日本2010年出口额占世界比例最大的20个工业行业。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5个工业行业是电影摄影和照相用品、切削材料的机床、水蒸汽轮机和其他蒸汽轮机及零件、特定工业用的其他机械、光学制品,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为18%~27%。1995年,国际市场份额最大的5个行业是摄影仪器和设备、机动车和脚踏车、切削材料的机床、船舶及漂浮结构、光学仪器,国际市场份额在27.6%~34.4%之间,这5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在15年间都大幅度下降,其中摄影仪器和设备下降幅度最大,为29个百分点;其次是机动车和脚踏车、光学仪器,为20.1个百分点。这3个行业在2010年已不再是日本具有竞争力的20大工业行业。2010年的前5大行业中,除切削材料的机床外,其余4个都是以前市场份额不高但在15年间保持稳定或小幅上升的行业。

表2-15 日本2010年出口额占世界比例最大的20个行业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从1980年以来30年的变化情况看,日本工业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大幅度下降 (见图2-12),特别是办公和通信设备,1984年至1986年达到29%的高峰,随后不断下降,1990年以后加速下降,到2009年只有6%。汽车也是日本的优势产业,1990年以后的出口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1993年最高达到23%, 2000年只有15%,随后较为稳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日本汽车出口额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这6个汽车出口大国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从1994年的32.6%下降到2009年的23%,其中在北美市场的下降幅度最大,从46.7%下降到33.4%。由于日本在20世纪末大规模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这就降低了其本国的出口数字,所以从日本本国的出口额看其竞争力虽然下降,但实际未必如此。

图2-12 日本工业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例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表2-16列示了日本2010年贸易竞争力指数最大的20个工业行业。这些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非常高,最低值也高达0.762,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数字,这说明日本在这些行业的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塑料废料及碎屑,公路汽车,钢轨及铁道铺轨用的材料、钢铁,船舶及漂浮结构,载货用及特殊用途车辆是日本2010年贸易竞争力最强的5个工业行业,净出口占贸易总额的比例都在94%以上,塑料的废料及碎屑、公路汽车更是高达99.5%、97.7%。日本是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再利用最好的国家,日本国内的塑料垃圾经回收后就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大量出口,因此塑料的废料及碎屑的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在日本各行业中排在第18位,1995年以来贸易竞争力指数还提升了5.2个百分点。此外,钢轨及铁道铺轨用的材料、船舶及漂浮结构、切削材料的机床、合金钢的压延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都排在前20位,是日本最具竞争力的行业。

表2-16 日本2010年贸易竞争力指数最大的20个行业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日本2010年出口显示比较优势最大的20个工业行业与出口国际市场份额最高的20个行业完全相同 (见表2-17)。电影摄影和照相用品、切削材料的机床、水蒸汽轮机和其他蒸汽轮机及零件、特定工业用的其他机械、光学制品是日本2010年显示比较优势最大的5个工业行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2.7~4,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20个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与1995年相比都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其中电影摄影和照相用品上升幅度最大,从2.1上升到4,切削材料的机床从2.8上升到3.7,显示比较优势大幅增强。

表2-17 日本2010年出口显示比较优势最大的20个行业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日本的优势产业中,大部分属于中等和高等技术水平,少量属于低等技术水平和劳动密集及资源密集型,如船舶及漂浮结构,合金钢的压延产品,未包覆、未镀或未涂的铁或非合金钢压延产品,钢铁的条材、棒材、角材、型材,锭状和其他原始形态的铁或钢,钢轨及铁道铺轨用的材料、钢铁,玻璃。日本与美国和英国不同的是,日本制造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中等和低等技术水平的行业,随后才是高等技术水平的行业,未分类和劳动密集及资源密集型比例较低 (见图2-13)。1995年以来,日本制造业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95年的11.3%下降到2010年的6.8%,高等技术水平的行业下降速度快于其他行业,这与美国和英国的情况类似。

图2-13 日本各技术水平制造业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2.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演化

从日本各服务行业在2009年的国际竞争力及2000年以来的变化情况(见表2-18) 可以看出,日本的商业服务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商业服务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09年仅为3.7%,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77。日本国际竞争力最强的服务业是建筑,国际市场份额为13.1%,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3.5,国际竞争力很强,但与2000年相比竞争力下降,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别比2000年的水平下降了33%、77%、16%。版权和许可费的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为9.8%,是日本第二大服务出口行业。个人、文化和再创造服务,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旅游服务是日本最弱的四个服务行业,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很低,贸易基本是进口远高于出口。从2000年以来的变化趋势看,除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竞争力进一步减弱外,其他三个行业的劣势有所好转,旅游服务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例有了明显提高。

表2-18 日本各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变化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图2-14显示了近40年来日本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日本经济中制造业的比重在持续下降,而金融、保险和商业服务业在快速上升。技术的进步使制造业利润越来越低,制造业的衰落是必然的,金融、通信、文化产业将替代制造业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图2-14 日本各行业增加值占经济的比例

数据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二 竞争优势的来源

日本没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在二战后紧随德国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可以说创造了奇迹。日本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是运输设备及相关机械、办公设备、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照相机、传真机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在这些优势产业中,没有天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而其他发达国家都多少有一些天然资源优势产业。

1.战后的重建需求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但被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特殊的历史事件所隔断。虽然本土并未像德国那样成为战场,战前和战时很多如光学设备制造的行业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战后的政治体制及世界环境完全不同,基础设施及金融的重建又受到了外来因素的支配,因此当今日本的大部分产业及其结构主要是在战后重新建立并逐步演化形成的。受战后初期政治因素的影响,日本通过终止的波利计划获得了好处。大部分未被战争摧毁的剩余重工业设施得以保留,而重建时期迅速恢复的需求使得钢铁、煤炭、造船、电力等行业开始复苏,上述产业也通过美国所提供的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投资获得了充沛的资金,率先完成了新设备的引进和技术升级。在整个经济解决了通货膨胀、政府盈余和国民收入稍有改善的时候,政府即开始制定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强化优势产业,通过规模化和设备大型化提高生产效率。1951~1955年,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7%,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2.3%,再加上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政府的庞大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本土的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在1956年日本就具备了独立满足国内各方面需求的能力。但是在短暂的高速建设期结束后,这些产业必然面临产能和投资过剩的问题。为了保持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方面促进相关产业的出口,另一方面促进优势产业向下游和相关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汽车、电子、机械和石油化工产业,以保证原有产业的平稳调整,这种政策符合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况。在国内,经过了10余年的恢复,国民生活水平早已超过了战前,正在追赶着发达国家的脚步,因此耐用个人消费品开始普及,手表、彩电、相机、摩托车呈现飞速增长;在国际上,美国开始集中发展半导体、通信设备等更先进产业,钢铁这类传统工业不再受到重视。日本利用自动化设备和精细管理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抓住机会取而代之,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优势。

2.技术引进加速了产业升级转型

20世纪70年代日本再一次转变产业结构,开始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投资主导型向出口主导型转变。由于当时日元已经开始升值,传统的出口产业生存日益艰难,本国的产品竞争力持续下降。然而日本借助货币升值的机会进行技术引进,例如购买专利技术,1956年引进以专利等基本技术为主的甲种技术约100项,1960年约300项,1971年突破了1500项。据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调查,日本通过引进技术在15年内就吸收了全世界用半个世纪开发的几乎全部先进技术,而支付的外汇不到60亿美元。后来这些技术转化为商用,并为日本企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打下了基础。到1970年代末,日本的大企业,如索尼、东芝、三菱、松下、佳能、花王、三洋、夏普、丰田,都已成为各行业内最优秀的代表,它们不但在产品占有率上,而且在新技术研发成果方面也已经超越了原先的技术输出国美国。石油危机后的1974~1980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这得益于整个国家给予的各项支持。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仍持续繁荣,国内过剩的产能和激烈的竞争使国内产品物美价廉,贸易顺差使得资本充裕,海外扩张增加。1974~1985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上升至30%以上,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不断上升。但出口在日元大幅升值之后受到了冲击。此时的日本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错误的政策造成国内过剩的资本急剧增加,纷纷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泡沫逐步形成。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增长陷入了停滞。

3.产业向国外转移扩大了出口需求

日本缺乏天然生产要素,缺乏可利用的土地,地形多山,自然资源匮乏,地理位置也远离原料来源地和市场。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制造业的生产和发展,虽然日本在压缩生产空间、自动化、节约能源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在世界领先,但无法弥补在天然条件上的劣势,大部分制造业转向国外。从1973年起,日元开始升值,国外的商品和服务涌入日本国内市场。受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制造业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迫使制造业通过自动化提高生产率,转型到更精细的相关产业,或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以出口消耗国内过剩的产能,并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

建造生产基地的地点一是要有廉价的生产要素,还要接近产品的市场。例如日本先将简单装配的电子工业转移到韩国、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在中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有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低的环境标准,而且中国人口多,市场需求巨大。1980年后日本汽车生产企业在美国设立工厂也是为了接近目标市场。由于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加剧,日本制造业中的标准化批量生产全部转移到国外。当北美、亚洲的生产基地不具备廉价生产要素和庞大市场需求的优势时,日本制造业又不断寻求新的生产基地。

三 日本产业转移的影响

日本对外产业转移中严格控制高技术外流,主要是将劳动密集和污染环境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日本的产业转移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造成竞争激烈和环境破坏。日本制造业的转移有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缓解日本国内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状况,以国外市场的需求弥补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和出口国,19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占全球一半以上。工业用机器人最早发源于美国,而后由于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业快速成长,人力短缺严重,对机器人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很早就引入了工业机器人。机器人能提高生产率、提高质量、保持稳定状态。而且不同于其他国家,日本有终身雇用制度保障,工人不把机器人视作对手,因此机器人在日本工业中大量使用。机器人制造有大量的关联产业,许多制造商同时也在机械和电子等相关产业整合经营,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系和反馈加速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积累,使日本成为世界最早、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也为日本制造业带来了一次革新,使日本成为制造业强国。1987年,日本部分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各汽车厂大部分装配线已自动化,竞争激烈,机器人厂商不断寻找机器人的新用途,并面向国外市场,出口开始增长,1981年出口只占产值的5%,而1985年已占20%。

第二,对当地同行业企业造成竞争压力,挤压同行业企业利润。日本企业的生产效率高,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发明了一套全新的系统,比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系统的效率都高。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多家汽车公司相继在美国、英国建立了工厂。美国汽车业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日本汽车却不断推出新型汽车。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生产基地选在具有廉价生产要素的国家,促进当地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工资的上涨,经济发展。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发达国家转移来的简单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

第四,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资源和环境成本低的地区,造成当地环境恶化,能源消耗增长。美国对高污染企业有严格的准入标准和监管,而中国的环境标准低,发达国家将不符合本国环境保护要求或环境成本过高的产业和生产技术转移到中国。

第五,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向转移地溢出,技术扩散速度加快。王红领等 (2006) 研究了FDI的进入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用科技开放和FDI行业数据支持FDI对民族企业自主创新有利的观点。吴延兵(2008) 用1996~2003年中国地区工业面板数据发现,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