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青年价值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江宜桦,1998)。若要厘清公民的心理归属地,就必须透析公民心中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若要判断公民对国家的皈依程度,就需要了解公民对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因此,我们对国家认同的测量从国家认同标准和国家自豪感两个方面进行。

作为当今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公民是否会拥有最强的自豪感和最严格的认同标准?美国公民中不同群体的国家认同是否存在差异?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同特征公民群体的差异程度是否具有特异性?国家认同度对美国对外接纳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研究者认为,由于美国超级大国的性质,其国家认同的很多规律与其他国家不同,据此提出“美国特殊论”(Evans & Kelley, 2003),本研究也旨在考察该理论是否恰当。

本文利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在2003年对国家认同开展的第二次调查的数据(以下简称ISSP 2003)。该调查共包括35个国家和地区,笔者选取其中的美国部分(共1217份)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