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青年价值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小结

通过对美国的国家认同的两个方面与各两个子结构的分析,不难看到,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国家认同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他们的公民具有最严格的公民认同标准,最强的国家自豪感自信心,这反映出美国公民对现代世界政治、民主制度的认可,同时也表明了美国人内心所具有的明确的国家界限观念和对国家的情感皈依。此外,其所表现出的一些认同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1.对外接纳“走向何方”?

与其他国家随着年龄增长,对外接纳度降低的趋势不同。美国公民对外来移民的接纳却表现出随着年龄增大对外接纳程度增高的趋势。而且,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由年龄带来的积极作用是在控制了国家认同和其他干扰变量的基础上得到的。

事实上,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美国的接纳性排位靠前极有可能是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作出的贡献。这是否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待青年一代美国公民逐渐成为美国主宰时,美国整体上的接纳就会下滑呢?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当然,美国青年一代尽管没有表现出如老一代一般高的接纳度,但其接纳程度还是要远远高于其他30国的平均水平的。

2.自信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对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美国公民的国家自豪感均名列世界第一位。应当说两种自信的产生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异的。

对政治领域,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公平等的自信心更多源自实地工作的结果。而对文化、历史等领域的自信则更多具有不可比性,且有“敝帚自珍”的嫌疑,所以,在文化的自豪感上,各国间的差异没有那么明显,而且有不少国家几乎要达到非常自豪水平。恰恰是由于文化自豪感的自说自话及较易侵入等性质,使得对文化的自信极易演化成对移民的排斥。即使开放如澳大利亚,中立如瑞典都没有逃出这个规律。

唯有美国文化,其本国公民虽拥有绝对的自信,却没有产生对外的排斥。这也许是美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综合文化,也许拥有多民族的优点的文化足够优秀,也许多民族的影响历史足够悠久。总之,美国公民对本国文化、科技、历史等的自信并没有抑制其开放的属性。

3.无国籍的认知回避与情感依附

尽管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无国籍者仅96人,但也可以看出,无国籍者倾向于无国界标准,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公民的,同时,又非常积极地接纳外来的移民和外国人。这两点很容易理解,还没有取得国籍的移民们自然希望国家界限模糊,希望与有国籍的美国人一样享有做公民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无国籍,但是生活在美国的这些国人仍然对美国的政治和文化抱有极大的自豪感,其程度丝毫不比有国籍的美国公民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部分无国籍者尽管在认知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认同,但是在情感上却已经与美国一般公民一样依附于国家。这些美国公民所表现出的也恰恰可能代表了很多移民国家的特点。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妥善调动积极的情感,必然能够提升无国籍者对国家的认同程度。

很显然,对美国的认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细化“美国特殊论”,也能够给我国的国家认同相关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美国公民的国家认同中的一些与其他国家相似的规律,以便于为我国的政治教育及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