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贸易环境监测指数报告(2012~2013)(国际战略研究丛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0/23667920/b_23667920.jpg)
第二节 中国总体(世界)贸易环境的结构性分析
由于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各不相同,它们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也不相同,为更详细地讨论中国面临的国别贸易环境差异,寻求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新的增长点,有必要对世界各经济体的贸易环境做进一步分析。这里主要以人均收入作为划分标准对各经济体进行分类。人均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一国结构性特征的标志性指标。参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以2011年人均GDP水平为依据大致将世界各经济体划分为如下四类,人均GDP高于30000美元的经济体(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在10000~30000美元的经济体(较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的经济体(中等收入经济体)和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的经济体(低收入经济体)。
一 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高于30000美元)的贸易环境监测
1.总指数
图2-5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总指数的分值变化走势。2011年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高于30000美元)有27个。有14个经济体贸易环境总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14个经济体主要分布在非欧盟成员和美国,其余13个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欧盟发达成员和美国。2006年这些发达经济体的总指数分值几乎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11年多数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从发展趋势看,2013年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较2011年相比改善不大。另外高收入组中的低分值经济体较少,主要是美国分值偏低。高分值的经济体集中在与中国签署FTA的经济体中如文莱、新加坡和新西兰,其余经济体的分值集中在50~70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7_0001.jpg?sign=1738984034-ibWrSvAHwjAmVhdZlJZRxyZRYwYDeJDE-0-a7307a12618b360937543cf862e01d37)
图2-5 高收入经济体总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分项指数
(1)潜力指数。
图2-6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2011年有17个高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经济体是欧盟成员和日本等,其余10个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非欧盟成员和美国。从年度变化来看,多数经济体2011年潜力指数分值低于2006年的水平,2013年则略高于2011年的水平,表明高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虽然有所恢复,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有可能影响中国未来对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增长。另外,多数成员的分值集中在70~80分,低分值的经济体主要是美国和少部分欧盟成员。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8_0001.jpg?sign=1738984034-eCqv6jWCFqMAka9G9gq6uLKHNsIO4ch2-0-a4b2ac7ebe9cc3dd47e69f22fd3b67d6)
图2-6 高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效率指数。
图2-7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效率指数的分值走势。效率指数分值如同总指数一样,多数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多数欧盟成员以及亚洲高收入经济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分布在少数欧盟成员和美国。2011年效率指数分值低于2006年的水平,从趋势看,2013年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效率指数分值差异过大,可划分为3组。高分值经济体集中在与中国签有FTA的经济体;低分值经济体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这与它们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案件增多有关,也与TBT数量增多有关;多数经济体的分值集中在40~50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9_0001.jpg?sign=1738984034-CsXmGhEBDYqwsUsYtcSjiukqcYWlurcL-0-b20fdbad4b91ec6dfa46ea49d00b8a79)
图2-7 高收入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竞争指数。
图2-8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指数的分值走势。竞争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约有一半,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些经济体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其他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亚洲、欧盟部分成员和美国,它们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多数经济体2011年效率指数比2006年有较大的改善,且2013年仍能保持2011年的水平,表明这些经济体对中国构成的竞争威胁在减弱。另外有少数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过低,如美国、新加坡和少部分欧盟成员。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0_0001.jpg?sign=1738984034-vuSIrBn937SoaGtV5hteSsal5fUZoz8H-0-fabbb414315cf8ac902e826b3d6e5443)
图2-8 高收入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单项指标
(1)市场规模指数。
图2-9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市场规模指数的分值走势。多数高收入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值在80~100分,主要分布在经济大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欧盟小规模经济体。总体看,市场规模指数分值呈走高之势,2011年比2006年的分值提高较多,尤其是分值不是特别高的经济体,2013年比2011年还要继续提升。总体而言,高收入经济体市场需求是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1_0001.jpg?sign=1738984034-ZOxOMht7TKFoJwoUUl0NTtY0rCkmCOSa-0-469dc849073d89a1032eddff4470bccc)
图2-9 高收入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出口潜力指数。
图2-10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在高收入经济体组中普遍表现不好,分值非常低。除个别经济体,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均远低于2006年的水平,这类经济体尚未恢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中国对这类经济体出口潜力很小,有些经济体甚至不具备出口潜力。2013年情况会有所好转,但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2_0001.jpg?sign=1738984034-txqgOPxADCYUYevf20DwOmkiJR0bW7SY-0-f8b401581c52d8571d37b1814eb95d49)
图2-10 高收入经济体出口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出口互补指数。
图2-11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互补指数的分值走势。多数高收入经济体在出口互补指数方面具有较高的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经济体主要分布在欧盟成员和日本,表明中国对世界的出口与这些经济体从世界进口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中国具备对其出口扩张的潜力。出口互补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美国和少部分欧盟成员,中国与这类经济体在产品贸易结构上匹配程度不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出口已处于饱和状态。从变化趋势看,各国在2006年、2011年和2013年出口互补指数分值相差不大,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可能一直保持现有的状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3_0001.jpg?sign=1738984034-O08IbErazLmWxEhVT9rIjR5zZLC6NVuQ-0-23994e2b6108decb0b6c418cd9270501)
图2-11 高收入经济体出口互补指数分值(2006~2013年)
(4)关税指数。
图2-12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关税指数的分值走势。由于发达经济体较早地实行低关税,故而发达经济体的关税指数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换句话说,关税已经不成为中国开展对发达经济体进行贸易的主要障碍。从变化趋势看,高收入组关税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也不大,关税已经不是中国为扩大出口而进行政策作为的主要工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4_0001.jpg?sign=1738984034-orwaVayUcVkudnAK1Hr56nGL3neUKDdj-0-15a9e2fdb758ad19f7492c3460b9c460)
图2-12 高收入经济体关税指数分值(2006~2013年)
(5)贸易壁垒(TBT)指数。
图2-13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贸易壁垒指数的分值走势。非关税壁垒是发达经济体阻碍中国与其开展贸易的主要政策手段。TBT指数分值在高收入组经济体的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TBT指数分值较高的经济体,主要是欧盟成员,TBT规定不是很多,故而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另一类是TBT指数分值较低的经济体,主要是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经济体,由于这些经济体TBT规定数量较多,故而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从发展趋势看,上述指数分值在各国的分布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5_0001.jpg?sign=1738984034-JExASdpsSunLonNWEhBQ5JLPFbafI9vO-0-99e1c7b160f585923a29d9cc42cb051a)
图2-13 高收入经济体贸易壁垒(TBT)指数分值(2006~2013年)
(6)反倾销案件指数。
图2-14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反倾销案件指数的分值走势。反倾销案件数指数分值在高收入组中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几乎不起诉的经济体,主要是亚洲经济体;另一类是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案件较多的经济体,主要是美国和欧盟经济体,且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2006年相比,这些经济体在2011年的表现普遍趋于恶化,也就是说,这些经济体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案件有增多的态势,成为影响中国与这类经济体开展贸易的主要政策障碍。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6_0001.jpg?sign=1738984034-mp0ANXuVaEjq2HgXlWE0or40KsSdTUFY-0-bc4eff23988274c849518dcbfd115c19)
图2-14 高收入经济体反倾销案件指数分值(2006~2013年)
(7)竞争威胁指数。
图2-15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威胁指数的分值走势。高收入组经济体对中国出口构成一定的竞争威胁。威胁指数分值高的经济体主要分布在亚洲,它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对中国出口几乎不构成威胁。多数高收入组成员对中国出口构成较大的威胁,这些经济体主要是欧盟成员、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德国、日本等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产品出口结构非常相似,故而威胁较大,不过考虑到中国的贸易结构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很多产品生产是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将产品生产转移至中国的结果,更大的可能是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布局,导致表面上看发达经济体对中国产品出口具有较大的竞争威胁。当然这里不排除中国技术水平提升后自主生产的产品出口结构与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导致的竞争威胁的存在。从变化趋势看,上述分值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7_0001.jpg?sign=1738984034-EqY0VyDpPj0UP2VmzaNClofLyMVpAsMz-0-722be17946d1d51e15485f09f0165d04)
图2-15 高收入经济体竞争威胁指数分值(2006~2013年)
(8)出口集中度指数。
图2-16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集中度指数的分值走势。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在高收入组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欧盟部分成员、亚洲等经济体,分值较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力较强;另一类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且分值很低,主要是少部分欧盟成员和美国,分值低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从变化趋势看,预计短期内上述指数分值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8_0001.jpg?sign=1738984034-tJE4Bsxn6ROHgSfWp3tBl0IcHvKVcWVF-0-75cc43e2c9bff4e504301d8eb67f5ccc)
图2-16 高收入经济体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2006~2013年)
(9)汇率指数。
图2-17给出了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汇率指数的分值走势。少部分高收入组汇率指数经济体汇率指数有利于中国出口,主要缘于人民币对这些经济体实际汇率波动所致,这类经济体主要是非欧盟成员和美国。从发展趋势来看,汇率指数分值变化不大,极有可能保持现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9_0001.jpg?sign=1738984034-GzF2KcfVo1GO1cZxBdy1uuACInIiXaDr-0-10ce0b41d2a01bcd8d6ae3be2d9d8448)
图2-17 高收入经济体汇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
二 较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为10000~30000美元)的贸易环境监测
1.总指数
图2-18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为10000~30000美元)2006年、2011年、2013年总指数的分值走势。较高收入经济体有27个。有12个经济体贸易环境总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12个经济体主要分布在拉美、俄罗斯和部分亚洲经济体,其余15个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是分布在东欧的经济体。2006年较高收入组经济体的总指数分值几乎均高于2011年,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多数较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从发展趋势看,2013年较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较2011年改善不大。另外较高收入组中的分值较集中,在50~70分,差别不是特别大。俄罗斯和拉美经济体可以作为中国今后贸易增长的主要对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0_0001.jpg?sign=1738984034-HEoWUT3kk4NVknhqVH6dVeAw6EzmK1Jg-0-14e127ce285771b1cc606e1970d19259)
图2-18 较高收入经济体总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分项指数
(1)潜力指数。
图2-19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潜力指数在较高收入经济体的表现如下:多半较高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经济体是部分欧盟成员和拉美经济体等,多数成员的分值集中在70~80分;其余经济体的潜力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欧和亚洲经济体,较低分值的经济体主要集中在非洲,它们不是中国未来具有贸易增长潜力的对象。从年度变化来看,多数经济体2011年潜力指数分值低于2006年的水平,2013年则基本上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甚至部分经济体超过2011年的分值,表明较高收入组经济体有可能是中国未来贸易增长的主要对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1_0001.jpg?sign=1738984034-ZvmDEDkV0ytNGve36KDiXR0q9ONuUock-0-38937594dca28994cab85e9b78fefd3e)
图2-19 较高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效率指数。
图2-20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效率指数的分值走势。一半左右的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欧盟、亚洲以及俄罗斯、东欧经济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分布在东欧和拉美。值得注意的是,效率指数分值差异过大,可划分为3组。高分值经济体在俄罗斯和部分拉美;低分值经济体集中在东欧和拉美经济体,尤其是拉美经济体如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其余经济体则集中在40~50分。2011年效率指数分值低于2006年的水平,特别是分值在50分以下的经济体,2011年的分值均比2006年低,从趋势看,2013年的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2_0001.jpg?sign=1738984034-YxTveCxealvcLphueo9f0TvGYK8l73qz-0-c120eefe43edeb4af6546365042fb14c)
图2-20 较高收入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竞争指数。
图2-21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指数的分值走势。竞争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约有一半,主要分布在东欧和非洲,这些经济体对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威胁不是很大,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其他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亚洲、东欧和拉美,特别是东欧和墨西哥经济体,它们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存在较激烈的竞争,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多数经济体2011年效率指数与2006年相比没有较大变化,且2013年仍能保持2011年的水平,表明这些经济体对中国构成的竞争威胁几乎没有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3_0001.jpg?sign=1738984034-l5qZYdLmOm08hcNoZotZdWsdBDrqF9rD-0-9c7973ce301c4656707de64fce04c2da)
图2-21 较高收入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具体指标
(1)市场规模指数。
图2-22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市场规模指数的分值走势。一半左右的较高收入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值在80~100分,主要分布在亚洲如韩国、拉美如巴西和俄罗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东欧、拉美和部分非洲,低分值的经济体由于市场需求规模较小,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尤其是东欧和非洲等小规模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呈走高之势,2011年比2006年的分值提高较多,尤其是分值不是特别高的经济体,2013年比2011年还要继续提升,即使像分值较低的小规模经济体也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总体而言,较高收入经济体市场需求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4_0001.jpg?sign=1738984034-INSmyXX83Qqzpvk93ronGiZu6Sm3n7xZ-0-985900b067ab79ba3b2ed28352a370b1)
图2-22 较高收入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出口潜力指数。
图2-23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在较高收入经济体组中普遍表现不好,分值非常低,基本上不具备出口增长潜力。除个别经济体外,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均远低于2006年的水平,也就是说,这类经济体尚未恢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中国对这类经济体出口潜力很小,有些经济体甚至不具备出口潜力。2013年情况会有所好转,但也不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5_0001.jpg?sign=1738984034-Dk37LnzQLCtKLo0yqNeTsDOM4QAdhO2e-0-f3886ca921b6ea2fbf56075f5c99e52e)
图2-23 较高收入经济体出口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出口互补指数。
图2-24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互补指数的分值走势。较高收入组中约有一半的经济体在出口互补指数方面具有较高的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经济体主要分布在拉美和东欧,表明中国对世界的出口与这些经济体从世界进口的产品结构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中国具备对其出口扩张的潜力。出口互补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亚洲经济体,尤其是分值较低的经济体,中国与这类经济体在产品贸易结构上匹配程度不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出口潜力较小。从变化趋势看,各国在2006年、2011年和2013年出口互补指数分值相差不大,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可能一直保持现有的状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01.jpg?sign=1738984034-KfmAU1AqDOqM6GiMZ7OZnlt1DNb17HWh-0-91d98680ef256445e5c63d132990afc2)
图2-24 较高收入经济体出口互补指数分值(2006~2013年)
(4)关税指数。
图2-25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关税指数的分值走势。关税水平仍是影响中国对较高收入组经济体出口的主要政策工具。小规模经济体的关税指数分值较高,关税水平基本上不影响中国对其出口。较大规模经济体如俄罗斯和拉美经济体等的关税指数分值较低,特别是拉美成员,非常不利于中国对其出口。关税仍然成为中国对较高收入组经济体进行贸易的主要政策障碍,这也意味着这类经济体降低关税水平将会很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从变化趋势看,较高收入组关税水平在近几年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7_0001.jpg?sign=1738984034-3l8H6SfZrmP27UKJ1cRZtLx6HPjggLJp-0-dc031c7a8d48eaeefea03f494b121441)
图2-25 较高收入经济体关税指数分值(2006~2013年)
(5)贸易壁垒(TBT)指数。
图2-26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贸易壁垒指数的分值走势。非关税壁垒近年来逐渐成为较高收入组经济体阻碍与其开展贸易的主要政策手段。TBT指数分值在较高收入组经济体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TBT指数分值较高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俄罗斯和东欧等国,TBT规定不是很多,故而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另一类是TBT指数分值很低的经济体,主要是拉美和亚洲经济体,由于这些经济体TBT规定数量较多,故而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从发展趋势看,高分值经济体变化不大,低分值经济体属于恶化状态,但未来不会继续恶化,或者也存在改善的可能。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8_0001.jpg?sign=1738984034-FOIOSUJJmvfPgBPphZXOm1ZyTXjJ5RGf-0-ed9492b2558b00fff5230ddcd1c5d531)
图2-26 较高收入经济体贸易壁垒(TBT)指数分值(2006~2013年)
(6)反倾销案件指数。
图2-27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反倾销案件指数的分值走势。反倾销案件数指数分值在较高收入组中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几乎不起诉的经济体,主要是亚洲、非洲经济体;另一类是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案件较多的经济体,主要是拉美和东欧经济体,且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2006年相比,这些经济体在2011年的表现普遍趋于恶化,也就是说,这些经济体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案件有增多的态势,成为影响中国与这类经济体开展贸易的主要政策障碍。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9_0001.jpg?sign=1738984034-q9DWuIcISfdOvMNBHh0mXFDKd6z5O4lN-0-916e417475caba96e9d2534753627022)
图2-27 较高收入经济体反倾销案件指数分值(2006~2013年)
(7)竞争威胁指数。
图2-28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威胁指数的分值走势。多数较高收入组经济体对中国出口不具有较大的竞争威胁,如威胁指数分值较高的经济体如俄罗斯、拉美等,它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对中国出口几乎不构成威胁,相反,较高收入组中分值较低的成员对中国出口构成较大的威胁,这些经济体主要是东欧和亚洲经济体,它们的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非常相似,故而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从变化趋势看,上述分值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0_0001.jpg?sign=1738984034-THACDSqLBB5QebO3KVXr9kDnTzNMbDzn-0-8261230ca29654e366480a3c1a63af7a)
图2-28 较高收入经济体竞争威胁指数分值(2006~2013年)
(8)出口集中度指数。
图2-29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集中度指数的分值走势。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在高收入组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东欧和拉美以及亚洲成员,分值较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力较强;另一类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且分值很低,主要是少部分欧盟成员和墨西哥,分值低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从变化趋势看,预计短期内多数经济体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少数经济体尤其是低分值经济体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表明中国对其出口竞争力会有较大的改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1_0001.jpg?sign=1738984034-D0qHuzywA5FgB2Ko8gYebB1xrYEzUVl0-0-9bf60859fdd108ffdaaae36c640a1a99)
图2-29 较高收入经济体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2006~2013年)
(9)汇率指数。
图2-30给出了较高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汇率指数的分值走势。少部分较高收入组经济体有利于中国出口,主要缘于人民币对这些经济体汇率贬值所致,这类经济体主要是为数不多的拉美和亚洲,其他绝大多数较高收入组对人民币的贬值不利于中国对其出口。从发展趋势来看,汇率指数分值变化不大,极有可能保持现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2_0001.jpg?sign=1738984034-d8umVipbhp5TjRg6sySYxGmlTRnIzk1g-0-4844439e49a5782f4022fe7ba70ba376)
图2-30 较高收入经济体汇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
三 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DP为3000~10000美元)的贸易环境监测
1.总指数
图2-31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总指数的分值走势。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DP为3000~10000美元)有32个。有21个经济体贸易环境总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21个经济体主要分布在拉美、非洲和亚洲,其余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非洲。中等收入组中的分值较集中,在50~70分,差别不是特别大。部分拉美、亚洲和非洲经济体可以作为中国今后贸易增长的主要对象。2011年中等收入组经济体的总指数分值略高于2006年,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多数较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从发展趋势看,2013年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会较2011年略有改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3_0001.jpg?sign=1738984034-sqxAEzxSaRAFkyFaBOBrhJ8cWcnjHdKQ-0-ab09446da5829fc67bdf6ae9959d9c28)
图2-31 中等收入经济体总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分项指数
(1)潜力指数。
图2-32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潜力指数在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表现如下:少数中等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主要是亚洲经济体等,多数成员的分值集中在70~80分;其余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东欧、拉美和非洲,较低分值的经济体主要集中在非洲,它们仍不是中国未来具有贸易增长潜力的对象。从分值年度变化来看,多数经济体2011年潜力指数分值低于2006年的水平,2013年则基本上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甚至部分经济体超过2011年的分值,表明中等收入组经济体有可能是中国未来贸易增长的主要对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5_0001.jpg?sign=1738984034-ZGXe1DxWalGdmFQORaP83oTBUCzvNjph-0-52b921deb14938cdea1fdc7e16771be9)
图2-32 中等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效率指数。
图2-33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效率指数的分值走势。多数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以及东欧经济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也主要为部分非洲、亚洲和拉美。值得注意的是,效率指数分值差异过大,可划分为3组。高分值经济体是非洲、亚洲和东欧经济体;低分值经济体集中在亚洲和拉美经济体,尤其是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其余经济体则集中在20~60分。2011年效率指数分值与2006年的水平差不多,但低分值经济体则2011年的分值比2006年低,从趋势看,2013年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6_0001.jpg?sign=1738984034-Bo7lx1QyEOPi7UBsjimO16GtycMHvnD2-0-f23cd3ac12a71e4dc3591dc48b0bf132)
图2-33 中等收入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竞争指数。
图2-34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指数的分值趋势。竞争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约占2/3,主要分布在亚洲、东欧和非洲,这些经济体对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威胁不是很大,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其他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亚洲、东欧和拉美,它们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存在较激烈的竞争,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多数经济体2011年效率指数与2006年相比有一定的变化,且2013年仍能保持2011年的水平,表明这些经济体对中国构成的竞争威胁几乎没有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7_0001.jpg?sign=1738984034-32ZsYoVvG80hLeOo3Cj6L0wlXPwvek7e-0-c0b130d9cca58120f093b590c465132f)
图2-34 中等收入经济体竞争威胁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具体指标
(1)市场规模指数。
图2-35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市场规模指数的分值走势。绝大多数中等收入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美,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成员以及南非、罗马尼亚和伊朗。由于中等收入经济体,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等小规模经济体的市场需求规模较小,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不过市场规模指数分值呈走高之势,2011年比2006年的分值提高较多,尤其是分值不是特别高的经济体,2013年比2011年还要继续提升,即使像分值较低的小规模经济体也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就发展趋势而言,中等收入经济体市场需求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但就现实而言,它们不如高收入组更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8_0001.jpg?sign=1738984034-bZt0xsKtYqdedkIyE8MVoCvvqEG5BZfb-0-61285a55f0818a74fa1d735bb4773db0)
图2-35 中等收入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出口潜力指数。
图2-36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在多数中等收入经济体组中表现较好,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高分值的经济体也较多,这一点不同于高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的表现,这类经济体主要分布在东欧、拉美和亚洲,是中国具有出口增长潜力的对象。低分值的经济体主要分布在非洲,基本上不具有出口增长潜力。除个别经济体外,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均远低于2006年的水平,也就是说这组经济体尚未恢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13年部分经济体情况会有所好转,但也不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有些经济体特别是高分值的经济体还存在恶化趋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0_0001.jpg?sign=1738984034-jVYmkvQCAt0lN30ttrfFwL3c8XZmdJQp-0-0816000516f36d96d2e6e7c0635b71c2)
图2-36 中等收入经济体出口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出口互补指数。
图2-37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互补指数的分值走势。少数中等收入组经济体在出口互补指数方面具有较高的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经济体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美,表明中国对世界的出口与这些经济体从世界进口的产品结构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中国具备对其出口扩张的潜力。出口互补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东欧,尤其是分值较低的经济体,中国与这类经济体在产品贸易结构上匹配程度不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出口潜力较小。从变化趋势看,2011年多数经济体出口潜力指数分值高于2006年,2013年进一步略有改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1_0001.jpg?sign=1738984034-SmI9AR3Hq2uyX9LEUPvjthsec6zim6f0-0-edf54cbaa0ee1df325a7f69832b1b845)
图2-37 中等收入经济体出口互补指数分值(2006~2013年)
(4)关税指数。
图2-38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关税指数的分值走势。根据关税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关税水平仍是影响中国对中等收入组经济体出口的主要政策工具。不到一半的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关税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关税水平基本上不影响中国对其出口,这类经济体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拉美、东欧和非洲等经济体的关税指数分值较低,特别是非洲成员,非常不利于中国对其出口。换句话说,关税仍然成为中国对中等收入组经济体进行贸易的主要政策障碍,这也意味着这类经济体降低关税水平将会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从变化趋势看,2011年部分中等收入组经济体关税水平较2006年有所改善,但2013年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2_0001.jpg?sign=1738984034-9Hk7FSYRZGq48KorkQ8Jrwu8Urq6Id6V-0-84ecd195cdf5d11b3ef5b2c4ee8e1731)
图2-38 中等收入经济体关税指数分值(2006~2013年)
(5)贸易壁垒(TBT)指数。
图3-39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贸易壁垒指数的分值走势。非关税壁垒近年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组经济体阻碍与其开展贸易的主要政策手段。TBT指数分值在中等收入组经济体的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TBT指数分值较高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TBT规定不是很多,故而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另一类是TBT指数分值很低的经济体,主要是拉美和亚洲经济体,由于这些经济体TBT规定数量较多,故而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从发展趋势看,高分值经济体变化不大,低分值经济体属于恶化状态,但未来不会继续恶化,或者也存在改善的可能。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4_0001.jpg?sign=1738984034-qk1V5SvqNaHCWA0XYQaSG8c2DtJdxlvA-0-c8d348617fc7b611ac1f29cd2e90ff06)
图2-39 中等收入经济体贸易壁垒(TBT)指数分值(2006~2013年)
(6)反倾销案件指数。
图2-40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反倾销案件指数的分值走势。反倾销案件数指数分值在中等收入组中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几乎不起诉的经济体,主要是亚洲、非洲、拉美经济体,这类经济体占了中等收入组的绝大多数;另一类是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案件较多的经济体,主要是东欧经济体,且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2006年相比,这些经济体在2011年的表现没有变化,2013年也没有变化。可以说中等收入组经济体基本上是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5_0001.jpg?sign=1738984034-YoiRKXX8kQxUTptmSEdG70DIE57yiOhH-0-f30ac218b0bd74e5bf76119865e3ddd4)
图2-40 中等收入经济体反倾销案件指数分值(2006~2013年)
(7)竞争威胁指数。
图2-41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威胁指数的分值走势。多数中等收入经济体对中国出口不具有较大的竞争威胁,这类经济体威胁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是非洲、亚洲和东欧经济体,它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对中国出口几乎不构成威胁,相反,中等收入组中分值较低的成员对中国出口构成较大的威胁,这些经济体主要是亚洲和非洲等少数经济体,它们的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非常相似,故而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从变化趋势看,高分值经济体指数分值近几年变化不大,低分值经济体2011年比2006年有较大的改善,但2013年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6_0001.jpg?sign=1738984034-hTD0H2Csph6hLzeALNM7N2trOxBdlvAR-0-15dc263a090008049b2a04cedb9bdc26)
图2-41 中等收入经济体竞争威胁指数分值(2006~2013年)
(8)出口集中度指数。
图2-42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集中度指数的分值走势。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在中等收入组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亚洲、非洲成员,分值较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力较强;另一类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且分值很低,主要是东欧经济体,分值低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从变化趋势看,预计短期内多数经济体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少数经济体尤其是低分值经济体2011年比2006年有所恶化,但2013年不会有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7_0001.jpg?sign=1738984034-nzQpVB4bAFruWeBhUDoUxZZlmPdLktFA-0-a3ea926bd643efb779fe6a02fd43eec4)
图2-42 中等收入经济体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2006~2013年)
(9)汇率指数。
图2-43给出了中等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汇率指数的分值走势。少部分中等收入组经济体汇率指数有利于中国出口,主要缘于人民币对这些经济体汇率贬值所致,这类经济体主要是为数不多的非洲、拉美经济体,其他绝大多数较高收入组经济体对人民币的贬值不利于中国对其出口。从发展趋势来看,汇率指数分值变化不大,极有可能保持现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8_0001.jpg?sign=1738984034-N3D5IowM5xCB4Qs9zUz7FCwuaOrUuEze-0-131adc7f42ccc6d2c33edbbc5dcfd653)
图2-43 中等收入经济体汇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
四 低收入经济体(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的贸易环境监测
1.总指数
图2-44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2006年、2011年、2013年总指数的分值走势。低收入经济体有33个。有16个经济体贸易年总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16个经济体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余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非洲。低收入组中的分值较集中,在50~70分,差别不是特别大。部分非洲经济体和南亚经济体可以作为中国今后贸易增长的主要对象。2011年低收入组经济体的总指数分值与2006年持平或略高,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多数低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从发展趋势看,2013年低收入经济体的贸易环境较2011年有所改善,特别是分值较低的经济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9_0001.jpg?sign=1738984034-tZuWMXglLvRthvFHSvQUlElWFYIDNixX-0-36a020f5f0e4410f6609e50ee3c4c89e)
图2-44 低收入经济体总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分项指数
(1)潜力指数。
图2-45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潜力指数在低收入经济体的表现如下:只有少数低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即越南、尼日利亚和民主刚果;其余绝大多数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少数亚洲经济体,它们目前仍不是中国具有贸易增长潜力的对象。从年度变化来看,多数经济体2011年潜力指数分值较2006年有所改善,2013年则又有所提升,表明低收入组经济可能是中国未来贸易增长的主要对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1_0001.jpg?sign=1738984034-VWyv3SC4xCc82yb0iQZ6rQq8scgERGRj-0-cf1d55e231f6280a8278a629ff3796ec)
图2-45 低收入经济体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效率指数。
图2-46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效率指数的分值走势。低收入组绝大多数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很少,主要是印度和肯尼亚。值得注意的是,效率指数分值差异过大,可划分为3组。高分值的经济体主要集中在亚洲,这可能与中国与亚洲经济体签署FTA有关;低分值经济体为肯尼亚和印度;其余经济体则集中在50~60分。2011年效率指数分值与2006年的水平相差不大,从趋势看,2013年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2_0001.jpg?sign=1738984034-ZMHkNJemYXrV5mZDPlNZV96l91oIZQKd-0-b19d03040b14590e67ef5e37b3242034)
图2-46 低收入经济体效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竞争指数。
图2-47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指数的分值走势。竞争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约占2/3,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这些经济体对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威胁不是很大,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其他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非洲,它们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存在较激烈的竞争,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多数经济体2011年效率指数比2006年有较大的提升,从发展趋势看,2013年仍能保持2011年的水平,表明这些经济体与中国在出口上存在的竞争程度几乎没有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3_0001.jpg?sign=1738984034-S94UULeYErOnrpEsB9aDgPgpjXIw5C8i-0-6df60949a148348753f9265b6d89e073)
图2-47 低收入经济体竞争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具体指标
(1)市场规模指数。
图2-48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市场规模指数的分值走势。少数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值在80~100分,主要为亚洲规模较大的经济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经济体,低分值的经济体,尤其是非洲等小规模经济体由于市场需求规模较小,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呈走高之势,2011年比2006年的分值提高较多,尤其是分值不是特别高的经济体,2013年比2011年还要继续提升,即使像分值较低的小规模经济体也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总体而言,低收入经济体市场需求趋向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4_0001.jpg?sign=1738984034-4L4EemlOJnh3SYsdnZk3Vat16Sof4ruR-0-8953d018785d1c1b14d9c65bd43095e4)
图2-48 低收入经济体市场规模指数分值(2006~2013年)
(2)出口潜力指数。
图2-49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潜力指数的分值走势。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在低收入组多数经济体中的表现较好,尤其是部分非洲经济体和亚洲经济体,是中国具有较高的出口增长潜力的对象。当然,也有一些非洲经济体和亚洲经济体分值过低,基本上不能成为中国出口增长潜力的对象。2011年出口潜力指数远低于2006年的水平,尤其是低分值的经济体,中国对这类经济体出口潜力很小,有些经济体甚至不具备出口潜力,2013年情况会有所好转,但也不会达不到2006年的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5_0001.jpg?sign=1738984034-Ht6qvVaYt8VnOYcShNaOon0DauCXfp3s-0-965a5e0c6692d1ce8cb204df71eba8bc)
图2-49 低收入经济体出口潜力指数分值(2006~2013年)
(3)出口互补指数。
图2-50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互补指数的分值走势。少数低收入组经济体在出口互补指数方面具有较高的分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经济体主要是非洲和越南经济体,表明中国对世界的出口与这些经济体从世界进口的产品结构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中国具备对其出口扩张的潜力。出口互补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亚洲经济体,尤其是非洲经济体,中国与这类经济体在产品贸易结构上匹配程度不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出口潜力较小。从变化趋势看,多数经济体2011年比2006年出口互补指数有所提升,与2013年出口互补指数分值相差不大,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可能一直保持现有的状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6_0001.jpg?sign=1738984034-IN9cM7zwhzf7nXa84m0QWeXRgBAVixcP-0-275ee481e66527061e6d3a8ddd723fb1)
图2-50 低收入经济体出口互补指数分值(2006~2013年)
(4)关税指数。
图2-51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关税指数的分值走势。这些经济体仍然需要运用关税手段来调整贸易结构,故而多数低收入经济体的关税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然关税指数分值较高的经济体基本上与中国签署了FTA,有利于中国对其出口。关税仍然是中国对低收入组经济体进行贸易的主要政策障碍,这也意味着这类经济体有较大的降低关税水平的空间,关税水平的下降将会很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从变化趋势看,部分低收入经济体2011年较2006年关税水平有较大的改善,2013年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8_0001.jpg?sign=1738984034-BcOBYi0QyK5DZkdbfs68GKKRzcAqPrXd-0-a4f2810b469fee316ccd7c265172ad2e)
图2-51 低收入经济体关税指数分值(2006~2013年)
(5)贸易壁垒(TBT)指数。
图2-52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贸易壁垒指数的分值走势。非关税壁垒基本上没有成为低收入组经济体阻碍与其开展贸易的主要政策手段。TBT指数分值在低收入组经济体的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TBT指数分值较高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和亚洲等国,TBT规定不是很多,故而有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另一类是TBT指数分值很低的经济体,主要是极少数的亚洲和非洲经济体,由于这些经济体TBT规定数量较多,故而不利于中国对其开展贸易。从发展趋势看,该指数分值变化不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9_0001.jpg?sign=1738984034-USHJgAoixkEXtnWyvBjGCqwurCnJBX9y-0-639c5936cfab900c20bb188a2141be05)
图2-52 低收入经济体贸易壁垒(TBT)指数分值(2006~2013年)
(6)反倾销案件指数。
图2-53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反倾销案件指数的分值走势。反倾销案件数指数分值在低收入组中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几乎不起诉的经济体;另一类是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案件较多的经济体,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且分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2006年相比,印度和巴基斯坦在2011年的表现趋于恶化,也就是说,这些经济体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案件有增多的态势,成为影响中国与这类经济体开展贸易的主要政策障碍,其他经济体则无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0_0001.jpg?sign=1738984034-rhaSxL35zimHVePdglrQ3bzbBgrBLRj6-0-4b3a8fb24b9079f968308dd444442ada)
图2-53 低收入经济体反倾销案件指数分值(2006~2013年)
(7)竞争威胁指数。
图2-54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竞争威胁指数的分值走势。多数低收入经济体组对中国出口不具有较大的竞争威胁,威胁指数分值较高的经济体如非洲经济体,它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对中国出口几乎不构成威胁,相反,低收入组中分值较低的成员对中国出口构成较大的威胁,这些经济体主要是亚洲经济体,它们的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非常相似,故而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从变化趋势看,上述分值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1_0001.jpg?sign=1738984034-Ux8tD8z5OkD7xGP1rgzkmF0cJ42wA1po-0-8c6c0f0c3f39b9fc2c15089687d6a953)
图2-54 低收入经济体竞争威胁指数分值(2006~2013年)
(8)出口集中度指数。
图2-55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出口集中度指数的分值走势。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在低收入组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是非洲以及亚洲成员,分值较高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力较强;另一类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且分值很低,主要是非洲经济体,分值低表明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从变化趋势看,2011年多数经济体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比2006年有所改善,高分值的经济体在未来变化不是很大,低分值经济体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表明中国对其出口竞争力会有较大的改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2_0001.jpg?sign=1738984034-uW7JeZ2azugRdLqNHacX8hNMqA8iZ8rS-0-a462ef43af6914d79d109d8eaf2166af)
图2-55 低收入经济体出口集中度指数分值(2006~2013年)
(9)汇率指数。
图2-56给出了低收入经济体2006年、2011年、2013年汇率指数的分值走势。少数低收入组经济体有利于中国出口,主要缘于人民币对这些经济体汇率贬值所致,这类经济体主要是非洲和亚洲经济体,其他低收入组对人民币的贬值不利于中国对其出口。从发展趋势来看,汇率指数分值变化不大,极有可能保持现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BE42/12421582404561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3_0001.jpg?sign=1738984034-hfpFgjy0FDY5AJkJ4Ue6YvtYFDerMntQ-0-ecbcb3f251f3dada7f53193a8b5b9096)
图2-56 低收入经济体汇率指数分值(2006~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