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这盛世,如您所愿
老伴去了,薛钊博算是废了一半,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沉默寡言,而且还时常一个人望着一个方向发呆。
薛铁只能忧心忡忡地一边将老娘草草安葬,一边照顾老爹,继续南下。
他也开始迷茫了,南方,真的安全吗?
几天之后,薛铁拉着车经过一个小村庄时,忽然看到远处有一个小队的倭国鬼子,大笑着把几个年轻的姑娘往屋子里拖。
那几个姑娘被吓得花容失色,大声呼救,可一旁围观的人群都一脸木然地看着,没有一个人上前。
薛铁顿时愤怒了,鬼子太猖狂了!
他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一直痛恨倭国鬼子,如果不是他们侵略华夏,占领北平,他们一家子还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老娘也不会这么早就去世,老爹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此刻见到这副场景,更是怒火中烧,冲上去就要救人。
还没穿过人群,薛铁忽然被人死死拉住了。
他回过头来一看,这人竟然是去年冬天到他家里来出售《古诗源》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低声道:“别轻举妄动,我们有计划,会救人!”
薛铁压抑着愤怒,红着双眼低吼:“什么破计划?再不进去,人都要被糟蹋了!”
“等等,再等等!”
中年男子左右看了看,一脸焦急的神色。
“再等,黄花菜都凉了!”
薛铁见状,一把甩开中年男子的手,就要冲出去。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哒哒哒”地机枪声在不远处响起,紧接着二十多名身穿各色短褂的男子,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手里拿着手枪,或者大刀,飞快地往村子里扑去。
之前麻木的围观人群,在这一刻总算有了反应,一哄而散,转眼就不见了人影。
薛铁也愣了一会儿,又很快反应过来,他狠狠地咬了咬牙,从地上捡起一根小孩子手臂粗细的木棒,冲进了村子里。
一进村口,刚好碰见一个受了伤的鬼子从村里面往外跑,薛铁躲在村口的树后面一声不吭,等那鬼子经过之时,从树后面猛地窜了出来,一棍子狠狠地砸在了鬼子的后脑勺上!
那鬼子连哼都没哼一声,直接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薛铁还不解恨,拿起棍子又砸了十多下,直到鬼子没了气息,一动不动了,才瘫坐在一旁呼呼喘气。
等他缓过来以后,看到那鬼子的惨相,又忍不住胃里一阵翻滚,趴在一边吐得昏天黑地。
他杀鬼子了!
薛铁没有兴奋,也没有愤怒,只是感觉很畅快!
让你侵略我们华夏!
让你占领我们北平!
让你毁了我们的家!
弄死你!
薛铁正想着,那个中年男子带着一群人也从村里出来了,之前看到的那几个姑娘也在里面,此刻正谈笑风生。
看到薛铁打死了一个鬼子,中年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不错嘛,当年只会耍嘴皮子的小掌柜,如今也能杀鬼子了!”
薛铁没理会这话,而是指着那些姑娘,一脸疑惑地问道:“她们……”
“她们是我这个队里的。”
中年男子解释道,“哦,对了,忘了介绍,我叫何东国,现在是抗战游击队的队长。这群鬼子是附近一个据点的,他们经常三五成群出来祸害附近的老百姓,我们这几个女队员很勇敢,主动出击设下陷阱,将这群鬼子引了出来。现在这群鬼子已经全部被消灭了。”
“你们专门打鬼子的?”
薛铁眼睛一亮,刚想开口,又忽然想起了什么,顿时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是啊,我们就是专门打鬼子的!”
何东国说着,又左右看了看,问道,“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就你一个人吗?”
“我爹也在,我娘刚刚去世了。”
说起这些,薛铁的眼圈又红了,“我们是从北平逃难到这里的。”
何东国一听,顿时激动了,连忙问道:“你爹呢?快带我去看看!”
薛铁擦了擦眼角,就带着何东国等人来到村外,车子依旧停在那里,薛钊博听到枪声以后,就躲进车厢去了。
见到薛钊博之后,何东国一脸激动,拉着他的双手说道:“恩人,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你!”
何东国带着家人从北平离开后,一路上还算顺利,只是到了山城之后,亲戚早就不在人世了。如果没有薛钊博多给的二十多块大洋,只怕用不了几天,他们一家人就要饿死街头。
后来,何东国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这才算是将家人给安置好。至于为什么他现在会在抗战游击队,何东国却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
薛钊博早已认不出何东国了,只是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几天后,何东国带着薛钊博父子,来到了一处偏远山区的小村子,几乎算得上是与世隔绝。
在这个地方休养生息了半个多月,薛钊博的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薛铁也终于忍不住了,对老爹说道:“爹,我想参加游击队,打鬼子!”
原以为老爹会反对,不料薛钊博只是沉吟片刻,便同意了,他一脸慈爱地看着薛铁,声音略略有些沉重:“你娘临走之前,说让我好好照顾你。可如今这世道,国将不国,命如草芥,我一个老头子,又怎么能照顾好你?你长大了,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的。”
一番话,听得薛铁鼻子微酸,好容易才没掉下泪来。
爹真的老了。
第二天,薛铁就随着何东国出去了。
薛钊博站在村口的大树下,一直望着儿子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收回目光。
他的怀中,还放着四册《古诗源》,原本要还给何东国,但他不要,说卖出去的东西,绝不收回。
薛钊博也知道,实际上,何东国是担心自己死在了鬼子手中,这古籍也会落在鬼子的手里,到那时候,就真的收不回来了。
薛钊博又想起了老伴,他没有告诉儿子,他的老娘是生了病,但绝不致死,是她自己不吃不喝,生生将自己饿死的,只为了多省下一口干粮,在这漫长而又没有尽头的逃难之路上,给他和儿子,多一份生的希望。
站在树下,薛钊博热泪长流。
儿子去打鬼子了,但他却不在乎自己的手艺会不会失传。
国之不宁,消失的何止是一门手艺?
他渴望知道的是——
这多灾多难的祖国,何时才能强大昌盛?何时才能有一处平静的乐土,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不再仓皇逃难,因饥饿而相残?何时才能让百姓们,能够守护住自己心中的希望?
……
看到这里,向南再也看不下去了,胸中激荡难安。
过了良久,他才在心里,对薛钊博,也是对自己,轻声却很坚定地低语:
“这盛世,如您所愿。”
“您所向往的世界,我看到了。”
“您所保护的一切,我们都记得。”
“您的不舍,我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