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政治化氛围中的“新传统”想象

文学史的编写对于文学传统的阐释与定位,以及将这种阐释定位进行知识化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章,我们将集中考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修史”与现代文学传统确立的关系。前面已经谈到,虽然从2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关于新文学的评论与总结,甚至已经出版过多种相关的著作,但这些论著大都没有拉开足够的历史距离,基本上还是属于同时态的文学评论,未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对现代文学的“史”的研究。30年代之后,陆续有沈从文、朱自清朱自清1932年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沈从文1930—1931年在武汉大学讲授现代文学课程。等一些作家、学者在大学开设新文学的课程,但仍然缺少系统性,不可能真正列入大学的教学体系,况且讲课者也无意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如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开设新文学课程,“教了2年也教不下去了”。参见王瑶:《研究问题要有历史感》, 《文艺报》1983年第8期。可以这样说,在50年代之前,现代文学研究始终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顶多只是一种“潜学科”。这种情况下,文学史研究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全面清理乃至确立现代文学传统。

然而到50年代,情况大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把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很自然也就提出了为前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修史的任务,研究“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发展历程,确立新文学的传统,也就被看做是这一修史任务的一部分。因此新文学史研究就顺理成章地从古代文学的学科领域中独立出来,而且得天独厚,自上而下得到格外的重视,并纳入新的学术体制,带上浓烈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引的色彩。在很短的时间内,现代文学研究几乎成为“显学”。

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以及对于新文学传统研究的重视,又与学校教学直接相关,是以大学课程的调整为契机的。1950年5月,教育部召开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其中规定“中国新文学史”是各大学中文系主要的必修课程。其任务是“运用新观点、新方法,讲述自五四时代到现在的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着重在各阶段的文艺思想斗争和其发展状况,以及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著名作家和作品的评述”转引自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6页。。这就为新文学传统研究定下调子。此后,全国各大学中文系都配备教员专门讲述“新文学史”这门课,讲授的课时量很大,三十多年跨度的内容,一度几乎与两千多年的古典文学课时持平。如195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规定“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史课程为必修课,所占学时与古典文学基本持平。参考马越编著:《北京大学中文系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2页。有关的讲义和论著也应运而生,现代文学研究真正从其所附属的古典文学框架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在大学享有基础课地位的新的学科。该学科建立伊始,就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政治性强,二是与教学紧密相关,这种状况对后来现代文学研究乃至整个学科发展,影响都很大。五六十年代对于现代文学传统的阐释,就在这种特定的政治化氛围中进行。

下面我们考察五六十年代涌现的多种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教材。较早出现而且影响巨大的是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我们将用较多的篇幅来讨论这部书,看它是如何解释和确立现代文学传统的。本章如下一节写作参考和采用了温儒敏的《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部分内容。该文是本课题前期成果,发表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修改稿曾收入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