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曹丕
【作者小传】
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次子,曹魏的开国皇帝,220—226年在位。去世后谥为文皇帝。
曹丕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博通经史,爱好文学。其诗受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的影响,描写细致,语言清丽自然。沈德潜评价“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他现存诗40首,从题材和内容看,多半是描写爱情和离愁别恨的。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较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阅读导航】
本诗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叙述了一位少妇在不眠的秋夜中对丈夫的思念。
本诗有两大特色。一是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诗一开篇,作者就绘就了一幅秋意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奠定了诗歌凄清悲凉的基调。就在这样一个空旷、寂寞、衰落、肃杀的深秋背景上,展开了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先是认为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诗人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
二是语言风格的清丽婉转。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押韵,音节和谐,摇曳生姿。语言自然明丽,情致委婉。所用景物和所选取的生活片段,原本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景象,但是就在这常见的景物的巧妙组合中,却体现了难得的情致风韵。此诗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难怪王夫之评之为“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曹丕是个政治家,但从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昂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国的思想。在他那里总像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锺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xì,看)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清代吴淇评价“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六朝选诗定论》)。
【思考阐释】
一、本诗是如何围绕着“思”字进行描写的?
二、分析本诗的意境之美。
三、把前四句敷衍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相关链接】
柏梁体
柏梁体本来全称作“柏梁台体”,传到后世为才渐渐被称作“柏梁体”。柏梁台是在汉元鼎二年(前115)建造的,因为以香柏之木为横梁而得名,后来为天火所毁。柏梁体的古体诗,其实就是每句押韵的七古。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在此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但到南北朝以后,七言诗变为隔句用韵了,句句用韵的七言诗才变了特殊的诗体。
七言歌行
七言歌行体是诗歌的一类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一般句数不定,而每句字数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杂以三言、五言句,但是以七言为主。首创于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由此可以看到曹丕学习汉代乐府,学习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押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摹写七言,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七言古诗就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唐代著名的七言歌行有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诗歌意境
简言之,就是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审美的聚焦点,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的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从唐朝开始,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