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在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实而不华 诚而可信

刘亚丁

《肖洛霍夫在中国》即将面世。祥文恳切地希望我为他这第一本专著写序,我欣然答应。

从1931年鲁迅、贺非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介绍到中国,至今已有82年了。肖洛霍夫作为20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我国的学界、文学界都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印记。过去也有学者对肖洛霍夫在中国的影响作深入的学术探讨,如陈建华主编的《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余嘉的《中国批评视野中的俄苏“红色经典”》。在汪介之、陈建华的《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中也有《多元接受:肖洛霍夫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章。这些著述虽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学界对《静静的顿河》与《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批评史,但对其它作品的影响的探讨暂付阙如,同时肖洛霍夫的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尚未得到全面观照,这就为祥文的这本《肖洛霍夫在中国》留下了开掘空间。

在我看来,祥文其书,正如祥文其人,实而不华,诚而可信。在本书里,祥文下了一定功夫,对肖洛霍夫的主要作品在我国学界和文学界留下的痕迹作了考索。他对这两方面的基本史料作了全面搜集。就态度来说,他是积极的,从作法来看,他是严谨的。从短章碎什到宏篇巨制,他都一一搜来,认真阅读。就以我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的肖洛霍夫研究为例,本著作对其时报刊发表的批判肖洛霍夫的文章的篇目做了统计,对这些文章的特点和背景展开分析,并重点剖析了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篇文章。对肖洛霍夫的作品在我国的各种主要译本,祥文不但梳理清楚其时间脉络,而且对其译者也予以关注,如叙及了金人这位《静静的顿河》的主要译者的翻译初衷和风格,其依据是1937年金人发表于《译文》第3卷第4期的《略谈〈静静的顿河〉第二册的译文》等文章。基本史料的丰富,就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可靠基础。

结构完整,时有新见,这也是这本书的特点。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析肖洛霍夫在我国的译介和研究,大致可以算作中国的肖洛霍夫研究学术史。这一篇又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931年至1949年,祥文称为肖洛霍夫进入中国的“滥觞期”,1950年至1963年,是“高峰期”,1964年至1978年,他命名为“冰封期”,1979年至2012年,他认为是“繁荣期”。作者没有局限于材料的罗列,而是将我国把肖洛霍夫的接受置于我国的文学思想流变的大背景中来考察。下篇研究肖洛霍夫的作品在中国文学界的传播和影响,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被开垦的处女地》对周立波、丁玲和柳青等中国作家的影响。第二章叙及《静静的顿河》等作品对玛拉沁夫、刘绍棠、陈忠实和莫言等作家的影响,第三章则略述《一个人的遭遇》对中国作家的影响。祥文这本书认识到,我国的肖洛霍夫接受史是与我国自身的精神建设任务相联系的。如他指出刘绍棠和秦兆阳的《静静的顿河》的评论,在1956年对我国的文艺思想探索作出了有益贡献。在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肖洛霍夫研究的时候,祥文认为,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文艺界重新开始放眼世界,对俄苏文学不再采取从前的亦步亦趋或者完全敌视的态度,两者建立起了一种理性的、平等正常的交流关系。一方面,对肖洛霍夫的研究逐渐呈现从单一到多侧面、从平面到立体、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封闭走向了开放的新局面;另一方面,一些论文缺乏独创性,呈现为低水平重复。如此等等,所言甚是。

我不得不指出,本专著的复杂性和写作难度是显而易见的。祥文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在具体的操作中,并不像教科书所设计的那样,可以做到泾渭分明。再比如,在本专著中,涉及到肖洛霍夫作品与中国作家作品之间的一些相似文本、相似细节,甚至相似模式。这究竟是相关中国作家自己领悟生活、探索艺术之所得,还是他们受肖洛霍夫作品启发,对他有所借鉴,这样的问题原本是很难找到第一手史料的来证实的。正因为这样,祥文说“残酷真实的创作手法”、“独立自治的主题思想”、“歧路徘徊的人物设置”、“野合私奔的偷情模式”、“魅力无穷的人物刻画”,就是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直接启发与刺激了中国作家们的创作”的若干方面,这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得到认可的。

学术事业是需要践行者的。祥文就做了这样一位不乏勇气,又舍得下功夫的践行者,他知难而上,写出了《肖洛霍夫在中国》这样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可喜可贺。愿他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