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作为四个最早开放的特区之一,是中国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中国引入了市场机制,并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试验。深圳的成就证明这一试验是成功的。深圳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从1979—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长到22438.39亿元,变化了10000多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3 亿元增长到6016.19亿元。2016年GDP总量相当于发达国家瑞典。2017年由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中,深圳排在全球第6位,超过日本的东京。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由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金融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组成的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并发展了智能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可穿戴设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等未来产业。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深圳的成功不仅仅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成果。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正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世界各国正通过深圳这扇“窗口”,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密中国的成功。
深圳在建市之初是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深圳的城市建设,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时至今日,深圳在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与美国硅谷齐名的科技创新城市。然而,硅谷的发展有斯坦福大学的支撑,这所大学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这其中就包括谷歌、惠普、雅虎、耐克、罗技、特斯拉、Firefox、艺电、Sun、NVIDIA、思科及eBay等公司的创始人。而于1983年开始招生的深圳大学,是伴随深圳特区一同成长的大学。与美国硅谷相比,深圳缺乏有实力的高等院校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日本东京相比,深圳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与中国香港相比,深圳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经验。深圳何以能取得今日之成就,其成功的密码是什么?这一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自1985年起就担任深圳市政府高级顾问的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认为,深圳的成功归因于其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选择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他说:“实践证明,深圳的发展从中获益匪浅,它在特区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正是基于深圳等经济特区十多年市场取向改革的伟大实践,加上邓小平同志对这一实践做出的理论概括,才有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确定了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结果。[1] 深圳的实践为全国的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的钟坚教授认为,深圳的成功离不开中央的政策支持、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对内对外开放、移民文化、高层次人才集聚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深圳成功的密码之一。[2]
曾担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长的唐杰教授认为,深圳经验的核心在于,不仅重视产业分工深化中所体现的市场自我发育过程,也强调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个适于企业创新与学习的环境,支持企业分工专业化的创新过程,为产业升级奠定支撑基础。深圳通过在市场制度、企业制度和创新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切实降低了企业及其专业化劳动力学习与创新的成本,促进了分工的深化与细化,从而推动深圳的产业持续性跨越升级。因此,市场化、法制化和构建创新体系等制度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础保障。[3] 有担当、有远见、有智慧的有为政府无疑是深圳成功的密码之一。
深圳特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证券市场、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削减大批行政审批事项等,深圳敢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创下了200多项全国第一,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4],率先在全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成为驱动深圳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扬名世界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深圳的名片。是什么因素驱动了深圳的科技创新?这可能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一再证明,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5] 最令国内外城市羡慕的是,深圳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一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极度短缺的城市,为何对人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有人说,“深圳对人才很尊重,充满机会,也‘有钱’”。深圳对人才的尊重不是表面的,而是骨子里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认为,深圳最重要的是它会聚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因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个事情非常不容易的,别的城市是不容易做到的,没有这样的胸襟”。在深圳,华为有28岁的总工程师;华大基因公司内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年轻人,完成了世界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图谱、第一个大熊猫基因组图谱。深圳 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和管理资本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深圳资本界流行一句话——“深圳不缺钱就缺好项目”。深圳正是围绕“人才”这个根本要素建立了有利于引才、育才、用才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驱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由多种创新环境要素和创新主体共同构成,是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整体性、平衡性、共生性等特征的有机生态体系。科技创新文化是“空气”,科技创新人才是“根”,龙头科技企业是“主干”,小微科技企业是“叶”,制度环境、政策支持等就是“阳光雨露”。[6]
包容、宽容和兼容的创新文化“引才”。建市之初的1979年,深圳常住人口仅有31.41万人,而截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252.8万人。深圳是一个由外来人口组成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注重创业,更加包容,崇尚创新,吸引了大批的创业创新者来到深圳。(1)深圳市对外来人口非常包容。在全国率先打破户籍身份限制,允许无本地户籍身份的人员居住、就业,并且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推行“户口挂靠”管理制度,积极推行人才入户政策。(2)深圳对创新失败持宽容态度。2006年,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这个条例至今仍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宽容失败”。条例明确规定,改革创新未达到预期效果,只要程序符合规定,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谋取私利,可予免责。此外,深圳还出台相关文件,对创业失败的人才给以基本生活保障。[7](3)深圳对有不同需求的人才兼容并蓄。深圳首次在全国推行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被深圳用人单位聘请短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达到规定时间的,聘用期间可以享受深圳人才相关政策待遇。
分享知识和保护产权的创新环境“育才”。(1)深圳鼓励知识分享培养创新能力。深圳大力推进创新人才的培育,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将科学和创新教育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课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辨和创新能力,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发明竞赛;政府资助各类社会组织积极举办科普展览、讲座,建设科普画廊、科普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设计创意大赛,广泛传播并培养创新意识;以“读书月”“创意十二月”“市民文化大讲堂”“自主创新大讲堂”等系列品牌活动为载体[8],帮助广大市民分享知识,提高市民的创新能力。2008年,深圳市政府将每年12月7 日设立为“深圳创意设计日”,引导市民关注创意,贡献创意。(2)深圳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为保护知识产权,深圳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2008年制定并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2017年出台了《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方案》,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建设、机制建设、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企业维权援助、重点产业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措施和基础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36 条具体措施。通过发布《深圳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组织知识产权十大案件和十大事件评选;举办“知识产权半月谈”“知识产权名人讲堂”和“知识产权鹏城论坛”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参与知识产权保护。
市场导向和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产业“用才”。“人才”能在深圳找到发展机会,得益于深圳高度发达的科技创新产业。(1)深圳的科技产业和企业发展是由市场导向的,其科技创新企业基本上是民营和股份制企业,这些企业因市场需求而生,其发展取决于市场竞争优势。深圳电子产业“需求导向的创新”特点十分显著,其制胜关键在于对市场反馈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华强北赛格大厦为核心的电子产品产业化周期,可以做到半天出小样,一天出大样,无缝衔接生产。[9] 这种对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既是特殊产业链的强力支持,也是企业不拘一格用创新人才的结果。成果奖励、技术入股等知识资本化的市场激励机制吸引了大批高精尖科技人员参与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圳90%以上的科技投入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投向。(2)深圳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互利互惠的市场化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资助企业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政府资助企业运作,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血脉相连,以产业孵化和创新为导向,与市场高效对接。截至2017年6月,深圳培育了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等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93家。新型研发机构把“人才”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激发人才的积极性,“重人轻物”,与传统科研机构相反。资源配置为人的创新活动服务,科研人员自己决定科研项目以及组织管理队伍。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解放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的解放就是人性的解放,就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与解放。深圳以率先发展的富裕和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了一个大道理——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内容与目标;每一个公民的创造力,既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10] 驱动创新就是释放人的创造力,深圳经验实质上就是围绕“人才创造力的释放与解放”这个主题,搭平台、建环境、供机会和做保障。这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市民的科技生活更加美好。这期间,深圳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64 项,其中华为、中兴、宇龙三家深圳企业参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截至2017年6月底,深圳研制国际国内标准累计达4768项,其中国际标准累计1384项,国内标准3384项。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创新载体累计达到1578家,其中国家级110家、省级175家,近5年新建的数量相当于特区前28年建设总量的5倍。华为公司成为全球收入第一的通信设备企业,华为短码方案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之一。深圳大亚湾中微子“第三种振荡”科研成果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华大基因等机构基因测序能力进入全球第一阵营,青年科学家王俊入选《自然》杂志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腾讯公司的信息服务能力进入世界前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确定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在这个雄伟的征程中,深圳将勇当尖兵再创新局,对标最高标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高标准改革创新的特区新标杆、高层次的国际合作新平台、高质量建设的科技创新城,在多个科技领域形成全球领跑的优势。
未来,深圳将规划布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和云计算等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基础设施,引进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育具有领跑优势的新兴产业,形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发展,打造科技金融集聚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科技服务型政府,强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成为全球高新技术的首发地,构建服务创新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服务居民生活,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环境。
[1]庄宇辉:《深圳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深圳市政府高级顾问刘国光》,《深圳特区报》2010年11月30日第A7版。
[2]钟坚:《“深圳模式”与深圳经验》,《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7期。
[3]唐杰:《“新常态”增长的路径和支撑——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开放导报》2014年第6期。
[4]庄宇辉:《深圳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深圳市政府高级顾问刘国光》,《深圳特区报》2010年11月30日第A7版。
[5]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2016年3月23日。
[6]辜胜阻、杨嵋、庄芹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深圳创新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9期。
[7]张曙红:《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经济日报》2011年5月6日第1版。
[8]张曙红:《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经济日报》2011年5月6日第1版。
[9]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调研组:《深圳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经验借鉴与启示》,《科技发展》2016年第7期。
[10]辜胜阻、杨嵋、庄芹芹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深圳创新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