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印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可思议的谜团

佛塔、石窟和神庙

欣赏石窟内的雕像和壁画时,要从“留黑”角度欣赏,如摄影、摄像作品一般以“黑”来衬托主体,在幽暗闪动的灯火下,石窟里的雕像和壁画里的人与事如电影动画般似真似梦,如影如幻,别有一番意境。梵语Ajanta意为“无想”,“黑”可加深无想,这与在日光下的纸质绘画以“留白”衬托主体的审美方式不太一样。

印度几千年的历史,能留存下来的建筑几乎都是石质建筑,印度又是一个执迷于宗教的国家,使得不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石质的宗教建筑都占据了早期印度建筑的绝对地位。

佛塔

窣堵波(Stupa)有“坟墓”之意,早期译为“方坟”,后来就成为中国人常说的“塔”,原是贵族之墓。窣堵波后来指供奉舍利的佛塔——现在能看到的印度最早的宗教建筑之一。

早期的窣堵波外形为带有基座的半球形圆丘(anda),远望像坟,上立称为“平头”的石围栅栏,中立伞盖(chattra)。据说佛祖临终前将饭钵反扣,上立锡杖,定下窣堵波的样式。外设露天回廊和围栏,并立东南西北四门(toranas)。大乘佛教认为,圆冢为宇宙中心“世界之山”,伞盖“如同圣树升向天国”,下埋舍利子,为佛界轴心,回廊代表轮回,以围栏分隔圣界和俗界,四门代表佛教“四谛”,转塔须从东门进,顺时针绕行。

▼桑奇,1号塔

佛塔对东南亚国家、尼泊尔、中国西藏、日本等地的佛教建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建的各种类型的塔均脱胎于此。

石窟

从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代开始,国王们就为僧侣在岩石中开凿模仿茅屋样式的石窟,好让僧侣们“在雨季停止云游,安居静修”。也有另外一说:印度人认为神明住在山上和洞里,因此开凿石窟是为神明打造一个人间住所。

虽然一开始这些石窟是僧侣的临时住所,但石头无可比拟的坚固性使其最终成为永久的修行场所,开始是佛教石窟,后来印度教、耆那教也加入进来,直到佛教衰落和各地神庙大量出现,石窟才荒废下来。

石窟分为毗诃罗和支提两种类型:

▼阿旃陀的毗诃罗

▼阿旃陀石窟,毗诃罗里的僧侣静修房间

毗诃罗Vihara)原指“住处”,是僧院、精舍之意,是佛教徒聚居之处,如基督教之修道院,多为国王和富商捐建,形制如中国四合院,中央为庭,四周是小单间,供僧侣居住静修。

支提Chaitya)原指婆罗门教的祭祀之地,现是礼拜和举行仪式之处,如基督教之教堂,拱顶,因采光需要,门顶凿有菩提叶形窗口。前殿为长方形礼堂,是教徒聚集之地;后殿设有佛塔或祭坛,为半圆形,两侧列柱形成狭窄侧廊,以便教徒环绕礼拜。支提不供舍利,与供奉舍利的窣堵波相区别。

石窟的封闭性空间,有利于保存大量的壁画,特别是阿旃陀的壁画。阿旃陀壁画可谓古印度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埃洛拉、阿旃陀和埃勒凡塔等石窟里的巨型浮雕和雕刻也是印度雕刻艺术的瑰宝。

▼阿旃陀的支提

神庙

印度教神庙是7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在婆罗门教逐步转变成印度教后,主要宗教活动由祭祀转向修行和拜神,因此需要固定的场所来从事宗教活动,神庙应运而生。

神庙是神在凡间的住所,也是人神交流的场所,因而神庙尽量高耸挺拔,直通上天。当时人居之处用木与砖来搭建,而神居之所则用石头来建造。

神庙绝大多数大门朝东或朝北,皆因东方的太阳神和北方的神居之地喜马拉雅山都为崇拜对象。早期的神庙受古希腊影响,外形是方形立柱平顶的古希腊神庙模式。后来逐步向上攀升,先后呈盔帽形、蜂窝顶、角锥形顶、曲拱顶,最后分为南印度的达罗毗荼式和北印度的雅利安式。

南印度神庙的高塔(称毗玛那,Vimana)主要是由前殿大门之上的门塔(gopurams)演化而来,外形是逐渐上收的长梯形,顶部如牛角状;前殿和中殿往往是平顶的列柱大厅,主殿的毗玛那反而不甚高大。整个建筑呈现门塔越来越高、主殿越来越矮的格局,主殿和门塔之间的高度关系已主次颠倒,方形庭院面积也越变越大。

北印度神庙外形如竹笋状的尖顶高塔称为悉卡罗(Sikra),顶端均为宝瓶饰;与南印度神庙风格刚刚相反,前殿、中殿的悉卡罗依次增高,最高的悉卡罗位于主殿之上。据考证,这些高塔均象征山峰——神居之所须弥山,其造型来源于古印度的棚屋尖顶,棚屋的压顶石,就是塔顶那块扁圆盖石“阿摩洛迦”的原型。主殿塔顶以三叉戟装饰,代表供奉之神为湿婆;以轮宝装饰,供奉之神为毗湿奴。神庙的布局受支提堂的影响,一般由门楼、前殿、中殿和主殿组成,前殿为信徒聚集的会堂,主殿为神居之地,共处同一高台之上。

▲坎吉普琅的埃甘巴拉纳神庙,高耸的门塔

▼布巴内斯瓦尔的灵格拉杰神殿,高耸的主殿

印度教神庙往往内外有别:

一是外饰与内核反差极大。印度教神庙的外饰无不极尽繁缛华丽,精雕细刻,墙体和塔体布满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雕像(北印度多为石雕,南印度多为泥塑),内容是由下而上从人类生活到神仙活动,层次分明又让人眼花缭乱,饱满得无一丝空白,就像全身文身,可能如尼赫鲁所说的印度人“过分的幻想”转引自萧默:《天竺建筑行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7页。,他们极力想将仙界亿万神祗表现出来。也有学者认为是农耕文明生殖崇拜的体现,因为谷畜的丰收主要体现在数量上;但神庙的核心部位——主殿里的圣所(sanctum,garbhagriha梵文原意为“子宫”),则至简至暗,小小一间房子,素到极点,只有林伽、由尼或小小的神像,这也许是“梵”本无形(此处非印度教徒往往严禁入内)。

▲索姆纳特布尔的盖沙瓦神庙的外饰

▲索姆纳特布尔的盖沙瓦神庙主殿里的圣所

二是庙内庙外反差极大。庙外是人间,一切混乱喧哗污垢均属正常,且世俗一切皆为幻象,无须在意;庙内为神之居所,庄严、神圣、华丽而洁净,天界与人界存在天壤之别。

▼索姆纳特布尔的盖沙瓦神庙的柱子

虔诚的印度教徒每年至少要到圣地的著名神庙朝觐一次。进门前必脱鞋,进门时先弯腰手触门槛,以示从人界来到神界;然后绕行一周,从神庙密集的雕刻和雕塑中,体验从世俗到天界的过程,同时摇铃唤醒神灵准备接受朝拜;最后进入圣所,朝拜神祗,进行静思冥想。有意思的是,神庙里的神像往往被当作是有生命的,他们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有大批神职人员照顾神的衣食住行,在节庆之日,人们还要将其抬出大街让人崇拜。

同一地区的印度神庙具有相似的建筑风格、相似的布局、相似的气氛,却有着内容不尽相同的细腻雕刻——神像不同、故事不同,都极为庞大细琐、繁复多样,所蕴含内容之深厚,令游客目不暇接,根本来不及消化。很多神庙可以让婆罗门穷其一生在此修行而不厌倦。

印度的宗教场所除了神庙、独具印度特色的河阶(Ghat,河岸登陆点,建有台阶)外,还有台阶井W av(一写Vav),在拉贾斯坦称为Baori,是用于取水和拜神祈祷的具有特定建筑结构的井。台阶直达井底,雕饰精美,并设有神坛和雕像,除蓄水汲水外,还供人朝圣沐浴净身、举办宗教仪式、休憩、纳凉甚至住宿,具有了神庙的功能。

此外还有用于宗教沐浴的水池K und,水池中央时有神的象征物,步步向上谓之敬畏,步步向下谓之谦卑,从实用角度看,在下级取水沐浴会有必要的遮蔽,同时也符合印度教义的内倾气质和沉思的风范。

▲瓦拉纳西,恒河岸边的水池

▲艾哈迈德巴德,Dada Hari Wav

▼瓦拉纳西,Kedar G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