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随着中国新式学堂的出现而诞生的一种歌曲形式,是中国近代新音乐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十世纪初,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在新式学堂的课程设置中设有“乐歌课”,教学内容主要以教唱歌曲为主。起初,“乐歌课”并未得到教学部门的重视,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乐歌课”才被作为必修课列入普通学校及师范学校的学制。
在创作上,当时的学堂乐歌基本上都采取“选曲填词”的方法,即借用西方或日本曲调填上中国词,很少有中国作者自己作曲的作品。
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学堂乐歌的社会影响力并不大,1919年后,经新文化运动的推广,学堂乐歌除在学校演唱外,在社会上也造成了广泛流传。其中沈心工、李叔同等人对学堂乐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沈心工(1870~1947)在1904年至1913年间,先后编写了《学校唱歌集》(共三集)、《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和《民国唱歌集》(共四集)等教材,对学堂乐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叔同(1880~1942),早年留学日本,主修绘画,兼修音乐,1910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1915年出家为僧,法号“弘一”。李叔同一生编写歌曲七十多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送别》[1]、《春游》(自己作词作曲、三部合唱)、《西湖》等。
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中“新音乐”的代表,它使集体歌唱这一音乐形式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随着学堂乐歌的出现,西方音乐理论和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学堂乐歌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具有的大众性、普及性和流行音乐具有相同属性,作为中国大众音乐的标志,学堂乐歌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继南教授在他的《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一书中写到“第一版《毛毛雨》[2]唱片的片心中标有‘学堂新歌’字样,似乎反映了作者当初曾有运用旧音乐形式探索爱情‘新乐歌’的创作初衷”[3]。笔者在收集的资料中发现,黎锦晖的《人面桃花》唱片封面上也标有“学堂新歌”字样。由此可见,学堂乐歌早在中国流行音乐诞生之初就已体现出了它的影响。
唱片《人面桃花》
注 释
[1].《送别》是李叔同根据其在日本留学期间听到的作品《旅愁》的曲调填词而成,而该曲的原曲调却又是日本作者犬童球溪根据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作品《梦见家和母亲》填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