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孔孟·重德性:儒家文化纵横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儒的原始意义

1.儒:术士之称

儒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商文化是一种“尊神文化”,出于对未知自然界的敬畏与崇拜,殷商时期的宗教意识十分浓厚,对鬼神的祭拜是社会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认为神灵是吉凶祸福的决策者,通过与神灵的沟通,能够获得上天指示,趋吉避凶,祭祀鬼神就能得到福祉。由此社会上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这个群体是神与人之间沟通的使者,他们具有祈神求雨的能力,能够获知上天的指示,也能将人们的祈求传递给神灵,这个群体被称为术士,也叫方士。

东汉经学家许慎著有一本书,叫《说文解字》。这本书通过对汉字形体的解读,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这其中,儒字被解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西汉扬雄在他的《法言·君子》篇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汉书·司马相如传》中也称:“凡有道术者皆称儒。”可见,在早期,儒就是术士的代称。

甲骨占卜是术士预测吉凶的一种重要方式。殷商时期,不管是国家的重大事件还是日常的人民生计,无不先以甲骨占卜。占卜过程中所留下的文字,就被称作甲骨文,也叫“契文”或是“甲骨卜辞”,是用来研究殷商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从甲骨文的研究中发现,“需”字其实就是原始的“儒”字。在甲骨文中,“需”的字形为一个人在水中沐浴,“需在甲骨中像沐浴濡身,濡应是儒字的本义”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302页。。濡,就是以水濡身,古时人们在主持祭祀之前,都要先沐浴斋戒,以示对神灵的敬重与虔诚,如《孟子·离娄下》篇中“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徐中舒先生还考证出,在甲骨文资料中,有一称作“子需”的人曾多次出现,他是殷高宗武丁时期专为王室主持宾祭典礼、祭祀祖先、接待宾客之人,而且在当时享有颇高的社会地位。“子需”不是他的真实名字,而是其职业称谓,“从甲骨所载的子需之事来看,儒这种行业在殷商时代就有了”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载《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从殷商到西周,在春秋以前,学校教育只有“官学”没有“私学”,那个时代不像今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教育是贵族及其附属阶层的专享。术士在当时享有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精通天文、历法、占卜、祭祀等多项技能,是知识的占有者,他们通过自身所掌握的技能为贵族阶层服务,帮助君主利用宗教手段统治民众。

周武王灭商之后,西周的社会重心开始由虚幻的鬼神世界转向现实的人际关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但“周因于殷礼”(《论语·为政》),周朝的制度是在商礼的基础上增损而来的,所以虽不像商朝时那么举足轻重,祭祀鬼神的仪式仍在,加之“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机制,占有知识的术士之儒在西周时期仍旧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2.儒:教书相礼

西汉刘歆在《七略》里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他认为儒家是源于“司徒”。根据《礼记·曲礼下》篇记载,“司徒”是商周时期总管人事的五个高级官职之一,掌管着天下各国的土地之图与人民之数,负责行教化于民,辅助君王安定天下各国,教育是司徒的主要职责。春秋以前的三代,教育都被官府垄断,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文史通义》卷三《史释》)特别是到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官师不分,只有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吏才能够做老师,教书育人者自然也就意味着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

《周礼》一书中两处提及儒。一处是《天官·大宰》:“儒以道得民。”东汉经学家郑玄注为:“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另一处是《地官·大司徒》:“联师儒。”郑玄注为:“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六艺、道艺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能,由于普通民众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这里的儒其实就是专指教习贵族子弟六艺之人。这表明,在春秋以前除了术士之外,也出现了以教育为职业的儒,也就是师儒。

冯友兰先生在《原儒墨》一文中曾说:“所谓儒,是一种有知识有学问之专家,他们散在民间,以为人教书相礼为生。”进入春秋以后,王室衰微,各路诸侯崛起,社会动荡不安,官失其守,许多以“六艺”教民的王官散落各地。《论语·微子》篇里就有一段关于鲁国乐师流亡四处的记载:“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太师是乐师之长,职务之称,挚是他的名,太师挚就是名叫“挚”的乐师长。同样,后面的亚饭干、三饭缭一直到最后的击磬襄,都是乐师的司职与名的并用。这里记载的是鲁国这些乐师由于战乱等原因,流亡各地,他们有的到了齐国,有的到了楚国,还有的流亡到了大海之滨。这段文字记载正是春秋时期王官散亡各地的一个真实写照。

王官失守,流落民间,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官学垄断体系被打破,学术文化下移。掌握知识技能的文化官师们在流亡的同时,也把原本王室贵族专属的知识和典籍带到了民间。在流亡过程中,为了生计,他们在民间开门收徒,传授“六艺”。

春秋时期的混乱使得祝宗卜史之类的职官和一些落魄贵族流离失所,也散亡到民间。由于缺乏基本的劳作经验与能力,原本生活无忧的他们常常“陷于饥寒,危于冻馁”(《墨子·非儒》)。源于对祖先神灵的敬重,民间对丧葬之礼的重视使得他们得以发挥一技之长,这些人原本就是祭祀、典礼仪式的执行者或是参与者,熟知仪礼流程,因此便会通过主持丧葬仪式,或是为富贵人家充当迎宾、婚礼司仪之类,赚取谋生费用。

“儒”字最早见于文献《论语·雍也》篇,孔子对他的弟子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里的“女”通“汝”。孔子告诫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儒,不要做一个小人儒。通过这句话,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孔子之前,“儒”就已经存在了;第二,儒有“君子儒”与“小人儒”之分。

君子儒大抵就是荀子所说的“大儒”,他们传习礼乐,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荀子·儒效》)。而小人儒则是荀子所说的“俗儒”“陋儒”,他们专以治丧、相礼为生,荀子称其为“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荀子·修身》),苟且偷安,不顾廉耻只贪图饮食。墨家讥笑这种人:“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墨子·非儒》)就是说,看见富贵人家有丧事时,就会异常欢喜,因为这是他们的衣食来源。以相礼为营生的儒的窘迫可见一斑,也可想象当时人们对这一人群的鄙夷之情。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迫使儒从倍受尊崇的文官之职沦为遭人鄙夷的低贱职业,也是甚为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