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从0到0.1到持续创新
你要么是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别人破坏。
——创新之父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如果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是20世纪80年代用人单位看重的文凭。那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则说明90年代用人单位看重的是经验。
21世纪的今天,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什么呢?正如美国杰出企业家布莱德所说:“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保持不断地创新。”
有个经典的脑筋急转弯:“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呢?”大家可能答不上来,当你稍加提醒一下:“看过迪士尼动画片吗?”“哦!”有的人会恍然大悟,“是米老鼠。”那么,如再接着问:“什么鸭子两条腿走路呢?”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唐老鸭。”但是,马上几乎所有的人就应该反应过来了,所有的鸭子都是两条腿走路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人们很容易陷入思维固化的“怪圈”。在职场当中更是如此,如果遇到事情犯懒,不愿意深入思考和分析,习惯性地用所谓以往的经验处理问题,就根本谈不上创新。创新的艰难程度就好像你想让一头大象或者一头肥猪飞起来一样。
当然,创新有从0到1即从无到有的创新,也有从1到N即“抄袭—模仿—改造—创意”的局部创新。那么,问题来了,创新必须从无到有吗?不是的,创新可以从0到0.1再到1再到N,只要你真的想创新、真的善思考、真的花心思,创新可以无处不在。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现代职场中的智慧创新:
央企、国企或者国家机关中体制内的职场人士是如何展开创新的?
外企、民营公司或者中小微型企业的灵活团队是如何展开创新的?
创业者又是在遍地开花的孵化器内如何低成本试错、快速迭代的?
刚刚踏入职场的大学生又是如何在经验丰富但思维固化的师傅带领下工作的?
智慧职场中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
智慧职场中如何进行目标量化管理?
智慧职场中如何有效授权与变通执行?
智慧职场中如何实现团队无缝沟通?
智慧职场中如何运用教练技术?
智慧职场中如何鼓励自己与激励他人?
智慧职场中如何疏导压力与幸福工作?
智慧职场中有企业案例作为智慧标杆吗?
智慧职场中有工具、方法、范本等可以拿来即用或者稍改即用吗?
……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在职场中快乐生存、价值倍增以及创造职涯巅峰,高度和深度的结合非常重要,工具、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非常重要,学习成功的标杆案例和避免职场败局非常重要。
人的职业生涯是由特定的社会背景、教育条件和生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谁也无法随意改变。好比一局局各不相同的牌,有的顺而易打,有的背而难打,这就是运气,或者叫作命运。
然而,无论怎样,你觉得合理也好,不合理也罢,你都必须正视,都必须努力走下去。
人生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怎样竭尽全力将这一既得的牌局打得最好,保守点儿说,力争取得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怎么样?敢继续走下去吗?沿着如图1-1所示的职场智慧图谱走下去?

图1-1 “大象”、“猪”和“小蘑菇们”的智慧职场图谱
我是一个“斜杠青年”
可以看到,今天雇员社会开始发生了又一次转变,有很多的人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者企业倾向于把很多工作外包出去,通过与外部合作机构的联盟完成这样一些工作。关于这个方面,变化最为剧烈的,也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海尔。
海尔从一开始提出来“自主经营体”,到提出“利益共同体”,再到后面提出“生态圈”、提出“人人是创客”,都是希望能够把这个组织打得更碎,让所有人员都能够面向市场,让很多有才华的,或者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能够跟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企业快速发展,企业要做强做大,需要“斜杠青年”或者需要培养“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一种多重职业论。原来,“斜杠”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这个概念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埃尔博尔在2007年写的一本书《一人/多重职业》(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中提出的:“一种工作生活成功的新模式(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
她在书中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如莱尼·普拉特,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杠”便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我就是一个“斜杠青年”,我是HR实战教练/创业导师/管理咨询顾问/图书主编,因为我从事了很多种不同的职业:国家公务员、人事经理、HRD、培训讲师、管理咨询顾问、研发顾问,以及二次创业者、畅销书作家等。
当然,这其中有一条主线,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周边的关键词:规划计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也是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六大模块”),以及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创业创新等。
在《精细化增长》(The Granularity ofGrowth)这本书中,理论家帕特里克·维格里(Patrick Vieguerie)、斯文·斯米特(Sven Smit)和梅尔达德·巴格海(Mehrdad Baghai)认为:“绝大多数真正伟大的创意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显得微不足道。”这有点像指数级增长的概念,“只有当很多小东西或者无关紧要的琐事都到位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些小东西可以是设计,也有可能只不过是一次意外”,或者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职场新人不会走得很远”。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描述了采集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为了适应不稳定的生存环境,当时的人类必须拥有非常全面的生存能力和知识,才能够随机应变地躲避危险,获得食物。为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全面地训练获得独当一面的生存技能。
1.“斜杠青年”有拳头产品
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多元的生活与环境,喜欢利用不同技能来应对新挑战。例如,Uber就让全球成百上千万的人拥有了第二份收入。所以,我倡导职场达人做一名“斜杠青年”,有一项“拳头产品”技能,别人无法替代,同时,又“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甚至有人断言:“你再也雇不到优秀的人才了,除非你跟他合作。”
2.“斜杠青年”是尽责的人
对祖国尽责,那就是精忠报国;
对企业尽责,那就是爱岗敬业;
对家庭尽责,那就是夫妻恩爱;
对父母子女尽责,那就是养老抚幼;
对朋友尽责,那就是诚实守信;
……
3.“斜杠青年”是技术和管理双轨道及网状晋升的人
“斜杠青年”往往先精通一项技能,或技术或管理,然后会迅速精通另一项技能,或管理或技术,长期修炼后可以在晋升通道中所向披靡,网状晋升。

图1-2 技术和管理双轨道及网状晋升通道
4.“斜杠青年”最痛恨传统职场的十种行为
埋头苦干不看路——徒有勤奋之名;做事懒慢散无态——无形更加无神;
拿起事情马上做——脑袋只是摆设;看眼前不顾长远——只管今朝有酒;
不借势也不借力——只扫门前之雪;不知道何为资源——把黄金当石头;
不总结也不思考——把活干完拉倒;说了三遍没改变——听见但没听懂;
只顾落实改结果——无目的地执行;不知道如何改变——管理一窍不通。
5.“斜杠青年”修炼自我,锻造卓越职业素质
做人:对上恭敬、对下不傲,是为礼;
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
对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为义;
恪律:守身如莲,香远益清,是为廉;
对人:表里如一,真诚以待,是为信;
修心:优为聚灵,敬天爱人,是为仁!
我要迅速跨界学习
失败并不能令你停下脚步。让你止步的是你对失败的恐惧。
——演员 杰克·莱蒙
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一个巨变的不可逆转,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命运,转型的痛苦和机会是时势造英雄最佳的时间段和环境。对个人来说,不能适应、不能改变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被边缘化,必然会落入巨大的转型痛苦中并真正威胁到职场中个人的生存。
我要学习红星美凯龙
国内家居品牌红星美凯龙与美国流行乐队OK Go合作的“2天来了”广告视频《I won't let you down》在网上发布,有创意人称其“刷新了国内广告的创意和执行标准”。
我要学习瑞士钟表匠的工匠精神
到今天,瑞士形成了斯沃琪、劳力士、Vendome三大钟表集团,控制全球八成的豪表品牌和生产能力。在机芯工厂Manufacture里,我们看到很多独有的模具,据介绍,它们都是当地工匠自主研发而成的,每个模具的价值约为3万—20万瑞士法郎,机芯工厂拥有超过10万架模具,这在无形中构成了一道长长的“技术护城河”,让其他国家的钟表工厂望尘莫及。
瑞士机械表的精密度越来越高,在宝珀公司,有一款名为“1735”的机械表,内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位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只。
我要学习“寿司之神”: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
小野二郎已九十多岁,是全世界年纪最大的三星主厨,可谓师傅中的师傅、达人中的达人,在日本国内的地位相当崇高,而“寿司第一人”的美称更是传播于全球。纵观他的一生,超过五十五年的时间里,他都在做寿司。他把工匠精神注入做每一块寿司的过程中。
(1)为保证温度,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
(2)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
(3)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儿,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
(4)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后来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虾煮熟。
(5)给章鱼按摩的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
我要学习“航空手艺人”胡双钱
胡双钱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他认为,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因为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依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我要学习高凤林的“机器观”
高凤林,从1980年技校毕业分配到发动机制造车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到现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一直信奉“岗位不同,作用不同,仅此而已,心中只要装着国家,什么岗位都光荣,有台前就有幕后”。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的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人的原因。“科学家脑中产生的想法,工程师图纸施工实现的工程化,工匠制造出的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我要学习爱马仕的百年传奇经典缔造
爱马仕,历时170多年不变,历经六代传承的手工艺世家,拥有14个系列产品的世界奢侈品牌。爱马仕皮具独一无二:一名工匠精工细作18个小时,然后编上编号,内侧标示制作工匠的代码,帮顾客缝刻上个人的英文名字。爱马仕的经营哲学是“创意的决策+古板的执行”。
爱马仕丝巾的制作必须经过严谨的七道工序:主题概念至图案定稿→图案刻画、颜色分析及造网→颜色组合→印刷着色→润饰加工→人工收边→品质检查与包装。
我要学习布道者和坚持者
布道者——在和每个人交流的时候,寻找每个人的正能量。“缺少热情不可能成就伟业。”(爱默生)
坚持者——“伟大的事情不是一时的冲动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不间断的小事,日积月累而成。”(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