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史上最大忽悠!事情玩大了!
“老吴?这么大阵仗?”
在2006年,私家车远不如现在发达,杨汉友带着儿子一路风尘仆仆的坐小巴车,将近一个小时后才来到了江平县城。
看着会议室里乌泱泱的一片人,杨汉友不禁喉头有些发干。
“没关系,你不是想要政策扶持吗?”
“这种事我也做不了主,必须得大家听过之后再做讨论。”
吴和平笑了笑,目光看向旁边的杨青时,“怎么样?敢上去试试吗?”
杨青时无所谓的摊了摊手,在来之前他就做好了准备。
桃花岛项目想要顺利进行,肯定离不开政策的扶持,那么今天这场考校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拒绝了秘书递来的文件,在杨汉友略带担心的目光中,杨青时快步走进了会议室,微微一笑,站在了讲台上。
怂是不可能怂的,毕竟这件事可关系到他未来的商业布局。
看着杨青时稚气未脱的模样,台下众人稍稍起了些嘈杂。
今天被陈伯钧召集到这里的,几乎是大半个政府班子,就连下面乡镇的人也来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还是不少人纷纷在心里打起了嘀咕。
让个熊孩子给他们上课,不是瞎胡闹吗?
“呵呵,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疑惑。”
“不过刚才那份报告你们也看了,我把别人作者请来,有什么问题你们大可以现场提问。”
陈伯钧压了压手,打断了众人的议论。
就算是他,到现在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能写出如此宏观的发展报告。
今天正好趁这个机会,试试这小子的成色。
“我先来,我先来!”
“大家都知道江阴钢厂是著名的国企,在我们好几个镇上都有分厂,眼下经济效益还算不错,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呢?”
首先发难的是个发福的中年男人,陈伯钧的话刚刚说完,他就忙不迭的站了起来。
四合镇一直都把江阴镇视作竞争对手,他很想搞清楚吴和平接下来的路数。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详细看手上的那份报告,里面提到了四个字,叫可持续发展。”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可虽然量上去了,咱们的质还差了不少。”
“随着加入WTO后,许多行业都日渐趋于国际化,如果不改革,不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未来的经济颓废指日可待。”
面对提问,杨青时毫不露怯。
重生前丰富的经济理论,加上超前的经历和目光,让他毫无困难地侃侃而谈。
“提出问题简单,但我们要怎么实践?”
“江阴钢厂每年为咱们县里提供了多少税收,想必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有数。”
“难道现在就为了子虚乌有的经济情况,改走一条更冒险的路?”
杨青时的话音刚落,另一个人就直接起身提问。
“知易行难,一叶障目。”
“首先,我并没有说要改变江阴钢厂,而是强调要改变供给侧结构,不再单纯的依赖钢铁行业。”
杨青时目光凌厉,言语如刀。
虽然还穿着没来得及换下的校服,但逐渐攀高的气势,隐隐将在场诸人全部压下。
“没错,你也说了知易行难。”
“你报告里所谓的文旅发展,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旅游?”
质疑声源源不断,一个人刚刚坐下,另一个人又迫不及待的站起身来。
“肤浅!你知道在过去十年,我国经济增长了多少?”
“在未来十年中,这个数字只会呈几何倍数递增,今天为经济发展破坏环境,以后肯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来买单!”
杨青时不仅毫不怯场,声音反而越来越大,目光如炬,竟是让人生出难以直视的错觉。
坐在末座的杨汉友目瞪口呆,嘴巴大到能生吞下一颗鸡蛋。
台上的这家伙,真是他儿子?
这小兔崽子,什么时候这么能说会道了?
要知道在座的这些人,可都是各乡镇县的领导。
怎么看上去杨青时像是训儿子般,把这些家伙训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而就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女子,正伏在一位老人耳边,小声的说着话。
“老师,这小子好厉害!”
“咱们研究的课题,他怎么都知道?”
望着台上意气风发的杨青时,女生不由咋舌惊叹。
看他身上穿的校服,应该就只是个高中生而已,没想到会有这种惊人的水平。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在这小小的江平,竟然会出现如此妖孽的年轻人,着实令人惊讶啊!”
这位发须皆白的老者,浑浊的眼眸中,尽是惊叹。
原本他只是带着学生回家省亲,顺带接受邀请前来,哪会想到能遇上如此精彩的一幕?
“各领风骚?”
“老师,你这话就严重了吧?”
年轻的女学生撇了撇嘴,话语间有些吃味。
她的这位老师,在国内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门下弟子更是人才辈出。
还从未听这位老者,对哪个年轻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呵呵,严不严重就是一句话而已。”
“我们接着听下去就好。”
他这学生天赋极好,可就是女孩子,心眼太小了些,日后格局也只怕是有限。
此刻台上的杨青时,自然不知道这些。
面对各种刁钻的问题和质疑,他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经济文化复兴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我国消费者群体庞大,市场价值不可估算,青山绿水,就是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诸位切不可因眼前的蝇头小利,而错过了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
“我们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什么不能把它利用起来?”
“供给侧改革,绝非朝夕之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我们的目光一定要足够长远,才能赢得时代的滚滚红利。”
杨青时说完最后一句话,全场皆寂,再也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反对。
良久之后,陈伯钧才激动的站起身来,带头鼓起了掌。
毫无疑问,杨青时今天这番话,带给了他们无比强烈的冲击。
许多理念,省内各级领导都还在不断的研究摸索,而这位年轻人,却给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
只能用震撼人心,四个字来形容了。
“他娘勒,这下玩儿大了……这小子也太能忽悠了……”
坐在墙角的杨汉友,无语的扶了扶额头,陷入了深深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