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从最直观和最直接的意义来看,对象意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状态、属性、特点、结构、规律的认识,即对“物的尺度”的认知性认识、对客体的把握。自我意识则是人对自身状况、特点、属性以及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人的内在需要、目的、态度、评价的认识,一句话,即人对自身“内在尺度”的认识,对主体的自我认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作为一对矛盾,贯穿于认识之始终,并引起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是把认识归结为对对象的认识,即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性认识,完全忽视了对自我意识这一问题的研究,更没有把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作为一对根源于认识之本性中的矛盾来展开,我们有必要改变这一倾向。本文力图从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本质、结构、功能诸方面,来探究这一对矛盾,以取得对这一问题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本质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和自觉的目的性
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是认识本性中的矛盾,它们是意识的最初的成分和因素。人一旦说他意识到某一个对象,总是包含这些因素:(1)对象的存在;(2)我的存在;(3)并且知道我不同于对象,知道我意识到对象。因此,对象意识总是自我意识到的对象,而自我意识又总是对对象意识反思的产物。但是,解开这一意识二重化之谜的功绩,却是由马克思来完成的。马克思一反几千年人类哲学思维的旧模式,不是从意识本身出发,也不是从物质、存在出发、从感性直观出发,而是从实践活动出发,从而揭示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本质,即人类劳动实践活动中的对象性活动和自觉的目的性的矛盾。正确理解“实践”范畴,从实践活动出发,这是解开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矛盾产生和发展秘密的钥匙。
马克思对“实践”范畴的正确理解,是与解决自我意识的本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走进哲学领地,是以研究自我意识为起点的。对自我意识问题的思考,既使马克思领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性的要害,又使马克思击中唯心主义抽象能动性的弊病。而后,马克思则是与这种抽象的能动性彻底决裂,立足于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的实践活动,从而揭示出自我意识运动的秘密。
那么,马克思如何立足于实践来揭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本质的呢?
首先,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我”之所以形成,人的意识之所以会二重化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其根源在于劳动本身的对象性与自觉的目的性。
劳动只要进行,它就包含着对象性活动和自觉的目的性。所谓劳动的对象性是指劳动不会从无中产生。它必须指向对象,它要实际地改变客观事物,变更它们的形式;而劳动的自觉目的性则是指,劳动是按人的方式、人的需要来进行的,劳动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劳动目的,并且在劳动之前,又观念地形成了具体的劳动目的。换言之,在劳动过程中,既存在“物的方式”,又存在“人的方式”,而劳动则是以“人的方式”来改造“物的方式”,使“物的方式”服从于“人的方式”。具体地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又表现如下:
(1)从劳动活动来看,一方面劳动是主体进行的完全现实的物质转换过程,它改变着外界的“物”;另一方面劳动又是主体意识到的对象,主体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即主体自身的活动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
(2)从劳动目的来看,一方面目的必须服从客观的条件,服从整个环境输入的信息,它为对象所制约;另一方面目的又必须在劳动之前在人的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并以它来调整自己的活动,规定自我运行的方向,成为一种自我意识到的、必须服从的“意志运动”。
(3)从劳动产品来看,一方面产品必须是客观的物,它独立于人之外存在着;另一方面产品又必须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成为人的产品,包含着人的因素、人的需要,即具有“人的方式”。
(4)从劳动满足需要来看,一方面劳动及其产品必须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它必须为人的需要服务,另一方面,只有当劳动及其产品不是满足劳动者的直接需要的时候,它才能成为劳动。换言之,劳动必须既与自我有关,又与自我无关。
因此,劳动内在地包含两个方面,对对象的了解和对劳动者自我的了解,对物的控制和对自我的控制,既是指向外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又是指向内部的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劳动对物的改造、对客观世界的控制、指向外部的活动过程要求并形成着对象意识;反过来,劳动对劳动者自我的了解、对自我的控制、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又要求并形成着自我意识。这个时候,人的“自我意识”与动物的“自我认定”就发生了质的差别,人与动物在这里分叉。所以,意识之所以发生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两重化,归根结底,只是劳动结构本身发展和分化的体现,这里没有丝毫神秘性。不仅如此,劳动不仅产生意识的两重化,而且形成了活动的两重化,一方面对物的管理、控制和调节,另一方面对生产者、对企业主体的管理、控制和调节。劳动所形成的意识和活动的两重化过程,又在人们的交往中以某种社会的方式固定下来,从而具有坚固的“社会性”。应该说,这就是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之谜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把动物的“自我”与人的“自我”区分开来,强化了“自我意识”的社会性、人类本质性。
显然,自我意识有着自身生物学上的前提,它导源于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独立感。生命运动使环境为一方,自己为一方,从而生命有机体开始了漫长的自己发展的历史,含目的性、反馈、调节等“自主性”行为开始产生,这是自我意识得以形成的特殊物质前提。
再进一步,生物对环境的独立感又形成“自我认定感”,比如鸟能归巢,动物能回窝,母畜能分辨子畜等等。自我认定感又形成“自我感受”,产生在有机体生理基础上的饥、饱、满足感,进一步又在生物需要满足前提下形成喜、怒、哀、乐、恐怖、希望等等的“自我心理”。在高等群体动物中,又形成自我地位的确定,比如头畜的权威和其他动物个体对首领的依从关系等等。
所有这些,动物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自我独立”、“自我认定”、“自我感受”、“自我心理”等等,还不是人的“自我意识”,只是“自我意识”的生物前提。只有在实践中,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自觉地去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时,当人能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并为满足这些需要进行社会性的改造活动时,自我意识才由动物的自我转化为人的自我。这时候,人对世界的关系也就成为“我的关系”,整个世界成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对象,才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的,只有社会实践、劳动。
最后,马克思还指出,自我意识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展示新的内容。
(1)人类越往前回溯,生产就越不发达,自我也就越不独立。马克思认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个体只是作为整体的一个元素、要素存在着,自我并没有真正独立,意识只是部落集体意识,人与图腾交融,这是图腾思维以前人类“自我”的特征。
(2)当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很不发展时,自我主要是游离的幻想形成的自我。这一阶段“自我”并没有集中起来,它是多重的、游动的,白天的“我”,梦中的“我”,灵魂的“我”,名字的“我”,转化的“我”等等,它们都是独立的“我”。在游离的“自我”基础上,又形成了“自我”的幻想形式——人格化的“神”,神是自我的异化。
(3)只是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之后,在生产力比较发展之后,个体的“自我”才开始独立出来。由此可见,从不独立的“自我”到游离的多重化的自我、幻想的自我,再到现实的“自我”,这实际上是人类生产发展的产物。只是在“自我”独立之后,才有了严格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才会在“实存的自我”基础上形成“体验的自我”、“思维的自我”,才有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费尔巴哈的“我欲故我在”,存在主义的“我”,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显然,离开劳动和劳动发展来说“自我”和“自我意识”,它连自己存在的前提也没有。
(4)自我意识又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把人对世界的改造看作自我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他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因此,自我意识通过对象性活动表现出来,并随对象性活动的发展而不断高级化。而自我意识的更高级发展是形成“联合起来的个人”,因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显然,形成这种“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必须具有高度发达的“自我意识”。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被唯心主义高度神秘化了的“自我意识”是一点也不神秘的,它扎根于平平凡凡的劳动中,它通过对象性活动表现出来,并随对象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忽视自我意识,否定自我意识的存在,或者只是宏观地一般说明自我意识,同样也是不对的。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自我意识及其发展的锐利武器,我们应该从对自我意识的本质、内容分析,进而深入到结构、功能分析中,进入到它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使自我意识以及对象意识获得更丰富的内容。
二、结构:他反性和自反性
对于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我们必须首先从其结构上、逻辑上把握它。应该说,两者之间有着各种区别,但最根本的区别是他反性和自反性。对象意识是他反性结构,自我意识是自反性结构。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对象意识回答“物是什么”,自我意识回答“我是什么”。
对象意识的他反性,指认识对象是他在的,是对自身之外的对象的反映。他反性结构决定了认识的路线必定是由自在客体、经验客体,再到观念客体,客体通过对象意识,由潜在到显化。因为“‘自在’=潜在,尚未发展,尚未展开”。对象意识使自在客体在意识中展开,通过各种抽象过程,形成简单的规定,进而形成观念中的具体。自我意识的自反性,指认识对象是自己,这与对象意识回答物是什么,在指向性上是不同的。而要回答我是什么,必须由我来认识我自己,否则,无以回答我是什么这一问题。这似乎是一个自我循环式的思维,要回答我是什么必须由我来进行,而我必须由我是什么来定义,互为循环。这一结构特点就称为自反性,或者说以自我二重化为特征的。换言之,自反性认识以自身为认识对象,自反性结构必定是两重化结构。
现代心理学,特别是人格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始终是个人和人类的认识中心之一。从个体发展来说,儿童在1个月时,能从纯感情上把自己与物分开,从3到8个月,则能区分我与他,3到12个月开始认定自己的外部特征,从1到2岁,更深刻地认识自我特征,比如年龄、性别,“我自己”也得到认定,以后,儿童在“我自己”形成的基础上,扩大着“自我认定”,而到青年时,对“自我”的兴趣,主要转向我有什么能力,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年以后,更注重的是我在社会中的位置,社会对我的评价。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把“自我性”的认知图式归纳为四条基本定理:(1)内化,亦即接受他人的评价;(2)社会比较;(3)自我定性;(4)生活体验意义整合。不管怎么样,无论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还是社会对人类的认识,都跟对象意识有着结构上的差异,这就是我认识我,必须把我两重化,形成“客体的我”和“主体的我”,或者“被思的我”与“反思的我”,这就产生与对象意识不同的活动结构。
因此,从结构上考察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二者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它们的同一性表现为二者都有主客体结构,因而都有一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都是对象性的活动,因而都是实实在在的自组织过程。
但从差异性来看,二者的主客体结构是不同的,对象意识以环境为客体,客体是外在的,而自我意识以自我为客体,它把自我在思维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反性结构。而自我意识的自反性,又不是空洞的自反,它又必然经过:(1)由别人的自我反观自己的自我。(2)由自己的对象性活动,由自己的打开的心理来反观自己内在的没有打开的心理。如同马克思所说的:“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通过自我的历史活动来认识自我。总之,不管怎么样,这里都存在着把自我两重化的过程。
其实,自我意识不仅是“自反”的,而且可以“反他”。也就是自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对立面,反过来思索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向思维”也包括着“反他”过程,比如营业员以顾客的角度,我以你的思维方式,假设自己是对方等等,另外,如“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也都是自我意识的延伸形式。
自我意识的自反性,不仅可以推演出反他性,而且进一步可以形成“随意思维”、“无意识思维”、“幻想式思维”等等,而这些只是自我意识自反性与反他性两种方式的多重结合罢了。这从反面告诉我们,忽视自我意识,只重视他反性的对象意识,会导致对思维理解的贫乏性。
如同对象意识由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由潜在到显在不断变化发展一样,自我意识以自我对象的变动,也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既可以是对自我的认识,也可以是对反映的反映,对思维的思维。这完全视其两重化的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取决于对象意识的发展,但是,在这复杂的变化中,自反性的两重化结构并没有改变,因此,要把握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根本区别,就要抓住他反性与自反性这一本质区别。
应该说,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矛盾的形成,这种他反性与自反性结构的产生,是整个自然界、生物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首先,从自然界的发展来看,它立足于“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机械的和化学的)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自然界本身的活动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客观的,但一个是自在的,另一个是自为的,而自为与自在的区别,正在于形成了意识中的他反性和自反性,自己认识到自己,从生物界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一矛盾有着最深刻的生物基础,生命一开始就是自组织的,把自己与客观区分开,产生自主性,形成自我认定感、自我满足感、自我心理定势,所有这些都是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生物基础,从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直接源泉看,它们又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对象性活动、物的客观存在形成对象意识,而自我意识则通过劳动目的的形成,目的对手段的调节表现出来,它的形成又经历我向思维、自我中心论、自我的幻想等等过程,曲折地构成现代人的自我意识性。因此,人类的这两种不同结构的意识能力获得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是整个人类实践史、思维史的积淀,是社会历史地发展的。
三、功能:一级反映和二级反映
功能是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具体活动过程,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这一功能,从横向来着,认识和反映总是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亦即认识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总是成为“我的认识”。从纵向来看,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又构成了一级反映与二级反映的关系。
建国初期,曾对胡适的实用主义观点进行过批判。胡适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小姑娘,你可以任意地打扮她。所以,诗人、画家以及各人心目中的大自然是不同的。胡适把存在与主体思维的指向性等同起来,这当然是“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主义观点。但是,反过来,否定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思维的指向,也是不对的。这也就是说,认识和反映并不是客体单向决定的,它总是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并形成于统一的自我意识中的意识的过程,它不能不反映出主体、自我的运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所以,人的主体对思想和认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人的地位、职业、需要、希望,还是他的能力、方法、世界观、认识水平,都对认识和反映起到具体的作用。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它们的职能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第一,指向性上的差别。
从最一般的角度看,对象意识指向外部世界,而自我意识指向内部世界,它们之间构成了特殊的关系,即人在实践过程中既要把握对象,又要把握自我,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
实际上,这种导源于劳动实践的人的认识的指向区别,形成了人们能够明确区分的两个系统,物的系统与人的感知、需要系统。人们明确意识到这两个系统是不同的,物的系统走着自己的路,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如同列宁一再所强调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在这里产生了人对世界的特定的需要,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的运行过程。
对象意识指向外部世界,这是认识的最重要方面。但是认识具体指向对象的哪一部分信息,按照什么思维线路来运行,却是由自我意识来调节的。依据人类的实践史、科学史、思维史,可以认为自我意识对认识起到这些作用:
(一)自我意识规定着认识的指向性。思维经过自我意识的中介而形成选择,产生指向性运动:(1)自我意识使认识突出了需要,需要成为认识的出发点之一;(2)自我意识使思维集中于需要、利益上,在思维中形成兴趣、紧张、迫切感、竞争感,产生对某种目标的追求;(3)自我意识使符合人们需要的认识首先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形成一种思潮性的运动。就这样,自我意识对认识的发展起到某种社会指向作用。
(二)自我意识规定着认识目标的确立,形成某种认识中的理想和激情。自我意识会努力把认识目标确立于需要之上,并且编织着一种美好的理想,产生幻想力、想象力。
列宁指出:“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幻想的能力,如果他不能在有的时候跑到前面去,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是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自我意识就起到某种想象、幻想、激情的作用。19世纪科幻小说大家凡尔纳,在自己小说中充满激情地描述了幻想的电视、直升飞机、潜水艇、霓虹灯、坦克车等等,一个世纪之后,几乎大多数成为现实。在社会发展中也是同样,开始人们幻想着某种“理想国”、“未来世界”、“大同世界”,充满感情地去描述它,这当然只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但这种“空想”、“幻想”并没有白费,它转化为尔后的思维目标,马克思正是沿着如何把“空想”变为科学这一思维方向,作出了自己的重大发展。因此,从认识发展来看,正是自我意识的充满激情的对未来的幻想,指明了思维的方向,激起思维的热情和冲动力。没有自我意识的激情,也就不会有激情的理性产生,理性要是没有激情,其生命力也不会长久。
(三)自我意识规定思维的线路,产生思维的变形过程。自我意识总是按照“从自己出发”的原则,使思维与自我需要、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思维线路。现代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自我体验的不同会对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兴趣、快乐、对理想的追求,会激发起长期储存的信息的某种转化,使之形成直觉、灵感。而悲伤、忧虑、失败、挫折更多地触发逻辑的、批判的和分析的路线。过度的伤感,极端的紧张,又会使人失去理性和判断力。
由此可见,自我意识这一把“主体势”、“自我”作为认识对象的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它认识主体自己、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人怎样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具体地看,它有如下职能:
(一)揭示人的感觉对世界反映的特殊性,感觉的生理的、社会的、实践的特点,客观的信息在什么层次、什么方式上纳入到这一感觉系统;
(二)揭示人的“知觉时空”的特殊性,即客观的时空与人的“知觉时空”的差别,人的“知觉时空”在什么条件下又与客观时空一致;
(三)揭示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特殊性,人的语言、符号、逻辑操作的工具性,人应该怎样来运用这些思维的工具;
(四)揭示人的“内在尺度”的特殊性,人的需要、利益、欲望、意志、情感怎样改变世界;
(五)揭示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的特殊性,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人怎样赋予世界以人化的形式,世界在什么样的角度成为人的世界。
因此,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是不同的,对象意识揭示“物的尺度”,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特点,它们是不同于人的“内在尺度”的。这两种指向性只是在实践需要和实际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统一起来。
第二,反映等级性的差别。
从意识活动的等级性与层次性来说,由于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结构和指向性不同,对象意识是对世界的一级反映,而自我意识则是二级反映。苏联部分哲学家把反映的等级性列为反映的根本特点之一,认为,“因为人的心理(跟动物心理不同)不仅具有针对外部世界的方向性,而且具有针对自身的方向性,所以,人既能反映物质客体,又能反映这种反映客体的过程。换句话说,由于人的意识是自我意识,所以人不仅能够进行一级反映(可以说是第一序列的反映),而且能够进行第二级反映,即自我反映(第二序列的反映)。这导致了深远的后果。”
那么,什么是一级反映、二级反映呢?
所谓一级反映也就是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过程,是主体对不同于自身的客体的认识过程,它是感性的、经验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加工,然后输出认识结果这一过程。而二级反映则把这一过程作为认识对象的反映过程,亦即主体把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分化出来,独立出来,对这一过程本身进行反映,所以,它又是对反映本身的认识过程。
实际上,二级反映是大量存在的自我认识过程,通常我们所说的经验总结、思想小结、自我批评,就是这二级反映的过程。我们在前边已经指出,这种二级反映导源于人的类本质性、实践活动的本性之中,它是自反性认识结构的活动过程。应该说,反映还可以继续等级化,产生对二级反映的反映,即三级反映。原则上,这种反映的级别性、层次性可以无限地进行,但在每一个时代,都受到实践和现实可能性的制约,从而也就出现某种“间断性”。
这种一级与二级反映对人类认识的进步有巨大意义。一级反映产生的是关于客体的知识,表现为各门具体科学中所揭示的物的属性、运动、规律等等内容,而二级反映产生的是知识如何运动的知识,亦即关于知识的内在的逻辑、关系、程序的知识,通常我们所指的方法论、知识论、元逻辑、元科学等等,都属于这二级反映的过程。在人类客体的知识巨系统化、人与世界关系复杂化的今天,二级反映就有了重要意义。20世纪之后,人类对语言与符号、指称与意义、形式化与内在逻辑结构,对方法运动本身的巨大兴趣,本身就说明了,必须把二级反映的意义突出出来。
第三,限定与超越的差别。
由于前两个职能的区别,导致了认识的限定与超越的差别。首先人类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不断发展的,由不知到知,由第一级的本质到第二级的本质。从每一个历史阶段看,都有着时代性、间断性,从它们的发展趋势看,又不断打破着这些间断性,形成向高级化方向前进的趋势,这里就存在着限定与超越的矛盾。
换言之,每一代人都受到历史的、物质的、文化的、知识的、精神的种种“遗产”的限定,但他们又打破这种限定,超越这一限定,向前发展着。马克思曾经说过:“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也是“从自己出发的”。只不过“从自己出发”受到“社会历史”、“现实关系”的限定,要打破这些“限定”,就要自我意识到这些限定的条件、范围和程度。认识的发展与个人、人类的发展一样,认识也必须“从自己出发”,而“自己”又是被限定的“自己”,要打破限定,就要认识到限定。因此,自我意识在这里成为认识限定,超越限定的条件。
从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矛盾的本质、结构、功能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它们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揭示出人类的认识既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对立统一,也是内部需要的尺度与外部客观必然性、反思尺度与反映尺度的对立统一。它对于我们深化认识论的理解,有着巨大意义:(1)它揭示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特定的角度,即人的角度和地球宏观参照系出发的,人的“自我”永远是认识的“坐标系”和“核心”;(2)它揭示出人对世界的认识从来不是纯客观的、纯反映的,认识总是与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的实践需要、目的、选择、态度等等联系在一起的;(3)它揭示出思维发展和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特殊性,换言之,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在理性思维过程中,又转化为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矛盾,即一方面思维必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地、建构式地把握世界,另一方面,思维又必须把思维自身、概念自身作为思维的对象,亦即通过反思这一自我意识的理性形式去把握思维自身。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这一认识中最古老的矛盾,又具有着最现代色彩的形式,深入解剖这一矛盾预示认识论的现代化,它对哲学和人类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原载于《江淮论坛》199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