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经济理论
目前,在我国已经明显形成了4个经济作物主产区和3个经济作物主销区。国家级农业经济作物主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经济作物主销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几个省市。经济作物区域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因此,有必要研究区域经济与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区域经济理论及其特征。
一 区域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1.区域经济的概念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例如经济作物主产区、经济作物产品加工的主产区。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总和。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内涵与外延的相互关系。
2.区域经济的特征
(1)生产具有综合体特性。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制约。自然资源中的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宏观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区域经济具有资源体特性。区域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的关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具有资源开发和资源运用的资源体特性。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生态农业产业效益提高的影响要素。区域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的生态效益。衡量区域经济是否合理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效益是否正常提高,应当有一个指标体系。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生态安全,分析地区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地位和作用,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否适合当地的情况;农业和非农产品的开发和建设方案能否最合理地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地区内各生产部门的发展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协调;除生产部门外,还要进行能源、水利、交通、电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注意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产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作用关系。
(3)地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很大。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东部地区如上海(经济作物消费区)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北京全要素生产率2013年之后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西部大部地区(经济作物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缓慢的下降趋势,如四川、湖南、贵州、河南、安徽、云南等省份。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充分,主要靠的是要素投入的增长。中、西部地区具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因此中、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增长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在加大,而全要素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度则在下降。这说明地区之间的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全要素生产率有趋同的态势,同时也有趋异的影响因素和内部机理。
二 生态农业主产区的概念与农业产业效益
1.生态农业主产区的概念
区位是人类生产行为活动的空间,是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是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生态农业主产区,是指生态农业全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生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总称。具体来讲,生态农业主产区理论,是研究生态农业生产活动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及其空间全要素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它探讨的是生态农业生产全要素作用的发挥、生态农业产业效益以及生态农业主产区对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的贡献。
2.农业区位概念的由来及其理论表述
农业区位理论,其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unell),1826年,杜能完成了农业区位专著——《孤立国农业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如下。①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提供工业品。②“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③“孤立国”是一个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度,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适合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与外部世界隔绝。④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⑤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根据区位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是距市场最近的一圈,主要生产蔬菜;第二圈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区,主要生产粮食;第四圈为轮作区,主要供牲畜的饲养;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区,即本圈内三分之一土地用来种黑麦,三分之一种燕麦,其余三分之一休闲;第六圈为放牧区。
根据假设前提,杜能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于是,他在《孤立国》第一卷第二部分中对假设前提加以修正,提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有以下区别。①在现实存在的国家中,找不到与孤立国中所设想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土壤物理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土地。②在现实国家中,不可能有哪个大城市,它既不靠河流,也不在通航的运河边。③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它的首都外,还有许多小城市分散在全国各地。
针对以上情况,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及对“孤立国”农业区位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杜能对“杜能圈”进行了修正。他还考虑了在“孤立国”范围出现其他小城市的可能。这样,大小城市就会在产品供应等方面展开市场竞争,结果根据实力和需要形成各自的市场范围。大城市人口多,需求量大,不仅市场范围大,市场价格和地租也比较高;相反,小城市则市场价格低,地租也比较低,市场波及范围也小。
农业生产区位理论,指的是农产品生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具备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贡献度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3.生态农业主产区的特征
(1)具有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的资源特性。生态农业主产区是特定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被一定区域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效益的经济过程的地理形态。一个经济作物主产区的资源是特定的,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消费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的资源条件。从生态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和产业效益的关联度看,生态农业资源及其产业效益实现的市场越广阔,对其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吸引力就越大,效益关联度就越高,与之相关的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区域性将随之扩张,出现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关联性区域扩展现象。因此,一个经济作物主产区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形成过程,要么是该生态农业产业对该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具有拉动与吸引作用,形成与生态农业产业相关的产业链;要么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区域扩展力,能在更大市场空间内实现其产品价值和产业效益,并在区外找到相关联产业;要么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区域生态农产品生产可行性与效益敏感度比较高,如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实现的水利设施条件、土地条件等。这些自然资源构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基础。
(2)生产条件和风险因素的区域差异特性。在进行生态农产品生产条件区域比较前,我们先来考察一下风险的影响。这些情况不仅表现为或多或少有些风险的区域经济作物生产供给和可获得的劳动力存在差异,而且表现在生态农业生产区域内的风险也有所不同。生态农产品生产在某一区域与另一区域所遇到的生态风险是不同的,如含有色金属土壤所产出的农产品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预期不到的生态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损失和关联风险承担可能不同,即使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条件相同。
如果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条件不变,生态农业生产情况越稳定以及能预料到的各种风险越多,则其生态农业产业效益损失就会越小。在某些经济作物主产区,毁灭性的霜冻、虫灾和洪灾等导致生态农业产业效益损失较大,结果是与其他产业相比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自然深受打击。的确,经济作物主产区这样的风险要素与农业产业效益相关。生态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无常的土地上进行生产要面临着各种自然条件的抗争。因此,经济作物主产区生产要素的不同属性,也必须重视这一点,使用某些生产要素会导致突然损失,因此,它们只能同能承担风险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联合使用。但是,似乎可以把经济作物主产区生产条件如此缺乏稳定性,看作是生产要素配置和一定时期的区域生产条件的特殊情况。总之,无论用哪种方式对待这一问题,经济作物主产区生产条件的不稳定性将始终制约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因此,务必充分考虑和切实重视生产条件要素和风险影响因素。
(3)生态农业主产区要素供给的影响特性。经济作物主产区影响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而影响了生态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而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部分影响正是由此造成的。要阐释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影响的本质,一般来说,应从分析供给弹性入手。为了弄清楚该问题,有必要区别要素的两种影响,即对经济作物主产区相对价格以及对生态农业主产区商品形式表现出来的某种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生态农业主产区劳动力要素的供给,如生态农业主产区的非熟练劳动者、熟练劳动者,一定的劳动力是生态农业主产区产业效益提高的必要条件。劳动力素质高的生态农业主产区有利于发展精耕细作的现代化农业,反之,只能发展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大量技术型、特殊化农业劳动力的移入可以提高生态农业主产区的绿色发展水平。例如,欧洲移民带来先进的农业耕作与种植技术,使北美洲的农业在16世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某一种劳动力要素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增加该要素的供给数量,就像非熟练劳动者与熟练劳动者的薪水差距那样,薪水差距越大,非熟练劳动者就更倾向于转变为熟练劳动者。虽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显著效果,但是总体来说,供给与相对价格是正相关关系。
其次,从市场规模供给来分析,市场是生态农业产业效益产生的空间,也是其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场所,生态农产品市场规模影响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持续性及合理性。一定的生态农产品生产规模是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实现的前提。生态农产品市场规模决定生态农产品生产效益,生态农产品生产规模过小,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就低。生态农产品市场规模也影响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类型,在生态农产品市场供求规律作用下,当生态农产品供不应求时,生态农业生产的规模就会扩大,反之,生态农业生产的规模就会缩小。因此,农产品主产区的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最后,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影响特性。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生态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及结构的变化。如日本是传统的水稻生产国,水稻占农业产值比例较大,而随着战后经济的腾飞,日本人以鱼米为主食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对肉、乳、面粉等的消费大量增加,而大米的食用日益减少。农业构成中,水稻产值及播种面积下降,而蔬菜、水果、畜牧产值及种养规模增加。因此,消费结构是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 农产品主销区与生态农业产业效益
农产品主销区有几种类型,一类是国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如我国的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这类省市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便利地区;另一类是国外的农产品主销区,如欧洲的部分国家,以及非洲的部分贫困国家,这类农产品的供给表现为农产品国际贸易价格,农产品的国内外贸易价格是在国内外贸易中实现的。
1.经济增长为农产品主销区提供贸易条件
自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增长就成为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农业生态经济的增长为生态农产品主销区提供了贸易条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说过: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他将很难再去思考其他问题了。亚当·斯密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对贸易起源以及国家财富积累和增长问题的研究开启了经济增长理论体系的大门。随后,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等学者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观点,构建了古典经济学派,强调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古典学派另外一个巨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国际贸易分析框架,例如斯密用“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贸易的起源与发展,而李嘉图则用“比较优势”初步回答了为什么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穷国)与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富国)仍然可以进行贸易往来这一问题。随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出现,使得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其中,对国际贸易经济贡献最大的当属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H-O模式”,他们认为贸易的后果是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要素价格也有均等化的趋势。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生态农业主产区与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的生态农业产业效益问题,对于构建生态农产品主销区概念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如果说经济增长,或者说生态农业经济增长在农产品主销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在生态农业主产区与生态农产品主销区之间如何实现利益的均衡。利益水平的差异会造成交易中的价格冲突,并进一步导致生态农产品主销区与生态农业主产区的利益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以及实现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提高,是本书必须面对并且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
2.生态农产品主销区概念及主要内涵
(1)生态农产品主销区概述。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的形成是建立在已经知道消费市场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这是经济和工农业分工的双重作用结果,人们总是在居住地工作、生活和消费,因此,劳动力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时,就意味着消费市场的转移。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说地区内生产要素的分布决定着消费市场的形成,决定着消费市场的规模。
我们假设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分布都是已知的,然后再研究这些因素与两者市场位置和规模的关系。如果人们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消费而没有储蓄,并且在地区内居住的人们拥有这里的土地与资本,对于生产因素来说,在特定时期的收入和付出的价格相等。因此,如果知道当地这些因素的分布,价格是由价格机制所决定的,那么,就可以确定该区域的收入和购买力。假定个人想要拥有和控制这些生产要素,那么,个人收入和消费品需求就会通过价格机制发生关系,因此,我们就可确定生态农产品主销市场的特点及其消费状况。
然而,应该花费在这个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的部分收入被用在了其他地方,而其他地方的部分收入又被花费到这个区域。假定地区A的自然资源和资本可能被那些居住和消费在A区外的人所有,同时地区A的居民也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取收入,那么,这就影响了地区A和其他地区货物的购买量和卖出量,一个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的市场规模和特性不仅由当地生产要素的分布和个人偏好所决定,而且也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运用程度。
(2)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的主要内涵。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生产要素供给随价格的变化而时常发生变化,但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相互依存的定价体系和实际供给确定的,这是生态农产品主销区价格规律的客观要求。如果进一步探讨价值规律的发展,则会看到要素供给受贸易波动及价格的影响。生态农业主产区与生态农产品主销区的贸易有密切关联性,社会化生产分工的基础与其说是生产要素的实际供给,还不如说是支配供给的各种条件、价值规律的作用。
问题的实质在于,生态农业主产区与生态农产品主销区之间的区际贸易(或国际贸易),生产要素的供给以及商品的需求是相互影响的。价格和贸易是实际需求和供给的结果,影响要素价格均等趋势的因素不确定,但使实际潜在的生产成本均等化的趋势是明显的。因此,重要的区别不在于区际贸易价格之间,而在于一个和多个市场的价格理论之间。
3.农产品主销区与生态农业产业效益
农产品主销区是农产品商品价值实现的场所,也是生态农业产业效益实现的区域。生态农业产业效益是农产品主产区高效率利用既定资源而创造的增量利润,而农产品主销区的生态农业产业效益是通过贸易反映的价格关系体现的。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由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两部分构成。农产品利益分配是指农户和企业资源的组织方式以及在政府政策支持的条件下,由产权关系决定的对“合作剩余”控制权的重新分配关系,它是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的核心问题,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方式来实现,分配方式是实现分配机制的具体方法。在农产品主销区,农产品的价格也是一种市场价格机制的表现,通过一定的贸易关系、交易关系来体现,是一种等价交换关系,但这种等价交换关系是表面的,实质上具有不等价的内涵,因为农产品是一种自然风险较大的商品,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主产区,而不是主销区。
生态农业产业效益风险共担机制是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在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政府之间进行分担的机制。作为农产品主销区有义务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风险基金,使风险造成的损失在农户或者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摊。这样生态农业产业效益才能在农产品主销区得到体现,农业商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才得到实施,生态农业主产区和农产品主销区能够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和利益损失,真正结成共荣共损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使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稳步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良性运行、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