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通调水道剂
凡是以通调水道、除湿毒为主组成,具有通调水道、除湿毒,治疗以水道功能障碍为患引起的奔浮(水肿)、幽扭(淋证)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通调水道剂。水道之为病,多见奔浮(水肿)、尿频、尿急、尿痛、尿闭、遗尿等。常用的通调水道药物有闭鞘姜、葫芦茶、海金沙、金钱草、白茅根、满天飞等。代表方有闭鞘姜通水方、二莲通水方、土人参通水方、金樱子通水方、金钱草破石汤、幽勒白茅根汤等。
闭鞘姜通水方
【组成】闭鞘姜5g 玉米须15g 车前草10g 白茅根15g 仙鹤草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除湿毒,清热毒,通水道。
【主治】奔浮(水肿),湿毒偏盛者。症见眼睑、四肢浮肿或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色白,大便烂,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小无力等。
【方解】本方主治的奔浮(水肿),乃因湿毒、热毒阻滞水道,水道不通,水液溢于肌肤,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治宜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闭鞘姜味辛,性寒,具有清热毒、祛湿毒、通水道之功效,是为主药、母药。湿热毒邪阻碍机体三道二路,气机不畅,可见烦热口渴,小便不利、色黄,大便结,舌质红,苔黄,故帮以玉米须、车前草加强清热解毒、通利水道、利尿消肿之力。白茅根清热毒、凉血止血;仙鹤草固龙路,二药共为带药,可防止热毒灼伤水道中的龙路龙脉。诸药合用,热毒得清,水道通利,奔浮(水肿)自消。
1.本方可治疗湿热毒邪阻滞水道所致的奔浮(水肿)。辨治要点:眼睑、四肢浮肿或全身浮肿,烦热口渴,小便不利、色黄,大便结,舌质红,苔黄腻等。
2.若伴巧尹(头痛)发热,怕风者,酌加祛风毒的药物,如满天飞、桂枝等。若伴身体困重,胸闷,不思饮食者,酌加调理谷道、除湿毒的药物,如茯苓、薏苡仁、叶下珠等。
3.现代用于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病证的治疗。
【方剂来源】《壮医学》(壮医执业医师考试培训教材)
二莲通水方
【组成】半边莲15g 半枝莲15g 车前草15g 木通10g 竹叶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
【主治】奔浮(水肿),热毒偏盛者。症见眼睑、四肢浮肿或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色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急有力等。
【方解】奔浮(水肿)乃因湿毒、热毒阻滞水道,水道不通,水液溢于肌肤,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热毒偏盛者,毒邪内犯,热象尽显,如尿黄、舌红、苔黄、脉急有力等。治宜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方中半边莲、半枝莲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毒、通气道、通龙路火路、消肿止痛的功效,是为主药、母药。车前草、木通、竹叶等药,都是甘淡利尿、通调水道的药物,协助主药,消除内患,是为帮药。诸药配合,热毒得清,湿毒得除,奔浮(水肿)诸症乃解。
1.本方可治疗奔浮(水肿),热毒偏盛者。辨治要点:眼睑、四肢浮肿或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色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急有力等。
2.若发热,甚至高热不退,巧尹(头痛)目赤,可酌加清热毒的药物,如生石膏、救必应、金银花等。
3.现代用于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病证的治疗。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土人参通水方
【组成】土人参20g 当归藤15g 黄芪10g 旱莲草10g 六月雪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嘘勒(气血),除湿毒,通水道。
【主治】奔浮(水肿),嘘勒(气血)不足者。症见眼睑、四肢浮肿或全身浮肿,下半身为重,体倦乏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小便不利,色白,大便烂,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
【方解】奔浮(水肿)乃因湿毒、热毒阻滞水道,水道不通,水液溢于肌肤,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发病日久,耗损嘘勒(气血)。嘘勒(气血)不足,水道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奔浮(水肿)。治宜补嘘勒(气血),除湿毒,通水道。方中重用土人参、当归藤,取其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嘘勒(气血),强壮水道的功效,是为主药、公药。黄芪味苦,性温,是补嘘(气)之要药,又有除湿毒、利水道的功效;旱莲草是补勒(血)之要药,又可清热毒,二药可协助主药、公药发挥更好的作用,共为帮药。六月雪味淡、微辛,性凉,有清热毒、除湿毒、通龙路、通谷道、气道等功效,起到带药的作用。诸药配合,嘘勒(气血)得补,湿毒得除,奔浮(水肿)可渐除。
1.本方可治疗奔浮(水肿),嘘勒(气血)不足者。辨治要点:眼睑、四肢浮肿或全身浮肿,下半身为重,体倦乏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小便不利,色白,大便烂,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
2.若纳差,屙泻(泄泻),酌加调理谷道的药物,如陈皮、山药、茯苓等。
3.现代用于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病证的治疗。
【方剂来源】《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金樱子通水方
【组成】金樱子15g 千斤拔15g 黄花倒水莲15g 黄精10g 杜仲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气,除湿毒,通水道。
【主治】奔浮(水肿),肾虚者。症见四肢奔浮(水肿),甚至出现腹水,面色晦暗,四肢乏力,嗜睡,腰酸腿软,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下、脉小无力等。
【方解】奔浮(水肿)乃因湿毒、热毒阻滞水道,水道不通,水液溢于肌肤,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发病日久,可伤及肾气,故出现四肢奔浮(水肿),甚至出现腹水,面色晦暗,四肢乏力,嗜睡,腰酸腿软等。补肾气,除湿毒,通水道。方中金樱子味涩,性平,有收涩固精、固摄肾气的作用;千斤拔味甘、辛,性温,具有祛风毒、除湿毒、补嘘勒(气血)之功效,二药是治疗奔浮(水肿),久病肾虚者的要药,共为主药、公药。黄花倒水莲专于补嘘(气);黄精专于补勒(血);杜仲专于补肾,三药可增强主药、公药补肾气、利水道的作用,共为帮药。诸药配合,肾虚得补,湿毒得除,奔浮(水肿)诸症可解。
1.本方可治疗奔浮(水肿),肾虚者。辨治要点:四肢奔浮(水肿),甚至出现腹水,面色晦暗,四肢乏力,嗜睡,腰酸腿软,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下、脉小无力等。
2.若肢体浮肿较甚,酌加通利水道、除湿毒的药物,如白茅根、茯苓、葫芦茶等。
3.现代用于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病证的治疗。
【方剂来源】《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治奔浮(水肿)方小结
闭鞘姜通水方、二莲通水方、土人参通水方和金樱子通水方均是治疗奔浮(水肿)的常用方剂。闭鞘姜通水方的功效是除湿毒,清热毒,通水道,主治奔浮(水肿),湿毒偏盛者;二莲通水方的功效是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主治奔浮(水肿),热毒偏盛者;土人参通水方的功效是补嘘勒(气血),除湿毒,通水道,主治奔浮(水肿),嘘勒(气血)不足者;金樱子通水方的功效是补肾气,除湿毒,通水道,主治奔浮(水肿),肾虚者。临床当注意各方剂的辨治要点,区别应用。
金钱草破石汤
【组成】广金钱草30g 车前草30g 玉米须30g 穿破石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
【主治】水道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幽卡(癃闭)。症见排尿艰难,点滴而出,甚至无尿可出,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目诊见勒答(眼睛)白睛上脉络弯度大,弯曲多,集中靠近瞳仁,脉络边界浸润混浊,模糊不清。
【方解】本方所治之幽卡(癃闭),多因热毒、湿毒入侵,邪毒蕴结,凝而成石,滞留于水道和咪腰(肾)和咪小肚(膀胱),或邪毒熏灼水道中的尿液,尿中杂质聚成结石,阻塞水道而致。治疗应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广金钱草味甘、淡,性凉,具有调水道、通龙路、清热毒、除湿毒之功效,为主药、母药。玉米须、车前草清热解毒、通利水道、利尿消肿,为帮药。穿破石祛风利湿、通调水道,活血通路,消肿止痛,为带药。诸药和用,诸毒得除,水道通利,排尿得以顺畅。
1.本方可治疗水道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幽卡(癃闭)。辨治要点:排尿艰难,点滴而出,甚至无尿可出,舌红,苔黄腻,目诊见勒答(眼睛)白睛上脉络弯度大,弯曲多,集中靠近瞳仁,脉络边界浸润混浊,模糊不清。
2.若伴出血者,酌加清热毒、调龙路的药物,如飞龙掌血、白茅根等;若排尿少甚至无尿可出,小腹胀满甚者,酌加通利水道的药物,如海金沙、葫芦茶、杠板归等。
3.现代用于前列腺炎、膀胱或尿道结石、异物、结核、肿瘤、窒息等疾病引起的尿潴留。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幽勒白茅根汤
【组成】白茅根30g 丹皮10g 生地15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固龙路,养血止血。
【主治】幽勒(尿血)。小便中出血或渗血,或有血块,色鲜红或淡红,可伴小便黄赤灼热或小便短赤,舌红,脉急,目诊见勒答(眼睛)白睛脉络弯度大,弯曲多,脉络颜色呈红色。
【方解】本方主治的幽勒(尿血)多因热毒入侵或内生,蕴积于水道中,龙路脉络受损,勒(血)溢于脉外所致。治宜清热毒,固龙路,养血止血。方中白茅根味甘,性寒,为凉血止血之要药,具有调水道、清热毒、固龙路、止血之功效,是为主药、母药。热毒易伤阴津,故帮以丹皮、生地补阴虚,清热毒,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为带药。
1.本方可治疗幽勒(尿血)。辨治要点:小便中出血或渗血,或有血块,色鲜红或淡红,可伴小便黄赤灼热或小便短赤,舌红,脉急,目诊见勒答(眼睛)白睛脉络弯度大,弯曲多,脉络颜色呈红色。
2.若幽勒(尿血)日久不愈,嘘勒(气血)受损,腰酸腿软,头晕眼花等,酌加补益嘘勒(气血)的药物,如黄精、旱莲草、黄芪等;若尿血色暗有血块、尿道刺痛,酌加通调龙路、止血止痛的药物,如田七、白茅等。
3.现代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程度不同的血尿。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幽勒金樱子汤
【组成】金樱子15g 旱莲草15g 黄花倒水莲15g 当归藤15g 猪小肚(猪膀胱)一副
【用法】猪小肚洗净,切块,与其他药物一起加水煎服。
【功效】补嘘勒(气血),益水道,止幽勒(尿血)。
【主治】幽勒(尿血)日久不愈,嘘勒(气血)亏损者。症见小便中出血、渗血,或有血块,色淡红,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神疲无力,腰腿酸软,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
【方解】幽勒(尿血)日久不愈,久病伤正,嘘勒(气血)亏损,故出现一系列虚弱征象。治宜补嘘勒(气血),益水道,止幽勒。方中金樱子,味酸涩,性平,起收敛固涩的作用,有止幽勒(尿血)的作用;猪小肚为补益水道的药食兼用佳品,可助金樱子固摄血脉的作用;旱莲草味甘、酸,性凉,有补阴血和止幽勒(尿血)的作用,三药共为主药、公药。主药补嘘(气)之力尚不足,故辅用黄花倒水莲、当归藤,二药起到帮药的作用。诸药配合,嘘勒(血气)渐复,血脉得固,幽勒(尿血)诸症可除。
1.本方可治疗幽勒(尿血)日久不愈,嘘勒(气血)亏损者。辨治要点:小便中出血或渗血,或有血块,色淡红,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神疲无力,腰腿酸软,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
2.若幽勒(尿血)色鲜红,尿黄,舌红,苔薄黄等,是热毒、湿毒未净的征象,酌加清热毒、除湿毒的药物,如白茅根、车前草、地丁等。
3.现代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程度不同的血尿。
【方剂来源】《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治幽勒(血尿)方小结
幽勒白茅根汤和幽勒金樱子汤均为治疗幽勒(血尿)的常用方剂,但各有侧重。幽勒白茅根汤侧重于清热毒,固龙路,养血止血,主治幽勒(尿血)热毒偏盛者,临床表现为小便中出血或渗血,或有血块,色鲜红或淡红,可伴小便黄赤灼热或小便短赤,舌红,脉急,目诊见勒答(眼睛)白睛脉络弯度大,弯曲多,脉络颜色呈红色等;幽勒金樱子汤侧重于补嘘勒(气血),益水道,止幽勒(尿血),主治幽勒(尿血)日久不愈,嘘勒(气血)亏损者,临床表现为小便中出血或渗血,或有血块,色淡红,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神疲无力,腰腿酸软,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当区分证候,对症下药。
幽扭肾茶汤
【组成】肾茶20g 救必应15g 凤尾草20g 海金沙15g 车前草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
【主治】幽扭(淋证),热毒、湿毒较盛者。排尿(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伴口干口苦,腰部胀痛,舌红苔黄,目诊见白睛右眼5~6点或左眼6~7点肾、膀胱反应区血脉增粗隆起,弯度大,弯曲多,色鲜红,集中靠近瞳仁或向瞳孔内侧延伸。
【方解】本方所治之幽扭(淋证),多因热毒、湿毒入侵,邪毒滞留于水道和咪腰(肾)和咪小肚(膀胱),或邪毒熏灼水道中的尿液,尿中杂质聚成结石,阻滞水道,使水道中的两路网络受损,以致水道不通畅,人体内的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治宜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方中肾茶味甘、淡、微苦,性凉,具有除湿毒、清热毒、通水道、排石利水之功效;救必应又名熊胆木,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除湿毒、止痛等功效,二药配合,是治疗幽扭(淋证)的良药,共为主药、母药。凤尾草祛湿毒、清热毒、通水道、凉血止血;海金沙味甘、淡,性寒,具有除湿毒、清热毒、通水道之功效;车前草味苦,性寒,有除湿毒、利水道的功效,三药可增强主药的功效,共为帮药。诸药合用,火热邪毒被清,湿毒既除,诸症自愈。
1.本方可治疗幽扭(淋证),热毒、湿毒较盛者。辨治要点:排尿(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伴口干口苦,腰部胀痛,舌红苔黄,目诊见白睛右眼5~6点或左眼6~7点肾、膀胱反应区血脉增粗隆起,弯度大,弯曲多,色鲜红,集中靠近瞳仁或向瞳孔内侧延伸。
2.若尿中夹石,少腹绞痛难忍者,酌加清热毒、排结石的药物,如广金钱草、排钱草、穿破石等。
3.若尿中带血,酌加止血药物,如小蓟、白茅根等。
4.现代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急慢性肾盂肾炎等的治疗。
【方剂来源】《中国壮医病证诊疗规范》
幽扭蛇草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 野菊花20g 金银花20g 石韦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
【主治】幽扭(淋证),热毒为甚者。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伴有发热恶寒、心烦口渴、口苦口干、腰部胀痛等,舌红苔黄,脉急。目诊可见白睛右眼5~6点或左眼6~7点肾、膀胱反应区血脉增粗隆起,弯度大,弯曲多,色鲜红,集中靠近瞳孔或向瞳孔内侧延伸。
【方解】本病是由于热毒、湿毒、火毒侵袭,邪毒滞留于水道和咪腰(肾)、咪小肚(膀胱),水道通行不畅所致。治宜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方中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能清热毒,除湿毒,为主药、母药。野菊花、金银花味苦,性凉,可清水道热毒,为帮药。石韦味苦、甘,性微寒,通水道,利尿通淋,且有引药直入水道的作用,是为带药。
1.本方可治疗幽扭(淋证),热毒为甚者。辨治要点: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伴有发热恶寒、心烦口渴、口苦口干、腰部胀痛等,舌红,苔黄,脉急。
2.若为尿结石患者,酌加利水道、排结石的药物,如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等。伴有尿血者,酌加止血的药物,如白茅根、小蓟、仙鹤草等。
3.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均可参照治疗。
【方剂来源】《实用壮医药》
幽扭叶珠汤
【组成】叶下珠30g 金钱草20g 三白草10g 鱼腥草15g 茅莓15g 地胆草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除湿毒,清热毒,通水道。
【主治】幽扭(淋证),湿毒为甚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欲出难尽,舌红,苔白腻或黄腻等,脉小。目诊可见肾、膀胱反应区脉络增粗,弯曲多,色鲜红。
【方解】本方可治疗幽扭(淋证)。幽扭(淋证)为热毒、湿毒阻于水道,致水道不通所致。叶下珠味甘、苦,性凉,具有除湿毒、清热毒、通水道的功效,是为主药、母药。恐其药力不足,配加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的金钱草、三白草、鱼腥草、茅莓、地胆草等以加强药效,后五味药均为帮药。
1.本方可治疗幽扭(淋证),湿毒为甚者。辨治要点:尿频、尿急、尿涩痛,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小等。
2.若伴纳差、大便屙泻(泄泻)、腹部胀痛者,酌加调理谷道的药物,如广砂仁、陈皮、茯苓等。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幽扭猪脬汤
【组成】猪小肚(猪脬,即猪膀胱)1副 旱莲草20g 生地20g
麦冬10g 知母10g 牛膝10g 白茅根10g 艾叶炭5g
【用法】猪小肚洗净,切块,与其他药物一起加水煎服。
【功效】补阴虚,除湿毒,止血淋。
【主治】幽扭(淋证)中的血淋,久病阴虚者。症见轻微尿频、尿急、尿痛,但尿血明显,口干口渴,腰腹酸痛,手足心发热,盗汗,尿黄,屙意卡(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下、小、急等。
【方解】幽扭(淋证)之血淋,是幽扭(淋证)中的一种类型,其日久不愈,可伤及阴血。阴血不足,虚热之毒内生,更进一步损伤血脉,血不受束,尿血诸症更为严重。治当补阴虚,除湿毒,止血淋。方中猪小肚为壮医常用的治疗水道病的药食兼用佳品,具有补阴虚、强水道的功效;旱莲草为补阴佳品,味甘、酸,性凉,具有补阴虚、止出血、调龙路、火路的功效;生地味苦性凉,大补阴虚,清热毒,三药共为主药、公药。麦冬味甘,性凉,补阴虚,利水道;知母味苦,性寒,清热毒,退虚热;牛膝味苦,性平,补肾精,强筋骨,三药可增强主药补阴虚之力,共为帮药。白茅根、艾叶炭有较好的止尿血作用,控制症状及病情发展,是为带药。诸药配合,水道阴虚得补,尿血得止,诸症可解。
1.本方可治疗幽扭(淋证)血淋,久病阴虚者。辨治要点:轻微尿频、尿急、尿痛,但尿血明显,口干口渴,腰腹酸痛,手足心发热,盗汗,尿黄,屙意卡(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下、小、急等。
2.若尿血严重,酌加止血药物,如田七、藕节、仙鹤草、棕榈炭等。
3.可用于淋病、泌尿系统结石等病证的治疗。
【方剂来源】《民族医药报验方汇编》
治幽扭(淋证)方小结
幽扭肾茶汤、幽扭蛇草汤、幽扭叶珠汤和幽扭猪脬汤均为治疗幽扭(淋证)的常用方剂。幽扭肾茶汤以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见长,故用于幽扭(淋证),热毒、湿毒较盛者,临床表现为排尿(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伴口干口苦,腰部胀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急等;幽扭蛇草汤以清热毒见长,故用于幽扭(淋证),热毒为甚者,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伴有发热恶寒、心烦口渴、口苦口干、腰部胀痛等,舌红,苔黄,脉急;幽扭叶珠汤则以除湿毒见长,用于幽扭(淋证),湿毒为甚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欲出难尽,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小等;幽扭猪脬汤以补阴虚、除湿毒、止血淋见长,故用于幽扭(淋证)之血淋,久病阴虚者,临床表现为轻微尿频、尿急、尿痛,但尿血明显,口干口渴,腰腹酸痛,手足心发热,盗汗,尿黄,屙意卡(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下、小、急等。当细心分辨,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