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3章 -一僧一道
“啪嗒!”
虞央向后倒躺在升龙堂的地板上。
这一次,屋外的风雨却没有任何止息的预兆。
雨帘依旧,一层阴翳笼罩着升龙堂。
虞央像是刚从水里被人打捞出来一样,全身湿透,分不清哪些是汗水,哪些是雨水。
乃至于吹过耳畔的清风都像是在不厌其烦地述说同一个事实——
龙烨死了!
那个为虞央讲下四个故事,使其跨入修士界的上师!
那个让他与桓湘、龙寻遗、秋梦雨先后结缘的领路人!
那个慷慨送出秋水榭、玉虚纳气术、九霄玲珑塔的老者!
随着冲天而起的壮观雷柱,尽化虚无,身死道消!
自从听到要的讲四个故事起,虞央就知道会有分别的一天,却猜不到竟会以这种形式发生。
范子龙、龙烨、燃灯。
三副面孔恍若走马灯一般在虞央眼前依次闪过。
究竟哪个是他?
庚辰之变前,他叫燃灯,是鸿钧阁副阁主,八品渡劫境的通天大能;
庚辰之变后,他为龙烨,作为龙氏一族靠山,隐居夏海青龙镇;
3年前,龙家灭门之后,他兵解仙身,又夺舍凡人,便是范子龙……
回想起赵平的话,让这三幅面孔逐渐清晰起来——
“堂堂鸿钧阁燃灯副阁主,一心向道,绝情弃义的修士典范,怎么还在乎这些个蝼蚁的性命?”
“这话你向那些被你害死的道友说去!
“圆觉洞、玉虚宫、定海珠、九霄玲珑塔……
“哪个洞府、哪件灵宝不是你踩着道友们的累累枯骨得到的?
“杀人夺宝,机关算尽的反复小人!吾辈苦你燃灯久矣!
“不然何以引得修士界群起而攻之?!
“如今你轻飘飘的一句‘臆我非我’,就想和你满手的鲜血撇清干系,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龙烨没有否认,那这就是燃灯。
一个一心向道,绝情弃义,为了变强不择手段的冷血修士。
但龙烨却也坦言,庚辰之变后,退阁隐居。
从此修士界再无“燃灯”,唯有“龙烨”。
一个倾尽所有,培养龙寻遗成才的长辈。
龙寻遗天纵之姿,仅20岁便七品飞升,简直闻所未闻!
这背后龙烨究竟投入了多大的心血和精力,旁人更是不得而知。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18年后,依旧有人将那本《劫经》递到龙烨手上。
究竟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已再无从考证。
但那次闭关,却令龙烨失去了这18年间培养的一切。
灵鹫山巅,当孔圣将龙千决和龙寻遗的首级丢在龙烨脚下时,究竟是怎样残酷的一幕场景?!
只知道那天,龙烨一念入魔。
以一人之力,对抗屠灭龙氏一族的刽子手。
斩八品渡劫境一人,七品飞升境四人。
威震华夏,却也兵解陨落……
虞央不知道他是如何找到范子龙的,在夺舍的时候,范子龙是否会有一丝痛苦?
从呼风唤雨的八品大能,突然变成日薄西山的老者。
这样的反差想必足以让常人崩溃。
他早已知道自己阳寿不过五载,却不找洞府灵地闭关修炼,枯守着精神病院里的桓湘。
只为让龙寻遗得到一个转生的希望。
而今,虞央。
就是这个老人罔顾生死,找到的希望……
风吹得更紧了。
刮开了升龙堂的一扇门扉。
雨点打落在虞央苍白的面颊上。
很凉。
冻彻心扉。
此时,一柄油纸伞出现在虞央的视野里。
伞上绣着一副水墨山水,朦朦胧胧却令人看不真切……
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盈满着虞央的眼眶。
即便是打伞之人的面容也看得模糊不清。
“地又脏了……”
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之音如约响起,将半梦半醒的虞央拉回现实。
“又得重新打扫了……”
从这一刻起
再没有冷雨
落在虞央脸上……
——
茫茫夜色中,杨奉几乎是最快赶到事发现场的一批人。
各人的灵气不尽相同,或多或少都与现实中的某些事物产生牵引。
杨奉的灵气,恰好对应着“风”这个概念。
更细致些,是能够随心所欲地在周身制造气压差,从而达到“御风而行”这样的效果。
因此,虽然他不过是指挥使孔凿言的手下,却是镇抚司里第一个抵达东海大学老校区的。
毕竟在全城断电的情况下,驾驭着风力从楼层间弹跳飞跃,远比驾车来得方便迅捷。
但即便如此,杨奉依旧不是第一个抵达的。
老校区的操场上被人轰出一个巨大的坑洞,此时此刻,早已有两人浮在半空,俯瞰下方。
“浮空!四品金丹境!”
杨奉双目圆睁,不禁惊呼出声。
抑灵障下无三品,这两个至少四品境的修士居然敢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此,就不怕被三门联合通缉追杀么?!
难不成他们就是方才引起抑灵障动荡,全城断电的罪魁祸首?
但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身为镇抚司的人,杨奉也必须要贯彻自己的职责。
他攥紧了兜里的镇抚司令牌,借着风力靠近两人,拱手施礼道:“在下太微垣镇抚司总旗杨奉,不知两位大能莅临夏海,有何要事?”
两人修为远超杨奉,早已感知到有人靠近,却也没有稍加阻拦。
待靠得稍近,杨奉才得以看清两人装束,正好是一僧一道。
那道人开口,声音却是稚如孩童:“早闻太微垣镇抚司除‘黄裳’率领的凡人外,另有一批暗中养在‘青衣’手底下的修士,名曰‘降灵队’。如今所见,果非虚言。杨施主不必见外,贫道不是恶人……”
遥见这道人一语道出自己的来历,杨奉暗暗心惊:“道长客气了,是与不是,晚辈不敢擅断。还请两位在此处稍歇,少顷太微垣镇抚司便会赶至。”
那道人笑道:“自然自然,我二人也是感受到抑灵障动荡,方才来此,未及通报,还望莫怪。”
言语之中,颇为亲和。
四品金丹境以上的修为,或许道人只要动动指头,就能将杨奉当场格杀,却也依旧谦恭有礼。
但杨奉当然知道,这位道长并不是买他个人的面子,而是忌讳这他身后代表的镇抚司。
道人与杨奉对话之间,另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却浑不在意,倒持着手中钵盂,凝神探照着现场。
“阿弥陀佛!显形!”
少顷,僧人口诵佛号,手中那杆五环锡杖顿时琳琅作响,五个环佩猛然直竖,指向天东北天际!
“孽障!哪里走!”
僧人大喝一声,顺着环佩所指,猛地腾空而起,向东北方飞去。
“大师稍驻……”
杨奉正待劝阻,那僧人已飞出数里之外了。
一旁的道人见状,一抚额头,无奈道:“杨施主在此稍驻,贫道去去就来。”
言讫,周身泛起一阵烟云,随即化身为一只白鹤,紧跟着僧人急掠而去。
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场中只剩下杨奉一人独自发呆。
“这就是……大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