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生产者决策
4.2.1 有成本约束时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
1.企业成本
经济学家约翰·莫里斯·克拉克认为:“如果学员能在经济学课程中真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各个方面,那么,这门课就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成本是用于生产的各种要素的价值总和。假定所有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要素都已被充分利用,则成本就是那些从其他特定生产用途转移来的要素的价值。从整个社会来看,成本是资源稀缺性的函数。如果世上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则所谓的成本就毫无意义。因为在此情况下,生产某商品就不需要放弃其他任何产品的生产。对于一家厂商而言,成本是生产中用于工人、机器厂房、原材料和管理人员等要素的货币支出。
(1)成本的分类
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购买的生产要素的总费用。
①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产生的购买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如机器厂房设备的折旧,原料、燃料的费用,辅助材料的支出。
隐性成本是企业自有的并且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实际上可以把它理解为自有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和会计师对利润看法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会计师经常忽略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常常会大于经济利润。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要使企业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能够补偿全部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②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短期在经济理论中是指部分生产要素不能调整(一般是来不及调整,有时甚至是不愿意调整或者没有必要调整)的时期。长期则是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的时期。所以,经济学中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短期支付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被称为短期成本,在长期支付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被称为长期成本。
③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是单个经济主体为了生产一定的产品和劳务而支付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而社会成本则是由于私人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而使社会被迫支付的费用。如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拒绝治理污染,造成环境恶化,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这笔费用就是社会成本。还有如企业为了降低劳动成本,用资本或者技术代替工人的劳动,造成失业,因此,社会必须有一笔失业救济金以保障失业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从社会角度出发来考察的机会成本。即如果社会不需要治理污染,或者不需要支付失业救济金,则这些开支可以用于其他投入。而现在因为要用于治理环境和支付失业救济金,这些开支无法用于提供其他产品。
(2)短期成本
由于短期有部分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所以短期成本分为以下三部分。
①短期固定成本(FC)。这是企业在短期内支付的不变生产要素的价格,如自有机器、厂房、设备的折旧,租用机器、厂房设备的租金,已经发生的银行贷款的利率,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工资等。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产量为零时,仍然需要支付。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固定成本的主要特点。
②短期变动成本(VC)。这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而付出的可变要素的总成本,如企业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成本,普通工人的工资,广告费用等。由于企业在短期内总是根据产量的变化来调整可变要素投入量,所以,VC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由于变动成本的变动不一定是等比例,而是可能以逐渐减小的幅度提高的,经过一定阶段后,投入因素的增加会因为固定生产要素的限制及其他种种原因而使得效率降低,会加快变动成本的上升。
③总成本(TC)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总成本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
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如图4-2所示。
图4-2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图
第一,FC+VC=TC,所以TC和VC是平行的曲线,其差额为FC。
第二,TC曲线在短期从A点出发。表明当产量Q=0时,仍然要支付成本。OA即为固定成本的大小。
④平均固定成本(AFC)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等于固定成本除以产量,即AFC=。
平均固定成本的变动规律是:AFC随产量的增加一直下降,产量越大,AFC越小,下降幅度是先快后慢。因为产量越大,分摊到每一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越少。但从理论上来说,它不可能等于零,但会无限地接近于零,如图4-3所示。
图4-3 AFC, MC, AC, AVC的关系
⑤平均变动成本(AVC)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变动成本等于变动成本除以产量,即AVC=。AVC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型曲线。
⑥平均总成本(AC)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平均总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产量,也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和,即AC==AFC+AVC。AC曲线与AVC 曲线的形状大致相同,也是一条U型曲线。但在产出的初期,因为平均固定成本的原因,平均总成本超过平均变动成本,随着产出水平的提高,二者逐渐接近,但同样不会相交。
⑦边际成本(MC)是企业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成本是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可表示为MC=或MC=。在较低的产出水平上,MC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后又逐渐升高,所以也是一条U型曲线。
平均变动成本(AVC)、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的关系见图4-3。
在图中可以看出:
第一,AVC曲线、AC曲线与MC曲线都是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型曲线,表明了这三种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变动的趋势。
第二,MC与AC 曲线一定相交,且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在相交以前,平均成本一直在减少,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在相交以后;平均成本一直在增加,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在相交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第三,MC与AVC曲线也一定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在相交以前,平均可变成本一直在下降,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相交之后,平均可变成本一直在增加,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时,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可用函数式表达七种成本的关系。
设总成本函数为TC=ax3+bx2+cx+d,则有
FC=d
VC=ax3+bx2+cx
上式中,x为产量,a, b, c, d为常数。
(3)长期成本
在长期,企业所拥有的任何要素都是可变的。所以在长期就没必要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厂商有足够的时间对其所拥有的固定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与短期有所不同的是,厂商在长期追求的是如何用最低成本来达到最满意的产出水平。当市场需求看好时,他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如增加机器、厂房、设备的投入;当市场萎缩时,他同样可以通过减少机器、厂房、设备等来收缩其生产规模。由于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所以只有三种成本与企业长期生产决策有关: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①长期总成本(LTC)
LTC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当产量为零时,也就没有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长期总成本先是增加较快,再是增加较慢,最后又增加较快(这与短期总成本一样)。
长期总成本有两个特点:第一,LTC从原点出发,增长先快后慢再快;第二,与短期总成本相比,LTC显得更为平坦,如图4-4所示。
图4-4 长期总成本曲线
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LAC是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线。这表明:在长期中,企业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低平均成本状态。所以,LAC是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集合而成的,是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曲线相切的线,又称包络曲线,它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曲线,要比短期平均曲线更平坦,如图4-5所示。
图4-5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但是也有经济学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经济学家指出,统计资料显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的描述不符合事实。除了统计数字的证明以外,还有两个理由:第一,未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如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水平,扩建两座厂房设备,可能会使产量增加两倍,但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改建一座工厂,可能会带来比两倍更多的产量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生产中科技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的降低,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段不太可能会上升。第二,未充分考虑生产知识的积累。如一个新建的汽车制造厂,由于生产知识不够丰富,效率可能不高,但随着产量不断地增加,生产知识日益丰富,可能以现在的规模和生产成本,可以生产更多的产量。所以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应是L型,如图4-6所示。
图4-6 长期平均曲线的另一种解释
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是主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U 型曲线,技术进步将使成本曲线向下移动。本书的分析也以U型曲线为基础。
③长期边际成本(LMC)
LMC曲线也是一条先降后升的变动相对平缓的U型曲线。LAC与LMC的关系如图4-7所示。
图4-7 LMC与LAC之间的关系
例如,已知总成本函数为:
TC=1000+10Q-0.9 Q2+0.04Q3
求: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的产量。
解:我们知道,平均变动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所以先求变动成本,再求出平均变动成本,然后计算边际成本,最后结合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求出产量。
根据题意,有:
FC=1000,
从而:
VC=10Q-0.9Q2+0.04Q3
平均变动成本:
AVC=(10Q-0.9Q2+0.04Q3)/Q=10-0.9Q+0.04Q2
边际成本为总成本函数的导数,故:
MC==10-108Q+0.12Q2
因为平均变动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所以:
MC=AVC
10-0.9Q+0.04Q2=10-108Q+0.12Q2
解得:Q1=0,Q2=11.25
由于产量为零不尽合理,故选Q=11.25,即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的产量为11.25个单位。
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的产量也可以通过对AVC直接求导,并令其一级导数等于零求得。
④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
我们假定资源的技术效率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固定的。所以,扩大企业规模只能让两种生产要素同比例扩大。在这种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会经历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级。
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投入的增加,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量也会扩大。最初企业扩大规模使得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此时,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幅度,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即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产量增加的现象被称为规模经济。此时,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产生规模经济主要有企业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对企业内部而言,存在技术上的经济,包括:
第一,专业化。较大的生产规模可以使工人提高专业化和分工的程度,使其能够使用专门的机器和工具从事某些特殊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生产规模扩大后,可以形成分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已经指出,分工有很多优点,如提升工人的技能,节省各工序的时间等,在长期有利于节约劳力的新机器的发明。他又指出,劳动分工经济的获得将受到市场广狭的限制,因为市场太小时,一个人就不会专门从事一种劳动,而是以其剩余产品去交换别人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小厂商而言,如果厂商能将产品分别由较小的劳动程序来生产,就可能获得分工的经济。当然这种分工方式是否值得采用,取决于其生产的产品能否大量地销售。
第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有些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如一个管理人员可以管理100人,但如果工人只有50人,也必须有一个管理人员而不是半个。这说明,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使企业只要进行生产,就需要使用这些要素的最低量,而这个最低量对于当时的生产规模来说也许是富余的。在实际生活中,机器、设备往往其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设备只存在较大的生产规模下才能得到使用。因此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出会相应地得到递增。
第三,随着规模扩大,企业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一些副产品。
第四,随着规模扩大,企业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并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这些优势也会逐渐显示出来。
从外部而言,规模扩大会产生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是指整个产业的扩大而带来的个别企业成本的降低。以煤矿为例,一个煤矿为其坑道抽水,无异于在为别的煤矿抽水,如果行业坑道抽水设备增多,会使各煤矿维持坑道干燥的成本下降。另一个重要的外部经济是全行业内各企业之间信息的交流可以使全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个别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但是,讲到规模经济时一定要注意:企业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当企业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生产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同样可以从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来说明。从内部而言,大规模生产需要更多的生产资源,需要更有效率的管理。由于企业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号失真。规模过大易滋生官僚主义、人浮于事的现象。所有这些会浪费内部的生产要素,使得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更大,出现规模不经济。
就企业外部而言,由于市场的扩大,销售机构扩大,广告费用等用于流通的费用增加,而这些又不会增加产量。所有这一切都会使生产规模扩大,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这种投入增加而产出反而减少的现象,经济学称之为规模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所以,企业的生产规模应该保持在合理的和适度的范围内,其含义是,企业的产量应在从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转折点上。由于不同的行业、市场、生产模式的技术条件都不同,企业的规模应该是不同的。如重工业的规模大些,而轻工业的规模相对小些。从企业外部来说,行业的规模、市场的规模也会影响企业的规模。若企业的产量扩大一倍,而企业增加的成本低于一倍,则称企业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
所以,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先下降而后上升是企业的规模不经济所致。
2.企业的最大利润原则
(1)收益
企业销售产品获得的收入就是收益。
总收益(TR)是指企业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即TR=P·Q。
平均收益(AR)是指企业每销售单位产品平均获得的收入,AR=。
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入,MR=。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都与企业的产量有关,因而其曲线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相对应,具有相同的形状(参照生产的三个阶段理论中,TP, AP, MP的曲线图)。
(2)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之上,我们来分析企业的最大利润原则。
设:π为利润。
则π=TR-TC
为使π最大,须使π'=0。
π=(TR-TC')=TR'-TC'=0,
故TR'=TC'
TR'=,即边际收益MR; TC'=,即为边际成本MC。
企业为使利润最大必须把产量定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上,MR=MC称为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基本条件。
当企业的产出水平较低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产出水平较高时,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如果将产出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就可以使利润最大。
如果企业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就意味着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此时,增加产量可以增加利润。因此,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增加产量,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减少一单位产量,节省的成本将大于出售该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因此,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可以用减小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利润。
当MR=MC时,企业利润最大。它表明:企业该得到的利润全部得到了。
这一结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3.成本约束条件下,企业的决策
(1)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条件
实际上,对企业而言,可以调整的资源不是一种。假定资本与劳动都可以调整,此时,就有资本与劳动的组合问题。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原则是: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要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这就是说,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设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MPL代表劳动的边际产量,PL为劳动的价格,QL为劳动的数量,MPK表示资本的边际产量,价格为PK,购买量为QK,投入成本为C,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为:
(2)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生产出来。
根据各种投入要素的替代程度,可以把等产量曲线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如在生产中,劳动和资本能互相替代,但资本不能完全代替劳动,劳动也不能完全代替资本。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意思。如果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它们的四种组合如表4-3所示,把表中的数字用图表示,就是等产量线。
表4-3 资本与劳动的组合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条件下,等产量线的特征:
①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可以用脊线来说明。
在图4-8中,Q1, Q2, Q3是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在Q1上的ad以外,Q2上be以外,Q3上的cf以外,斜率为正数。这就说明为维持同一产量,必须同时支出更多的劳动与资本,此时,劳动与资本不存在替代。只有在ad, be, cf之内斜率为负,才存在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关系。脊线就是把abc三点和def 三点各自连接起来。脊线代表了劳动与资本相互替代关系的极限。
图4-8 等产量线
②在同一条平面图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同样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反之则越低。如图4-8所示,Q1, Q2, Q3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产量,其中Q3所代表的产量最大,Q2所代表的产量其次,Q1所代表的产量最低,Q1<Q2<Q3。
③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④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要用边际技术替代率加以说明。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MRTS)是指为维持相同产量水平,增加的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可以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如增加L可以减少K,增加的L的数量(ΔL)与减少的K的数量(ΔK)之比就是以L代替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写作MRTSLK, MRTSLK=。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大小由两种投入的边际产量的大小所决定。如L的边际产量为3,而K的边际产量为1,则投入一单位的L需要三个单位的K 来代替,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3。
如果L的投入发生非常微小的变化ΔL,则相应的产量变化就是MPL· ΔL,其中MPL为L的边际产量。同样,如果K的投入发生微小的变化ΔK,则相应的产量变化就是MP K ·ΔK。这样,由于投入的微小变化,产量变化了。
ΔQ=MPL ·ΔL+MP K ·ΔK
由于ΔQ=0(因为产量不变,两点都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于是上式就变为:
因此,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投入的边际产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且其绝对值有递减的趋势。这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当劳动不断增加,它的边际收益递减,所能代替的资本的数量就越来越少。MRTS实际上是等产量线的斜率,斜率递减可以证明它就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第二,投入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如:发电厂的锅炉燃料既可以全部用煤气,也可以全部用石油(当然也可以部分用煤气,部分用石油)。这两种投入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如图4-9所示。
图4-9 要素可以完全替代的等产量线
第三,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如生产自行车,投入的要素车架和轮胎之间是完全不能替代的。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带直角的折线,如图4-10所示,车轮与车架的比例为1/2。
图4-10 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的等产量线
在这三种等产量曲线中,属于第二种情况,即两种要素可以完全替代时,比较容易做出决策,哪种要素便宜就选哪种要素。如1000立方米的天然气和一桶石油产生的能量相同,前者价格为30元,后者价格为36元,那么,就选用天然气为能源。如属于第三种情况,也就不必做出如何投入最佳的决策,因为其比例是固定的。如生产自行车,一个车架只能与两个车轮相结合,没有其他选择。
下面主要讨论第一种情况,即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的情况。
(3)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表示既定的成本可以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
假设成本C为60元,PL为20元,PK为10元,此时等成本曲线为:
60=20L+10K
等成本线的函数表达式为PK·K+PL·L=C。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等成本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如图4-11所示。
等成本线
如果企业投入变动,PL·PK发生变化,等成本曲线也可以移动。等成本曲线移动情况,如图4-12所示。
图4-12 等成本线的变动
在图4-12a中,等成本线从A1B1平行移至A2B2表示:企业投入增加,资本和劳动的价格等比例下降。反之则反是。
在图4-12b中,等成本线从A1B1移至A2B2表示:资本的价格提高,劳动的价格下降。反之则反是。
在图4-12c中,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等成本曲线从A1B1移至A2B2表示:劳动的价格比资本的价格上升得更快。反之则反是。
在图4-12d中,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等成本线从A1B1移至A2B2表示:资本的价格比劳动的价格下降得更快。反之则反是。
(4)企业要素的最优组合
把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起来,就可得出企业要的素最优组合为: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E所决定的数量组合。如图4-13所示,E点所代表的劳动与资本的数量表示企业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这是因为:等产量曲线Q2上的其他各点都与较高的等成本曲线相交,说明产量Q2其他可能的组合方式的成本都要高于等成本曲线AB 所代表的成本。另外,等成本曲线AB上的其他各点,都与较低的等产量曲线相交。说明尽管除E点以外的点所代表的组合的成本相同,但产量均小于Q2。所以,E点所代表的K 和L 的组合代表了生产Q2产量的产品时成本最低的组合,或者代表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最大时K和L的组合。
图4-13 企业要素最合理的配置
这一条件也可用等式或者来表示。
一般地,如果投入多种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商品,则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的条件为:每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时。用公式可表示为:
当企业用每单位成本购买任意一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时,企业才能用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量,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一定的产量。
(5)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的影响
如果投入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更便宜的生产要素,较少地使用价格相对较高的生产要素。如资本价格下降,劳动的价格提高,企业就会多使用一些资本而少使用一些劳动,如图4-14所示。
图4-14 投入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对均衡点的影响
如果等产量曲线Q代表50单位的产量,原先的等成本线为A1B1,那么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于E1点。其所代表的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是该企业的最佳配置。假设现在,因为技术进步,资本的价格下降,同时因为工会力量加强,劳动的工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将改变其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用更多资本数量和较少劳动数量的组合来生产出相同的产量。从而其等成本线由A1B1移至A2B2,与同一条等产量线相切于E2点。与E1点相比,E2点所代表的组合中,资本的数量增加了ΔK,而劳动的数量减少了ΔL。可见,劳动的价格提高,资本的价格下降,会使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发生变化,结果使资本的使用量增加,劳动的使用量减少。
(6)技术进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一定的时期中,企业的投入数量不变,技术水平决定该企业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的产量。或者说,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既定的投入所能生产出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极限。一定的产量可以用等产量线(当然也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经验告诉我们,技术进步表现为:消耗较少的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同样的甚至更多的产品。所以技术进步导致等产量线移动。一般而言,技术进步导致等产量线向原点方向移动,如图4-15所示。
图4-15 技术进步导致等产量线内移
两条等产量线,Q代表技术进步前的产量,Q1代表技术进步后的产量,Q=Q1=100。等产量线Q1 表明,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可以用比Q少的资本和劳动,生产出和Q相同的产量。同时等产量曲线向原点方向移动的幅度的大小,可以说明技术进步的速度的快慢。
技术进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和中性的技术进步。
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进步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产量的增加比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更快。因此,人们会更多地使用资本而减少对劳动的使用,从而企业的资本数量越来越多,而劳动的数量越来越少,如图4-16所示。
图4-16 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等产量线从Q移至Q1,使生产同样产量的等成本线从C移至C1,但由于这种技术进步可以使劳动的边际替代率变小,因此等产量曲线Q1比Q更为平坦。在要素价格不变,等成本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这种技术进步就会导致资本量从K下降到K1,劳动量从L减少到L1。由于资本的减少幅度小于劳动的减少幅度,故资本与劳动之比将增大,企业里的资本将更加密集。所以我们称之为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进步。
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产量比资本的边际产量增加得更快。因而企业会相对多用一些劳动,少用一些资本,从而导致企业的劳动与资本相比,越来越密集,如图4-17所示。
图4-17 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导致等产量线从Q左移至Q1,使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的等成本线从C左移至C1。这种技术进步使得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变大,等产量曲线变得更陡。在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也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就会导致资本量从K减少到K1,劳动量从L减少至L1。由于资本减少较多,而劳动减少较少,所以资本与劳动的投入之比变小,企业里的劳动将更加密集,所以我们将这种技术进步称为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
中性的技术进步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产量的增加幅度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增加幅度相等,因而人们节省的劳动和资本之比也相等,如图4-18所示。
图4-18 中性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导致等产量线从Q左移至Q1,使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减少,等成本线从C左移至C1。由于这种技术进步没有改变劳动的边际替代率,故等产量曲线Q与Q1是平行的。这种技术进步导致资本量和劳动量都按同一比例减少,从而不影响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比例,所以称为中性的技术进步。
如果考虑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的变化,三种技术进步可用图4-19加以分析。
图4-19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时三种技术进步的均衡
4.2.2 无成本约束条件下企业资源的配置
如果投入的要素的价格、技术不发生改变,随着企业投入的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轨迹,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生产扩张线。
生产扩张线是在生产要素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企业成本的增加,对企业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变动轨迹的描述。它由所有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构成,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过程的投入(成本)增加时,企业必然会沿着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来扩展其生产,如图4-20所示。
图4-20 生产扩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