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与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结论性评述

多年以来,中国商品频繁遭遇国外经济体反倾销,而且从目前来看,世界各经济体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的势头并未减弱。回顾历史上各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事实,检验各种因素在各经济体对华反倾销中的影响作用,对于理解中国遭遇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指导中国绕开贸易壁垒、实现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宏观经济因素仍然是各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出口激增和人民币贬值,会显著增加各经济体对华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以及确认存在倾销和损害的案件数量。出口在中国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限制出口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不断开拓市场、使出口市场的分布逐渐合理,才是避免某种商品大量涌入某一经济体的解决途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汇率,也是避免贸易摩擦的一项有效措施。

反倾销的非传统使用者更倾向于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更倾向于确认存在倾销和损害,这是因为很多非传统使用者 (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同中国相似的要素禀赋和发展路径,因而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中国有很大重叠,即与中国商品的竞争程度很高。大力加强研发、快速实现产业升级是避免与反倾销非传统使用者激烈竞争的关键手段,而通过外交手段与这些经济体加强沟通与合作,也是抑制其对华反倾销的重要途径。

在WTO的运行机制下,中国的确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关税减让幅度高的经济体倾向于使用反倾销作为替代措施来限制对中国商品的进口,为此,中国应努力提高在WTO中的谈判地位,努力促成WTO颁布新的反倾销协议,以约束和规范成员方的反倾销行为,避免各经济体滥用反倾销来实行贸易保护。第二,各经济体参与FTA的数量与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关系,尽管影响作用的显著性有限,但也值得中国重视,加强同重要的贸易伙伴之间的谈判,尽快缔结FTA,促进贸易发展。

本章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总体的反倾销报复能力已经遏制了其他经济体的对华反倾销行为,但我国的报复能力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而加强对反倾销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适时地对国外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减少中国商品被反倾销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