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讲《黄帝内经》 素问(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阴阳之转化

【原文】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img10嗽。

【提要】用示例来诠释“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理论。

【讲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是个“重阴必阳”的例子;“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这是“重阳必阴”的例子;“夏伤于暑,秋必痎疟”,这是“重阳必阴”的例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是“重阴必阳”的例子。这些在临床上是普遍可见的。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伤“寒”是同类相求,“冬”属寒水,“寒”为阴邪,冬天阳藏于内,故寒邪容易侵入人体。“冬”是肾所主的季节,故冬天伤寒邪往往会侵入少阴肾。若“冬伤寒”即刻发病,那就是《伤寒论》说的“直中少阴”,《伤寒论·少阴篇》中的“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都是治疗寒邪直中证的。若“冬伤寒”没有马上发病,寒邪存于少阴肾经,到了来年的春夏之季阳气发越之时,潜伏在少阴经的寒邪会有两个发病趋向:一个寒久要生热,与湿邪久了要化生热是一个道理;二是少阴肾经藏有相火,寒邪与少阴阳热结合,潜伏在内,遇春夏季阳气发动之机,内在寒化之热与外在春温之热结合起来,发为温病。有的温病初期有表证,那是因为少阴肾经与太阳膀胱经有表里关系的缘故,所以可能出现表证表现。但这个表证非常短暂,恶寒之症不明显,或许不恶寒但恶热,因为寒已经化热了,所以恶寒轻微而发热明显。所以“温病”一开始就见有伤津液的症状,即所谓“重阴必阳”。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春伤于风”这是“重阳”,春天是阳气发动的季节,又伤于风这一阳邪,即谓“重阳”。夏天是阳在外而阴在内的季节,夏天虽然气温很高,而内部已经孕育着阴寒之气了,夏至阴生嘛。正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夏天一般内脏的功能容易出现疲惫,甚至衰竭,如心、肠胃等容易发病。风阳之邪内应于肝胆,肝胆藏有相火,肝胆气旺就要克制脾土,夏天的肠胃本来就易发病,再加上重阳之邪气来损伤脾土,脾土的消化功能大大减退,于是就发生“飧泄”,吃什么拉什么,完谷不化,此即“重阳必阴”。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热为阳,暑属热邪,此即“重阳”。暑热五行属“火”,火邪气盛,火能克金,肺气就要受伤,“重阳”之邪首先损伤肺阴。肺阴受损,肺卫之气就不能正常运行,卫外功能受阻,皮毛不能正常开阖,易感秋凉之邪。于是形成了暑热邪气瘀积于内,秋凉寒邪袭表,于是出现寒热往复发作的局面,即病“痎疟”。其“寒”是肺卫之气不固于表的表现,其“热”是暑热邪气郁之内发,此即“重阳必阴”。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喻嘉言一再强调,这里的“湿”是“燥”的误笔,他一定要改成“秋伤于燥”,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冬天伤寒属伤本气,夏天伤暑也属伤本气,春天伤风也属伤本气,为什么秋天就不伤于本气呢?但也不能说全有道理,因为秋天有个特点,是长夏的延续,春三月,夏三月,长夏是第六月,长夏主湿土之气,是湿气旺盛的时候,七月就是秋,可以说在秋初时节,长夏之气一般还在延续,湿气尚存,所以初秋外感湿邪也是常见的,故曰“秋伤于湿”。冬天是内藏的季节,湿在体内久而化热,伤太阴肺经,故“冬生咳嗽”,重阴损伤阳气,故气逆而为咳嗽,此即“重阴必阳”。《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讲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在《素问》里面有三处均提到“秋伤湿”的问题,如果像喻嘉言所言为“错”,一处错,两处错了,三处都错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看来古人不是出错了,而是讲究“土”与“金”的关系。

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前半篇二章的内容:第一章,提出了讨论自然界大环境之阴阳和人体内小环境之阴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临床,为了治病求本这个目的;第二章,从天地之阴阳、人体之阴阳、物性之阴阳、情志之阴阳等诸多方面,阐述阴阳理论在病变方面的应用,为治病求本打下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