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习小结

固有免疫系统由屏障结构(皮肤黏膜、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 细胞、DC 细胞等)和固有免疫分子(补体、防御素、溶菌酶和相关细胞因子等)组成。
适应性免疫应答根据产生过程可分为感应(识别)、增殖与分化、效应三个阶段,按效应机制分为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接受抗原刺激后,T 细胞的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激活的T 细胞分化为有不同功能特性的效应细胞亚群。 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CD4 +Th1 细胞和CD8 +CTL。 前者经直接活化Mφ 及释放各种细胞因子调动活化Mφ 清除胞内病原体;后者通过分泌穿孔素、颗粒酶及Fas-FasL 途径诱导细胞坏死或凋亡以杀死病毒感染靶细胞和肿瘤细胞。 CD4 +Th2 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抗肿瘤以及介导Ⅳ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中起重要作用。
B 细胞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为特异性抗体。 TD抗原刺激B 细胞应答,有赖于Th2 细胞的辅助;TI抗原则可直接刺激B 细胞应答。 B 细胞对TD 抗原的应答中,初始B 细胞活化也需要双信号和细胞因子参与。 B 细胞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抗体可通过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激活补体、ADCC 及局部阻止病原菌入侵黏膜细胞等机制发挥防御作用;抗体也可参与Ⅰ、Ⅱ、Ⅲ超敏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过程的发生。
免疫耐受是T 及B 细胞对抗原的特异不应答或负应答表现,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