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及质量控制指标集实施指南 (2016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问题解决方案

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的核心问题是数据采集方法的选择,因为采集的方法决定了获得数据的同质化程度以及与真实情况符合程度。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采集“率”,如: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5%。这种方法传递的信息量单一、固化,信息采集者无法对该信息进行追溯,真实性难以考核。

第二种方法是采集“结果类”数据,如: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重症监护单元的住院患者填写危险因素登记表等。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信息采集时,信息填写者既要收集原始数据,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梳理和判断,因此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差错。并且,由于信息经过加工,导致传递的信息量衰减——例如,即使正确填写了以下项目:是否进行过病原学检验、病原学检验采集的标本名称、病原体名称、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用药途径等信息,信息采集者也仅能得出抗菌药物使用率、送检率等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无法进一步获得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等更具管理意义的结果。若要通过“结果类”数据获得更多的指标,需要设计更多的填写项目。

本实施指南采用的是不同于以上两种方法的第三种方法——采集“过程类”数据。同样以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测为例,本方法采集住院患者每次使用抗菌药物的开始时间、用药目的等医嘱信息和每次微生物送检的采样时间、送检项目等送检信息。这些数据均在患者接受住院诊疗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基于这些“过程类”数据,信息采集者可以获得丰富的监测指标,并且这些指标数据是连续的、系统的、可追溯的,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分析和利用。根据上述“过程类”数据可以获得如下指标:

(1)使用率类:如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预防构成比、治疗用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用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率。

(2)送检类:如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治疗用抗菌药物送检率、治疗用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治疗用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治疗用限制类抗菌药物送检率。

(3)抗菌药物使用类:如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平均使用天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率。

(4)病原体检出类:如送检阳性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

(5)趋势类:以上所有指标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

虽然“过程类”数据可以获得丰富的指标,并且获得的指标数据是连续的、系统的、可追溯的。但是,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数据集标准,不同医疗机构,甚至同一医疗机构的不同信息系统在数据定义、格式、采集规则和值域码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现实工作中采集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临床数据无法在不同软件系统、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区域之间进行交换、共享。

为此,NIHA制定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旨在解决以下两个基本问题: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标准化。

(2)为数据在不同用户——包括医疗机构和对医院感染负责管理责任的监管与质量控制主体之间进行交换提供规范和指南。

《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及质量控制指标集实施指南(2016版)》旨在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提供一套术语规范、定义明确、语义语境无歧义的标准,以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过程中基本记录内容,实现医院感染相关临床数据在抽取、转换、存储、发布、交换等应用中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保证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