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升级:用大零售思维创新商业模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业态融合:混合不同业态,发挥最大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零售从业者希望通过业态融合,探索出更适合的发展方式。在笔者看来,业态融合的重点就在于通过混合不同的业态,让零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2.1 没有纯种零售了,都在融合

如果零售是一场数据的匹配,那为什么还需要人参与其中呢?历时三四个月的研究观察,我们慎重地推出了大零售理念,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零售,抑或是O2O,均适用。我们在模式的争议上停留太久,但模式越来越模糊,模式之争已经毫无意义,我们需要的是触碰商业本质之后的方法论。

调皮电商认为,现在已经没有纯种零售了,大家都在做融合。未来泛零售领域的大趋势,应该是大零售。大零售思维是想让大家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这个变革时代,而不是技术崇拜、互联网崇拜。

大零售包含3个层面:跨行业跨业态的融合;业态融合的指导思想是创造更多的情境想象力;通过分解和渗透完成业态融合与情境创造。

1.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

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开,就会发现中国的泛零售生态,尤其是线下,异乎寻常地活跃。这种活跃就是打破界限的业态融合。这种融合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其中之一就是多业融合,如制造业、零售业、流通业、媒体业等相互融合。制造业去做零售业,零售业做自有品牌,这些年越来越流行,就连亚马逊都在做自有品牌的服装,还有内容电商的一波波热潮。

多业融合虽然是老趋势,但未来依然很有用。例如,很多餐饮企业开发一些成品半成品,利用自己的渠道去销售,当然,销售结果差异很大。但是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盛行,只不过需要变换一下手法。

其实,上文中从谈及泛零售的话题到论述餐饮行业,就是超越界限的跨业态融合,不同的行业利用零售这根线串在了一起。

例如,北京一家企业也在做一个尝试,在社区店中加入了餐饮元素,量很小,只有3张餐桌,但是,却借此组建了一个社群,这种灵活的经营模式,就增加了很多频次的消费接触。

又如,某电商平台与酒店合作,把自己的艺术作品放到高档酒店内,客人如果看中某一作品,可以直接下单。酒店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床垫、床上用品等展示销售。另外,各种快闪店铺的流行,在客流集中的某些场地、某些时间段,快闪店铺越来越多,商家与场地之间不再追求天长地久,而是充分协作。

此类跨界合作,还有一个“宝马撞死鱼”的故事:一辆宝马车冲进西湖,撞死一条鱼。这条鱼绝不会想到,它会在水里被车撞死。所以说,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还有可能是跨界。

2.情境的创造力

所谓情境,就是顾客消费某个产品的需求环境和行为状态。情境有4个维度: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

在便利店与餐饮店的竞争中,情境争夺的时间地点很明显。例如,台湾便利店的食品品类齐全,便当或中式快餐在口味、健康、价格、卫生上,对不方便做饭的人特别是上班族来说都是比较好的折中选择,远比汉堡、面包等适合,而且便利店离家或公司更近。很多上班族选择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解决一日三餐和消夜。所以,便利店和快餐店间形成了强大的情境争夺关系。

当然,在这个案例中,也可以说是场景争夺,因为实体店通常都会有空间存在,所以习惯用场景这个词来表达。但对于线上和营销来说,情境更能涵盖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意思。场景很容易让人只思考物理空间,其实真正的争夺枢纽是顾客的心理空间。

再如,KTV的萎缩,因为手机娱乐更多,电影院也更流行,KTV的娱乐、社交需求被取代。

类似的还有百货业,不是靠技术能拯救的,也不是靠线上线下结合能够拯救的,它要有创造社交、娱乐、学习等情境的能力,或者能够解决部分人特别的痛点,如男人的穿衣搭配问题。

大家争夺的都是顾客的娱乐情境、社交场景,而不只是K歌这件事。此时,再去革新技术,改变店铺环境,也未必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

不过,吸引人只是第一步,还不是情境争夺的全部,大零售更讲究服务能力,什么是服务能力呢?很多人都知道,产品要与服务结合,用户要的不是化妆品,而是美;用户进店需要的不一定是享受美食和饮料,可能是好友相聚的地方,吃喝只是顺带的。

关于产品要与服务结合,笔者在此为大家讲述一个故事:有一位顾客去苏宁买洗衣机,导购介绍了几款后,顾客说,买一个便宜点的就行,烘干功能在北京用不到,北京太干燥了,南方有梅雨季节才需要。但是导购说了一段话,最终让这位顾客很痛快地买了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他说了什么呢?

其实,北京也需要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烘干之后(还可以消毒),可以把衣服直接放到衣柜里,这样就可以把阳台的空间腾出来,阳台有数平方米呢,可以做成书房等,看一下北京的房价,一平方米要七八万元,但是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只贵了三四千元,这样置换是否很划算?

洗衣机跟晾衣架居然是竞争对手,这就是典型的“宝马撞死鱼”。有人说,这是导购话术啊,与服务没有关系。其实,这才是服务,是量身定制的服务,是深度挖掘需求的服务。很多高端家电,在线上卖不动,但是在线下卖得很快,这就是实体门店的服务价值——人工为商品创造更多情境想象力。

这种价值表现之一,就是专业导购带来的教育意义。对于线上的服务能力来说,内容电商、网红直播电商等也都是专业导购方向的趋势,所以,线上企业有非常强的情境争夺能力。

此外,广泛讨论的消费升级也属于情境争夺。一个消费者用iPhone,难道吃的菜就一定是有机的?水果也要有机的?干果也要有特定文化包装的?未必!

消费者并不是都需要高端或者精神满足的消费升级,在情境争夺中,能满足或者刺激他的购买欲即可。有些顾客可能会为了某一家生鲜店的西瓜,经常去那家生鲜店,结果买了很多东西。

说到此,餐饮业流行的大单品策略,如臭鳜鱼、功夫鱼、潮汕粥等,其实也是在用一个具象的东西让用户记住此类消费的情境,从而起到不时唤起这种情境的作用,吸引回头客。

所以,笔者觉得,在用户层面,消费升级很容易把经营者引入一个误区,要从各个层面拔高。但在经营层面,只要做好情境争夺即可,需求是被刺激出来的,不是被满足的。

很多人觉得阿里巴巴零售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有大数据驱动,马云也提出了技术推动的新零售。但是实体企业其实真正应该学习的是阿里巴巴的运营能力,而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这种运营能力包括类目运营、推广运营、数据运营和理念运营,归根结底,就是品类运营产品化。

其实,这些年,唱衰阿里巴巴流量枯竭的声音很多,但是你总会发现他们在不断调整,不断变换运营手法。如果经常去逛淘宝,可能不会感觉他们的运营手段的变化,但是隔一段时间再去,就会发现他们又推出了新频道,这个频道其实就是一个产品,是为了推荐某一类商品,而不只是某一个类目,可能是多个类目。

但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场景的问题,往往采用的是最简单的类目,如结婚一条龙服务、装修一条龙推荐、生活研究所,甚至是达人体系的建立与运作,也就是内容电商。这些运营手法的意义在于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粗暴地卖东西。

这些运营手段才是实体店应该学习的,而不是恐慌他们的新技术。如果说,沃尔玛时代是促销决定胜负,后来是品类战争,再后来是选址之争,到了线上是价格战,再后来是物流服务站,那么现在就一定是品类运营战了。

当然,选品的指导思想,一定是要深挖消费需求,用技术和大数据做辅助,准确性会更高。不过,大零售本身就是对消费需求的尊重,融合业态就是为了应对需求的变化,情境争夺也是刺激需求的方法。如果对需求不了解,那还有什么可争夺呢?

需要注意的是,C2B一直被认为是未来的方向,从需求出发,反向指导生产。这听起来效率很高,但个性化绝对比工业化效率更低,其本身就是一件低效率的事情,不可能成为主流。

数据和技术都很重要,但未必适合你。就像拳王阿里说吃蛋白粉对增强体力很有用,能帮助他在比赛中获胜,那你是不是也以为吃蛋白粉会帮助你在比赛中获胜呢?不是,是因为阿里首先是拳王,吃蛋白粉对他赢比赛才有用。

所以,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新技术虽然好,但那是他人的“肌肉”,不是你的榜样。当然,技术一定是很好的。但是,想想看,沃尔玛的零售技术是否足够先进?卫星、物流、供应链样样在行,但为什么还是不可行呢?

技术能提高效率,这是共识。沃尔玛的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效率提升,阿里巴巴看似技术厉害,其实背后的运营能力才是根本。所以,没有人文的技术,效率走不远。人文是什么?就是情境争夺,是去研究人的心理和精神,而不是技术。

没有创造情境的能力,只是在卖产品,是纯零售,而不是大零售。零售行业有很多店铺,各种业态都有,技术很先进,供应链方面也有优势,但是不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有生机的零售企业——业态虽然丰富,却不融合,这就是根本原因。

如果再从业态进化的角度去看,就更明显了,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大卖场、便利店、专卖店、专营店;线上B2C、C2C、B2B2C、B2B、微店微商和导购站等,再加上O2O,以及小业态,没有上百种,也有数十种,还要再怎么演化下去呢?

所以,从纯粹零售的角度去看待业态的细分,已经到了尽头,必须从消费需求出发,混搭业态,打破界限,在所有能拦截到顾客的地方,展开情境争夺。

2.2.2 去掉店铺思维,建立端思维

如果你是上海的用户,如果你有钉钉,钉钉中有一个下午茶的板块,这是易果与钉钉(都是阿里系)联合为办公室下午茶情境引入的服务。这件事看起来不大,目前销量也不大,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不是直接放一个易果生鲜的链接,而要用下午茶来命名呢?

你可能会说,这也不奇怪,很多工具类App都是电商销售链接,如墨迹上有京东的链接。虽然都是链接,但在笔者看来,一个是端思维,一个是入口思维,两者在背后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前者是为一个场景打造的服务,需要重新打磨产品;而后者是一个关联销售,不需要改变产品。

大零售之所以要单独把端的概念提炼出来,是因为背后还有台和链两个部分。先说端,端和店不一样,大零售就是要打破店的条条框框,如一个完整的店铺会考虑很多店铺形象、陈列,但都是围绕店内设置的。

端思维是希望大家从某一类人群去定制你接触客户的界面,不再是店铺思维。当然店铺作为一种端,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要学会找情境。所有问题,先想情境,再思考人群,再考虑品类。情境的构思非常简单,就是人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端,通常会被称为客户端,为什么称为客户端呢?就是因为端先把客户分类了,如运动类App、美图类App、天气类App。这种工具产品首先把客户的需求分类了,同理,如果零售引入端的概念,也需要去场景中寻找客户。

以前店铺的分类思路是旗舰店、商场店、街边店、社区店,这样分已经很细致。但是,现在的竞争更激烈,因此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渗透。要想继续渗透,那就不能靠开店,而是要把自己的商品放到别人的店内,放到有客流的地方。

例如,做艺术品拍卖的可以跟高级酒店合作,把作品放到酒店的房间内,用户若是喜欢,可以直接下单,然后快递到自己家中。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事情:酒店的陈列更丰富了、更有档次了;做艺术品拍卖的商家,有了渠道;用户享受到了意境氛围,还通过低成本获得了商品。

把这一件事做到极端的,是调皮电商报道过的案例——九悦酒店。他们做得更彻底,把所有酒店房间内的用品(沙发、洗漱用品、床上用品、护肤用品和房间摆设等)都采取供应商合作制,甚至连酒店的场地也是与别人合作的,以重运营轻资产来操盘。

当然,这种模式是太深的业态融合,还有一些常见的,如在办公区开设一个零食货架,针对办公人群的零食解决方案,都是小包装。

用端思维去创新,而不是店铺思维去创新,你会发现很多好玩的事情,端思维就是彻底打乱线上线下的界限,让你彻底放弃O2O思维,而此时你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再是线上线下结合了。

2.2.3 用大零售思维重新定义门店

以下内容来自慢生活王华的分享: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跨界、分享。高频不是跨界业务的必需条件,关系和信用才是。第一是难易,由强关系(短连接)高信用(低频次)入手,而非由弱关系(长连接)高频次(低信用)入手,第二是场景自然,第三是高低频率。‘难易’代表O2O最重要的信用、房产、旅游和汽车,在消费者心中信用很高。”

“餐饮+零售是业界主流模式,个人认为,旅游才是‘百搭小鲜肉’。”

“传统餐饮店,堂食的“天花板”是8次翻台,外卖的“天花板”是4小时下单时间,熟食外卖是非标品,需即时配送,食材零售是准标品,延时配送。一般的餐饮类单体店可依据资源接入食材零售业务。”

“原有的门店经营模式不合适,不是实体店没价值,而是需要重新定义门店的功能。将线下实体的高信任、可深度接触体验、交付灵活和易被发现等优势重新规划门店运营。”

我们提倡的大零售,第一条就是业态融合,其实称得上是重新定义门店,因为还包含重新定义商场、重新定义酒店,是对空间的重新定义。

笔者发现了几个案例。其一,某男装淘宝店与理发店合作,把少量商品放到理发店,顾客理完发,理发师可以让顾客试穿衣服,如果想买,可以在网上下单(没办法直接拿走,因为样品有限)。其二,卖高尔夫球杆的可以赠送高尔夫球场的体验券;在瓷砖专卖店卖高档女士内衣。

这种跨界合作与以前的跨界不同,既不是新零售的技术推动,也不是新物种,这就是业态融合。

但是,我们需要探索的是,业态融合的规律是什么?能否由一个平台来完成这种业态融合?因为让每一个中小企业去找跨界资源是不可能的,也是低效率的。

线上是商品,线下是服务,大家对于这种合作是不是刚需?如何建立一个对接需求与供应的平台?如何保障合作双方的安全?如果真的要把这些放在操作层面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2.4 “曲美+京东”打造无界零售门店

本节介绍一个科技门店的范例。2018年端午节时,曲美和京东合作的门店开业了,笔者曾去围观,当时就有不少感慨,在此笔者把它们写出来,供大家做跨界合作时的参考。

双方是怎么合作的呢?曲美大屯店是一家开了15年的家具店,定位属于中高端。2018年年初,刚上任的京东时尚事业群负责人胡胜利与曲美董事长赵瑞海见面,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开一家无界零售门店。也就是说,京东把自己的商品放到曲美的门店里,曲美根据销售情况跟京东分成。

双方之所以有这个合作,都有其自身的需求:一方面,京东在时尚方面一直是短板,同时也在大胆尝试线下的无界零售模式;另一方面,曲美作为家居品牌,互联网的“玩法”不多,虽然线上也做得不错,但是线下门店业绩增长缓慢。

赵瑞海认为,现在都流行新零售、无界零售,但是,对于品牌方而言,怎么做,其实是不了解的,看京东做得挺不错,就想取取经,结果双方一拍即合,做了融合性门店。

这个门店开业后,客流量翻了几倍,销售额提高了200%,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但笔者当时有一个疑惑:这种线上商品进入线下门店的做法,2016年就已经有人尝试。2017年调皮电商提出的大零售思维,就是要提倡业态融合,如咖啡店里卖衣服、理发店里卖衣服,包括Eataly第一个把超市和餐厅结合、盒马把超市和食堂结合。但这些做法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那么,为什么有的业态融合就可以成功,而有的业态融合却只能失败,或者说效果不显著?京东和曲美是怎么融合的呢?

曲美这家门店有3层,做得比较多的是一层和二层。其中,一层以货架为主,京东的自有品牌就占了3排货架,还有一个厨卫区,双立人的商品和小熊电器的商品占了几个货架,曲美原来的家居用品也占了不少货架。此外,还引入了一家西装定制的品牌,占了一块区域;在衣帽间,爱慕的内衣和家居服摆在里面;还引入网易严选的数百个SKU,大部分是家居类商品,还有部分是家居摆件和文艺小清新产品。

比较有特色的是:作为一个家居店,曲美增设了休息区,顾客逛累了可以免费品尝饮品和冰激凌,还可以给手机充电。这要比普通的家居店的体验好得多。

二层是场景区,本来也是曲美的样板间,京东改造了8个,有老年人的房间,其中还有鸟笼,甚至样板间内还有除臭剂;有一个收藏爱好者的房间,其中的商品有很多是文艺作品,还有一些适合收藏的设计师作品;还有音乐“发烧友”的房间,里面有一个特别酷的音响,京东时尚事业群负责人胡胜利都说,看了就想买。

三层也有一些融合,有一个价值22万元的影音定制,还有一个新派的茶具系列,看起来挺不错。这些商品是怎么选出来的呢?这是靠大数据匹配出来的,曲美99%的用户都是京东的用户,双方重合度特别高,这是双方可以融合的关键点。

其次,品类关联,如曲美99%的用户,在京东上购买了很多的双立人和小熊厨具,那就专门在门店开辟出这两个品类。还有其他品类,也都是匹配出来的。

整个门店,增加了3000多个SKU,基本上增加了一倍,虽然门店面积并没有增加,但激发了用户愿意经常来逛,而不是只有买家具时才来。增加品类,却没有增加选品和供应商成本,这也是融合的一大好处。

另外,京东给曲美的门店科技化,如智能试衣镜,甚至还有一拿起产品就自动播放的屏幕,这会吸引一些尝鲜的人群。

不过,在笔者看来,最好的融合则是:把商品的高频与低频,刚需与弱需结合起来,同时给顾客一种全新的眼界。家具是低频,可能10年才买一次;但是,摆件一类的产品,每年都需要买;生活日用品每个月都需要买;还有一些零食产品、时尚服装,每周都可以逛一逛。

家具是刚需,但摆件是弱需;厨具是刚需,但服装是弱需。这种组合让客流丰富起来,这是融合成功的关键点。同时,不断更换新的生活方式主题,也在刺激用户不断更新自己的家居用品,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要比单纯的家具店更能让用户产生消费的欲望。

所以,融合之后,还要有新刺激产生。例如,上文中提及的音响,看了的人大多想买,但去逛京东的时候,就很难发现这个商品,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是音响“发烧友”,所以,能在一个店内不断发现有意思、有趣味的商品,这就是一个门店的魅力。

笔者曾看到有些咖啡馆内,放了一些瓷器,没看到有人买;还有卖衣服的,也就是逛了逛,就没有产生消费的欲望。因为这样的融合很生硬,没有让门店和产品相映生辉。

像这样大型的门店,曲美还有200家,小型门店还有600家,如果都采取这种模式,那么带来的销量还是很可观的。但是,这种融合始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3000多个SKU,是否要增加导购呢?

没有导购介绍,转化率肯定低,增加导购,就是增加成本。尤其是服装类,没有导购,恐怕购买率会很低。同时,这3000个SKU到底有多少动销呢?这就需要经营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这样的融合门店也有一个很高的门槛,只有品类丰富的平台玩家才能这么做,否则,配送成本就居高不下了。不过也别灰心,一个量级有一个量级的玩法,如果你是小商家,那就用小商家的“玩法”去做。下面笔者会继续介绍小型的科技门店,为大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