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物价
两块钱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少了,相当于四十年后的二百块钱。
而原主本身也是赞了不少钱的,有二百多块钱。
这不少了,而且原主每个月还给母亲五块钱。
他虽然是个小混混,但花钱的地方也不多。
抽烟算一项,吃饭算一项。
别的,没有太大的花销。
原主也不爱看电影,玩也没什么玩的。
毕竟有工作,基本都在厂子附近转悠,而厂子又是远离市区的。
虽然厂子里配套设施都有,但这个年代玩的东西真心没多少。
不然一个套圈,吸引那么多人来玩。
……
走了好一会才看到一个卖早餐的摊子,可能起来晚了,基本上都走了。
“老板,来一碗咸糊涂,两根油条,两个肉包子。”
“啥老板啊!就是个小贩,摆摊的,摆摊的。”
张良:“……”
‘还真是不能乱说,不然进去了怎么办?’
张良想着看过的某个从1983开始的许老板,他那个时候好像有人进去,别说更早的81年了。
时时反思,张良还是会的,尤其是刚刚卖早餐的老板反应那么大。
想着,没等他回过神,所有的东西都上来了。
“嗯!味道不错。”
“那是,俺家那口子祖上是闯关东过来的,在东山那也是一等一的好厨子,那东山菜烧的可好了。”
张良:“……”
他还没适应和人这么聊天,他只是自言自语了一句,结果还真有人接话。
见张良不回答,大姐接着又说:“怎么?你不信?听俺家那口子说他爷爷可是给张宗昌做过饭的,张宗昌你知道谁不?”
没等张良回答,直接自问自答:“大帅。”
“不过这话你可别给别人说啊!大姨给你说笑话呢!”
好像想起了什么,大姐回过神来赶紧改口了,还嘱咐了张良一句。
张良:“……,对,说笑话呢!”
张良对这个时代不了解,而且原身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是怎么抓人进去的。
但张良刷视频是看到过有人扣帽子,还有流氓罪啥的。
他可不想被抓进去,还是多看少说话吧!
一碗咸糊涂,两根油条,两个肉包子,一共六分钱。
肉包子都是瘦肉,也是张良爱吃的,要是有肥的,张良估计吃不下去。
这个时代肥肉都舍不得卖,都是自己吃,油水大。
而且还能榨油,熬成油渣。
……
老地方是厂子门口,也是他们保卫科集合的地方。
而等张良到的时候,压根没人。
也不能说没人,还有一个看大门的大爷。
也是他们保卫科的,正坐着马扎,听着收音机呢!
正是张良的科长,胳膊上还带着一个红袖章。
张良觉得这个大爷应该不简单,就拿这个收音机开来说。
这收音机可是大件,百货商店卖一百多块钱。
说不定还会功夫呢!要不然怎么是保卫科的老大!
原主是没想那么多,只觉得科长是个好科长,每天来一趟就行。
而张良却不这么看,琢磨了一会总觉得这是个扫地僧一样的人物。
“哎,小钰,过来替我一下,我去厂子里转转。”
还没等张良给他打招呼,大爷先把张良喊过去了。
“别啊!科长,我去巡逻吧!好久没看咱们厂子了,我去巡逻。”
张良正好想看看八十年代的风景,看大门有什么意思。
而且看大门只是个摆设,电影里卖西瓜的都能进去。
“你能行吗?要不还是我去?”
看着大爷好像扎根在马扎上,张良明白了。
不过,也正合了他的意。
“没问题科长,巡逻而已。”
“那就好,别巡到篮球场了。”
“放心,也没人跟我打球啊!”
厂里不仅有排球场,还有篮球场和操场。
这个厂子配套设施很齐全,不仅有医院,电影院。
操场上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哪些单双杠之类的也不少,一个几千人的厂子基本上啥都不缺。
现在虽然才八点多,但大家都开始工作了。
各个车间,厂房都运作起来了,机器声已经响起。
而张良正悠闲的晃悠在这几百亩地的厂子里。
看他脸上的表情,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
这是停车场啊!
就是个停车棚,放自行车的。
食堂!
医院!!
礼堂!!
电影院!!
公交车!!
从张钰的记忆中得知,这辆公交车每天好多躺班次去市里。
电影中贾晓玲和李焕英就是坐这趟车去买电视机的。
还有小学!!
附近有很多家属院和宿舍,都是依靠着厂子办起来的,而小学自然也是。
好吧!也没那么夸张,就是好奇。
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张良才想起来和冷特约好了在厂子门口见的。
也不着急,刚刚转悠的时候也没看到一个熟悉的人。
贾晓玲也不知道去哪了,她也没工作,反正就是没看到。
所以,等到冷特一起也得找半天,说不好得中午。
又回到大门口,大爷依旧在那听节目,冷特还没来。
张良在旁边蹭了半天,也没啥好听的节目。
连广告都没有,更多的是重播。
歌曲也都是正能量满满,时代气息浓烈。
……
上午,大概十点多,巳时。
张良和大爷早就从门口撤到树荫下了。
大爷和张良倒是没什么话可以聊,可能是之前说过了,而张钰没听。
树荫下气氛出奇的好,一点也不尴尬。
“你这小子,今天怎么这么有耐心?”
“我等大哥呢!”
大爷:“……”
不是张良没有情商,而是他不想说话,多说多错。
……
时间一点点过去,没等来冷特,倒是等来一个卖西瓜的。
赶着马车,拉了一车西瓜。
大爷也不阻拦,可能是熟人,也可能是让更多的工人能吃上西瓜吧!
不过,等到马车走过大门的时候,大爷还是叮嘱了一句:“过了饭点就出来,大家还要干活。”
“好的,没人晚上还吃西瓜。”
“哎,大爷,给我拿两个,挑好的,不熟我可不给钱。”
这时,张良说话了,他也想尝尝这个时代的西瓜。
毕竟物价那么便宜,以后可没几毛钱就能买西瓜的机会了。
“别占人家便宜。”大爷说了一句。
“不能,几毛钱的西瓜我还能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