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工实用技能全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07/29974907/b_29974907.jpg)
第四章 安全技术与绝缘安全用具
一、安全技术
1.电流大小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人体会有麻、疼等感觉,随着电流的增加,还会引起颤抖、剧痛、肌肉僵直、呼吸窒息、心脏停跳等,乃至失去知觉而死亡。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人的感觉越强烈,破坏心脏工作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越大。
对于50mA以下的直流电流通过人体,人可以自己摆脱电源,可以看作是安全电流。
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电流大小的不同,人体呈现的不同状态,可将电流分为以下三级:
(1)感知电流。感知电流是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实验资料表明,对于不同的人,感知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
(2)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是人触电以后能自己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实验资料表明,对于不同的人,摆脱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女性约为10.5mA;成年男性的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成年女性约为6mA。最小摆脱电流是按0.5%的概率考虑的。
(3)致命电流。致命电流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在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致命电流。到这时候,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意志)离开触电的地点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2.触电方式
(1)单相触电。最常见的触电方式如图4-1所示。人体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与大地相连,是指人体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电气装置带电的任何一相所引起的触电。它的危险程度由电压的高低、绝缘情况、电网的中性点是否接地和每相对地电容的大小等决定。
(2)两相触电。它是指人体的两处同时接触带电的任何两相电源的触电。在这种情况下,不管电网的中性点是不是接地,人体都处在线电压之下,这是最为危险的触电形式,这时电线上的电就会通过人体,从一根电线到另一根电线形成回路,人体受到的电压是线电压,因此触电的后果很严重。
(3)跨步电压触电。如果人或牲畜站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m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人受到跨步电压时,电流虽然是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腿、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好像比较安全。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完全可能流经人体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或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s,这种触电就会致命。
跨步电压触电一般发生在高压电线落地时,但对低压电线落地也不可麻痹大意。根据试验,当牛站在水田里,如果前后跨之间的跨步电压达到10V左右,牛就会倒下,电流常常会流经它的心脏,触电时间长了,牛会死亡。
如果高压导线正好断落在人的附近,切勿慌张,决不能跨步奔走,以免造成跨步电压触电,应采用单脚或双脚并齐的方式跳离危险区,如图4-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C56D4/16499764705819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47.jpg?sign=1739308746-pCN72yyPAZMT1O2FSkOc7R83R49uMeJF-0-261510af7746bbc3168132bdd7b97ec4)
图4-1 常见的触电形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C56D4/16499764705819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57.jpg?sign=1739308746-U63NVXq3922SHXqrvTmLXrSnvG8MssQx-0-78e57562281861cb4dfe004798d17894)
图4-2 单脚或双脚跳离跨步电压的危险区
(4)接触电压触电。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造成接地故障时,如果人体两个部分(手和脚)同时接触设备外壳和地面,则造成人体两部分的电位差。
(5)感应电压触电。人触及带有感应电压的设备和线路时造成的触电事故。
(6)剩余电荷触电。当人体接触到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引起的对人体的放电事故。
3.触电现场救护原则
发生了触电事故,首先不要惊慌失措,应该采取以下基础急救措施。
(1)迅速切断电源,关闭电闸,或用干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电线挑开。电源不明时,切忌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以免自己也成为带电体而遭受电击。
(2)在浴室或潮湿地方,救护人员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
(3)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CPR)。不要轻易放弃,一般应进行半小时以上。有条件者应尽早在现场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仪器。
(4)紧急呼救,向医疗急救部门呼救。
(5)持续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救护,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6)烧伤伤员局部应就地取材进行创面的简易包扎,再送医院抢救。
4.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对神志清醒的触电伤员,应将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呼吸、脉搏等生命指标,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
(2)对神志不清的触电伤员,应将其就地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的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丧失意识,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对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伤员,在将其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地进行有效心肺复苏抢救。
(4)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上腹部有无呼吸起伏动作。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采用看、听、试等方法发现伤员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伤员呼吸心跳停止。
(5)进行心肺复苏(CPR)。
(6)紧急呼救。大声向周围人群呼救,同时拨打120电话请求急救。
(7)伤员的移动与转院。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宽木板外,还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继续用心肺复苏技术抢救,并做好保暖工作。
(8)伤员好转后的处理。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则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后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着准备再次抢救。
5.安全距离包括的内容
安全距离就是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带电导体与附近接地的物体、地面、不相同的带电导体以及工作人员之间所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或最小空气间距。这个间距不仅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操作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
(1)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0.7m;35kV——1.0m;110kV——1.5m;220kV——3.0m;500kV——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
(2)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为4m,垂直方向都是5m。
(3)10kV高压线路距离建筑最小的水平安全距离为1.2m,垂直距离为2.5m。为了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供电部门将电杆由原来的10m加高到了12m或者15m。
(4)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与接地点的安全距离为:室内应大于4m,室外应大于8m。
6.做好隔离和间距
隔离是将电气设备分室安装,并在隔离墙上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
将工作时产生火花的开关设备装于危险环境范围以外(如墙外);采用室外灯具通过玻璃窗给室内照明等都属于隔离措施。将普通拉线开关浸泡在绝缘油内运行,并使油面有一定高度,保持油的清洁;将普通日光灯装入高强度玻璃管内,并用橡皮塞严密堵塞两端等都属于简单的隔离措施,但这种措施只用作临时性或爆炸危险性不大的环境。
(1)户内电压为10kV以上、总油量为60kg以下的充油设备,应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600kg者,应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防爆间隔内。
(2)10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得设在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变电室与各级爆炸危险环境毗连,最多只能有两面相连的墙体与危险环境共用。
(3)10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也不宜设在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也可以与火灾危险环境隔墙毗连。
(4)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且变压器油量越大,建筑物耐火等级越低及危险物品储量越大者,所要求的间距也越大,必要时可加防火墙。
(5)为了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开关、插销、熔断器、电热器具、照明器具、电焊设备和电动机等均应根据需要,适当避开易燃物或易燃建筑构件。
(6)10kV及其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当线路与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接近时,水平距离一般不应小于杆柱高度的1.5倍。
7.进行电气灭火
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可能是带电的,如不注意,可能引起触电事故。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断电的应断电灭火;无法断电的则带电灭火。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充有大量的油,着火后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焰蔓延,扩大火灾范围,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1)触电危险和断电。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扑救人员身体或所持器械可能接触带电部分而造成触电事故。 因此,发现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和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② 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电磁启动器而不应该先操作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③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④ 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的电线应在不同的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的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剪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2)带电灭火安全要求。有时,为了争取灭火时间,防止火灾扩大,来不及断电;或因灭火、生产等需要,不能断电,则需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 应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有一定的导电性,不宜用于带电灭火。
② 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这种水枪流过水柱的泄漏电流小,带电灭火比较安全。用普通直流水枪灭火时,为防止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通过人体,可以将水枪喷嘴接地;也可以让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或穿戴均压服操作。
③ 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为10kV及其以下者不应小于3m,电压为220kV及其以上者不应小于5m。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导电灭火剂的灭火器灭火时,机体、喷嘴至带电体的最小距离:电压为10kV者不应小于0.4m,电压为35kV者不应小于0.6m等。
④ 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
(3)充油电气设备的灭火。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其闪点多在130~140℃之间,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只在该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源,并可用水灭火。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扑灭。
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电机起火时,为防止轴和轴承变形,可令其慢慢转动,用喷雾水灭火,并使其均匀冷却;也可用二氧化碳或蒸气灭火,但不宜用干粉、砂子或泥土灭火,以免损伤电气设备的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