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就是要结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结果启蒙运动

一、多讲故事,少讲道理

从定性到定量,从原则到规则,从方式到方法,从抽象到具象,从含糊到清楚,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思维与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是一个商业文明的进化过程。中国还处在工业化初期,这个工业化,不仅仅是经济与产业形态的工业化,还包括思想意识形态的工业化,我们错过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我们缺少这个思想和观念转化的过程,空泛的陈述与飘浮的概念还是我们固有的习惯性思维方式。

“结果定义”是训练出来的,训练的结果就是员工能够用“结果三要素”,迅速准确地说出什么是结果,什么不是结果,开口闭口都是结果型语言。我们执行的启蒙就从说结果开始,我们的商业文明就从结果交换开始,企业的执行力与竞争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如何训练呢?给大家一个方法,那就是故事法——多讲故事,少讲道理。要在公司经常讲一些有关结果的经典段子,让这些段子流行起来,故事一说大伙都懂,立即产生影响,立即能够纠偏,减少我们的沟通成本。下边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请大家开始做结果启蒙。


故事一:栽树的结果是什么,是栽上树苗?还是成活率达到90%?当然是后者。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植树造林成活率很低,有一名记者去调查此事,来到一个种树的现场,看到一个人在挖坑,一个人在填土,树苗就在身边,没有往坑里栽。记者感到很奇怪,就上前问他们:“兄弟,你们在干什么?”其中一位回答:“我们在种树。”看到记者有疑惑,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应当有三个人栽树,一个人挖坑,一个人栽树苗,一个人填土,结果栽树的兄弟今天生病了没有来,但是领导已经规定了,我一天必须挖400个坑,他必须填400个坑的土,所以我们只能一个挖坑,一个填土。”

分析:这是做事情,不是做结果,我们都按照程序办了,但是没有最后的结果,应当说种树是做事情,种上以后成活率达到90%才是结果。许多事情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如果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了规定的程序,那么团队共同的结果就有可能实现不了。例如,技术部资料员请了三天事假,那么技术文件的传递就不做了吗?其他同事是不是应当主动承担起因为这个员工缺位而搁置的工作?这是我们技术部的事情,不能因为同事请假,而耽误生产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我们毕竟是一个业务链条。比如,在一个小店里,三个店员各负责自己的产品销售,责任到人是对的,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但是完成店面整体利润指标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来的顾客多,某一个销售员忙不过来,其他两位没有顾客,但就是不主动来帮忙,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店面持续盈利才会有自己的工作,客流增加以后自己的摊位也会提高销量。有时,我们只是顾及自己的小利益,而忽略了大利益,最后自己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


看上去,这是一个笑话,其实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团队作战的时候,总是有些工作会出现真空,团队内部缺少补位意识。


故事二:村里要挖一口井,出价3000元,一位村民主动要求承担这个任务,村长同意了。结果第一天,他非常辛苦地挖了五个坑,但是都没有看到水。到了晚上他就去找村长要钱,他认为自己非常辛苦,虽然没有挖出水来,也应当给点辛苦钱,哪怕先给1000元也行呀。村长说,你没有挖出水来,不能给钱,我只给结果付钱,你如果挖不出水,打不好井,不但不能要钱,你还得把坑都给填平了,那些坑会影响大家通行。

分析:这是做事情,是应付了事,没有做到标准,没有做到极致,就不是做结果。在生活中,同情心可以给辛苦付钱,但是在商业中,商人只为结果付钱,只为功劳付钱,不给辛苦付钱。如果一个销售员一个月没有业绩,可以理解,两个月没有业绩,可以原谅,但是事不过三,如果三个月还是没有业绩,那么就要考虑是否还要留下这位销售员。因为一个人的业绩绝对不是一个人的收入问题,而是公司的现金流能否得到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是否受到影响,员工的工资能否发出来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苦劳值得同情,但是只有功劳才值得赞美。


挖坑是做事情,挖井才是做结果,村长只为结果买单,不为辛苦买单,这就是市场经济,讲好了规则,就按照规则办,村长把钱支付给村民,村民应当用结果换取报酬。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类似讲辛苦不讲结果、讲苦劳不讲功劳的情况似乎天天发生。

生产出现次品了,返工还要给计件工资?工程项目完工后,客户还没有最后验收,就想要奖金?销售款没有到账,就想要提成?新品研发没有实现量产,还想要研发奖?这是一个用结果交换回报的时代,因为客户要得到结果才会给我们付款,我们内部没有结果,就没有钱发工资或者奖金。

二、做结果如同做人生

为什么要强调做结果呢?做结果没有那么舒服,要定量、要承诺、要执行、要被检查,做不好要受到处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做结果呢?做结果与我们的收入有什么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收入就是结果质量与价值的体现。

什么样的人能够成功呢?把结果做到极致的人,这样的人就是高手,是九段高手。棋手有九段,员工也有九段。我们以销售员做客户拜访为例子,来看看什么是“九段销售员”。

一段销售员“打电话”。销售的结果是什么,是订单和收款,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结果呢?找到客户是第一步,最简单的方法是打电话,但是打电话很难成交,只能让客户产生购买的兴趣,最强的电话行销高手也只是说服客户亲身参加体验。如果仅仅停留在打电话,而不主动出击,那么这个结果的价值就不高。

二段销售员“去拜访”。电话不能产生体验,见面才有可能谈成生意,出去总比在家里强,先走出去再说,去拜访客户。人怕见面,树怕扒皮,接触是一切成交的开始。只有拜访才会让客户感受到一对一的讲解与服务,才可以做细致的交流,才可以眼见为实,这样做的成功率很高。拜访一次不成功,决不能退缩,要创造新的机会再拜访,直到成交。

三段销售员“做投入”。什么是好销售员?不是从商品入手,而是从非业务价值层面提供价值。像客户的秘书一样,提供产品与行业信息供客户参考;像客户朋友一样,与客户交流工作、生活的体会,讨论客户关心的日常问题,甚至他的生活与家庭;像客户的专业顾问一样,分析客户采购的得与失、利与弊,提供性价比最好的解决方案。感动客户,让客户对你产生依赖感才是最好的销售。

四段销售员“做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和特点,制定“破冰”的策略,准备好说服客户的一切有效资料和方案;主动向技术、商务等团队提供客户信息,请他们支持你的销售,最好是组成专业团队,集体出击,让客户在各个层面、多重专业上都感受到你提供方案的价值,心怀感激,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五段销售员“做成交”。当看到客户有很高的购买意向时,立即出击,争分夺秒,快速实现成交。要懂得客户不消费是对他自己不负责任,也是一名销售员的失职,只有成交才是真正的商业交换。当然,成交不只是收回定金或首期款,最完整的结果是“收回全款”。

六段销售员“做售后”。不能人走茶凉,要调动客服、安装、维修人员,主动帮助客户解决产品安装、使用中的问题,做好售后服务,要像走亲戚一样,经常问候和拜访客户,出现问题全程负责,监督公司内部各部门整改达标,让客户感受到超越期望的价值。

七段销售员“再成交”。一次成交不算成功,持续做好售后服务,让客户重复购买才是销售员的大成功,因为只有被你感动的客户,才会对你有更多的回报,忠诚的客户由此产生,那是你一生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八段销售员“转介绍”。一家客户持续购买了、满意了,能不能请他给你介绍他的朋友,这些朋友信任他,就会信任你,这就是转介绍。你的老客户会帮助你拓展市场与客户群,这些客户也会成为你的客户,也会转介绍新的客户,你的业绩就会越来越好。

九段销售员“做流程”。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成长的结果,把你从拜访到成交的过程,写成业务流程,有时间节点、有操作要点、有使用工具、有讲解话术、有应对方案,让其他同事一看就懂,一用就灵,团队也会回馈你,团队的成长有你的一份功劳。能做复制的员工是最有价值的员工,能够训练团队的领导就是最优秀的领导。

我们都希望报酬高、晋升快,能有职业成长,报酬、晋升、成长,这些不都是每个结果累积出来的吗?因此,结果不仅仅是收入,还是人生。薪水高不仅仅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我们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你的结果做到什么价值,这个市场就会很公平地回馈给你什么价值。许多人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态度不行,不愿意吃苦、不愿意承担、不愿意进取。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决定人生!

利润从哪里来?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支出,收入需要我们的市场部门、营销部门、技术部门、客服部门去创造,成本需要我们的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设备部门、质量部门、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去掌控。每个部门都与利润有关,只不过有的部门直接创造利润,有的部门间接创造利润,每个部门都必须把创造利润作为自己的最终结果,只有形成这样的团队共识,执行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才会得到很好地解决。

例如,采购的结果是什么?有的采购部门只注重自己采购成本的控制,为了节省一元两元的成本,最后迟迟不能交货,导致生产出现延迟,增加了人工成本与生产运营成本,甚至因未按期交付产品而向客户支付违约金。这个责任好像应该由生产部来承担,但实际上采购部也有责任,而且是责任的源头。如果采购部真正懂得什么是结果,就必须算总账,哪怕贵一点儿也值得。如果按时交付产生的利润远远大于采购节省的那点儿钱,那么采购对全局而言就是有结果的、有价值的。

例如,人力资源部的结果是什么?是为公司的发展提供适应岗位要求的人才。技术人才招不来,就会影响研发项目的进度;生产工人招不来,就会影响生产订单的完成;销售人才招不上来,就会影响销售的业绩达成。招来的人不能提升思想认识与技能水平,就跟不上公司高速发展的脚步,优秀的人才留不住,就会影响公司业务的连续性,产生二次招聘等人力成本。

不给别人拖后腿,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和谐的最低要求。而最高要求是给别人提供价值,给别人提供配合,给别人创造条件,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业绩目标。这需要系统思维、全局思维和结果思维,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应当站在公司整体盈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团队才是真正的和谐团队,这样的公司才是成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