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训格言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读书明理 判定是非

训曰:学问无他,惟在存天理、去人欲而已。天理乃本然之善,有生之初,天之所赋畀也。人欲是有生之后,因气禀之偏,动于物,纵于情,乃人之所为,非人之固有也。是故闲邪存诚,所以持养天理,堤防人欲;省察克治,所以辨明天理,决去人欲。若能操存涵养,愈精愈密,则天理常存,而物欲尽去矣。

训曰:朕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几之暇,犹手不释卷。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几,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注释】

①畀(bì):给予。

②气禀:也称“禀气”,人生来对气的禀受。

③差忒(tè):差错,误差。

【译文】

训言说:学问没有特别之处,它只不过在于保存天理、去掉人欲罢了。天理是人本来所具有的善性,在人刚刚出生之时,上天就已经赋予他了。人的欲望是在人出生以后,因为气质禀赋有所偏颇,为事物所动,放纵自己的情感而不加节制,这乃是人的后天所为,并非人生来就有的。因为这个缘故,防止邪恶、保存真诚,用来保持、养护天理,以遏制人欲;反省检查克制自己,用来辨明天理,去掉人欲。如果能够使自己的操守和修养得到保存,更加精炼和细密,那么天理就能够经常存在,而物欲也能够完全去除了。

训言说:我从小爱看书,如今虽然年老了,但仍然在处理繁忙事务的闲暇,手不释卷。这的确是因为天下的事情繁多杂乱,每天都有很多政务,作为一国之君的人身处宫禁之内,需要知道的事情哪里有穷尽呢?经常看书,多了解古人的事情,或许能够少犯过错。我之所以处理天下事务五十多年没有出什么差错,可以说这也是看书的好处啊。

【解读】

书,是教人明白道理、辨别是非的。因此,多读书能够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德行。由于读书不能给人提供直接的利益,致使不少人误认为读书无用。康熙在读书方面的身体力行,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读书的重要。庄子云:“无用之用,乃为大用。”书本身虽然对于人没有直接的作用,也不会给人们带来直接的利益,但书中所包含的许多做人的道理,常常会让读书的人获益终生。人之一生,难免会有许多欲望,书中的道理能够让人明白事理,从而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理智冷静,抑制不必要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