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溪的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曲老师一家去美国了

腾达食品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彭公望,在罗溪到中山报到的第二天,就从广州总部来到了小榄镇南边的工厂。在对罗溪和另外一名财会人员做了半天的培训后,他当天下午就又赶回了广州。

接下来的日子,罗溪很难再有闲暇的时间。他们这家食品厂,是集团公司在广东六家工厂中的一个,主要生产矿泉水和果汁饮料。

罗溪在班上班下,一点一滴把所学过的工业会计知识拾了起来,到了年底做报表,她已经驾轻就熟。

转眼就到了腊八,这一天正好是周五。工厂的年报,一周前罗溪就已呈报给总公司。

这一周,她按彭总监的要求,又做了一些详细的补充,打算下午跟着厂里去广州的顺风车,送去公司总部。

中午吃过午饭罗溪回到宿舍,她拿上存折,去工厂边上的邮政储蓄点取了两千块钱,打算下午去广州时顺便买些年货,给曲老师一家寄去。

罗溪已经快三个月没有同曲老师家联系了。在八月初到梦达广告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晚上,她给曲老师一家打电话报了平安。因为觉得那只是个临时的选择,就并未给他们留下联系方式。

到了腾达食品公司后,她虽在十一月初去广州公司总部送报表时,买了些当地的土特产给他们家寄去,但附信中也只简单地说一切都好请他们放心,并未告知她现在具体在何处。

罗溪觉着,自己那时还在试用期,半年内还有可能变动,她不想让曲老师觉得自己来回换工作而操心。

现如今,她也算安定下来了——公司已提前结束了她的半年试用期,总部的人事处上午已打电话通知她,让她下午到总公司正式签订劳动合同。

罗溪想马上联系曲老师,告诉她这个消息,好让他们一家放心。

下午五点,罗溪从公司总部出来,到附近的商场里买好了年货,她一看表,已经过了六点半,邮局已经下班了。她只好提着一大堆东西,又坐车回了中山。

周六的早上,罗溪一大早就坐车去了小榄镇的邮局。她把两厢年货发EMS寄往了渭城中学曲老师家的地址。

在镇子上吃过早饭回到工厂后,她去了办公室,在那里拨通了曲老师家的电话。

电话铃响了很久都没有人接。罗溪又等了几分钟,再拨过去,依然没有人接。可能他们出去买东西了,或是下楼散步了,罗溪想。

她看了看表,还不到十点,等中午吃过饭再打吧,那个时间他们应该都在家。

罗溪回了宿舍,在桌前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到现在,注会的考试教材,她已经看完两本。因为她的专业基础扎实,又有七八年的工作实践,看起书来很轻松,今年的考试,她打算多报几门。

十二点过后,罗溪又去了工厂二楼的办公室。到了十二点半,她估计曲老师一家应该吃完了午饭,就又拨了电话过去。

可电话仍然没有人接。罗溪开始有点心慌,不由地有些担心:是不是方校长又住院了。

她凭着超强的记忆力,闭着眼在那里回想方知兼职的那个培训机构的电话,她拨了过去,但对面却提示是空号。

她只好拨打渭城的114,查询渭城职业技校的总机号。她记得,方知在她走前曾说过,九月份开学后要去那里教英语。

当电话从总机转到了教务室,响了许久,才被接起。一个中年妇女用不耐烦的声音问道:“找谁?”

罗溪赶紧报上了方知的名字,没想到电话那端甩了句:“没这人!”就哐当一声挂了。

罗溪担心自己刚才说得急,对方没听清,又拨了电话过去,已经没人接了。

罗溪重新拨打了曲老师家的电话,还是没人接。或许……是方知找到了更好的单位,根本就没去技校上班?再说,今天是腊八,也可能他们一家出去串门或是走亲戚了。

想到这,罗溪安心了一些。她记得曲老师曾经说过,方校长本是浙江人,当年在师范大学上学时,因为成分不好,分配时是跟着曲老师来了渭城。

也可能他们一家去了曲老师在老城区的亲戚里,也或许是去了方校长的浙江老家探亲。

虽是这么想,可到了晚上,罗溪还是忍不住又去了办公室。

她再次拨打曲老师家的电话,这一次,电话终于接通了!罗溪两只手握着听筒,有些发抖。

是曲老师接的电话,她一听到罗溪的声音,急忙向屋里喊:“是罗溪!是罗溪!”

电话那端开了免提,方校长在里面笑道:“你要再不来电话,过两天我们就去美国了!你现在广州怎么样?今天在回渭城的火车上,曲老师还念叨你来着。”

罗溪赶忙说她现在一切都很好。

原来,方校长和曲老师,昨天上午刚刚在BJ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他们的儿媳下个月就要生孩子了,他俩要去美国帮着儿子儿媳看孩子。

而方知,早在罗溪走后不到两个月,就又去了美国,她根本没去渭城职业技校上班。

四十多分钟的电话过后,罗溪怅然地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

她看着窗外,不远处的小榄镇上,已是灯火通明。罗溪知道,在漆黑的夜里,那万家灯火中,没有一盏灯,是为她守候。

而在遥远的渭城,城北中学家属院里,那曾经时时为她敞开着的温暖的家,往后将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