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苏轼(公元1037—1101年)
文学大师苏东坡,书法大师苏东坡,绘画大师苏东坡,美食大师苏东坡,千古一人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苏轼家族为初唐“文章四友”之一苏味道之后人,有深厚的文学传统。其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其父苏洵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尤擅散文,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
1057年(北宋嘉祐二年),苏轼、苏辙兄弟在京参加礼部省试及第,其才华为欧阳修所称赞,嘉祐六年苏轼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第三等(实为最高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从此迈入仕途。在对策中,苏轼倡议改革弊政,后在《思治论》中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苏轼政治上属于旧党,于1070年(北宋熙宁四年)奏《上神宗皇帝书》,直言王安石新法“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从此卷入党争漩涡。
熙宁年间,苏轼自请外任,先后任杭州通判和密州、徐州、湖州知州,达八年之久。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八月,苏轼以作诗“讪谤朝政”罪遭御史台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蒙旧党诸人多方营救,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贬谪黄州四年期间,苏轼躬耕自给,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下《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元丰七年,苏轼改任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团练副使。1085年(北宋元丰八年)三月,哲宗即位,神宗母亲高氏垂帘听政,废除新法。苏轼奉调入京,同年十二月为起居舍人,后又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掌“内制”。但苏轼不赞同司马光之务除新党及新法的做法,曾与司马光激烈争论。后旧党分裂,苏轼陷入洛蜀党争,于1089年(北宋元祐四年)三月出任杭州知府。
1089—1094年(北宋元祐四年至绍圣元年),苏轼历任多地知州。期间于元祐七年九月被召回京,任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不断受到御史的弹劾,他又要求外任,1093年(北宋元祐八年)六月任定州知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当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重又起用新党人士,苏轼与旧党诸人再度被新党严酷打压。
绍圣元年,苏轼在被贬途中,被五改谪命,一直被贬到惠州。绍圣四年,随着朝廷再一次大规模地追贬“元祐党人”,苏轼又被贬为琼州别驾,居海南儋州。这一时期,苏轼艰苦倍尝,促使他开始有意识地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平衡身心。1100年(北宋元符三年)正月,徽宗即位,欲平衡新旧二党,苏轼得以内迁。1101年(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过大庾岭,经行南安,先后抵达虔州、金陵、常州,随后卧病不起。六月上表请老,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于常州。
苏轼一生广学兼容,吸收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构成了其看待人生、仕途和命运的思想。
苏轼年轻时,具有强烈的儒家兼济天下情怀,在写作诗文方面,他追求“言必中当世之过”“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苏轼在第一次任杭州通判时,正值新政日下,苏辙言其“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在密州时,他在诗文中表达出对百姓的同情:“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在动荡曲折的一生中,苏轼希望以儒家行健进取的主张,或有所作为,或修养心性。年轻时期的苏轼曾以范滂自许,有澄清天下之志,入世后更期望“致君尧舜”,其文章重视通经致用,充满入世情怀。
“乌台诗案”后,苏轼倍尝艰辛。被贬黄州期间,他开始融合佛老思想,以豁达、超然、随缘的心态,从容面对人生。老子、庄子的一些思想对苏轼后期的思想形成有直接影响,如苏轼被贬琼州期间,写有《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诗: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在诗中苏轼化用《庄子》中的典故,以庄子思想来映射自身处境,则贬谪蛮荒之地之“幽怀”当然不必在意。苏轼也受到了若干佛教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无常”“无所住”“性空”等理念,对其影响尤其明显。如苏轼《与参寥子二首·其一》云:“自揣省事以来,亦粗为知道者。但道心屡起,数为世务所移夺,恐是诸佛知其难化,故以万里之行相调伏耳。”佛教的因果思想成为苏轼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重要原因。
严格来说,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核心命题上有诸多差异,但苏轼对于三家思想一视同仁、重视融合:“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在其年轻时期,以儒家入世思想为主干,强调立德、立功、立言;后期又更多吸取了道家“清新无为”“齐物”“安时处顺”,与佛教“无住生心”“随缘”等思想。正是面对人生坎坷,苏轼思想的转变与融合,使其能够泰然应对一切处境,形成了从容超脱的人生态度,与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在北宋中期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中,苏轼、王安石二人的道德文章,皆为后世楷模,可政见并不相同。以政治家的眼光看,苏轼尽管才华横溢,但只不过是书生意气,所以王安石对他并不重用。苏轼的不满便化作嘲讽的言语,与王安石大唱反调。在王安石推行新政如火如荼时期,苏轼历数推行新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指责王安石“怀诈其术,以欺其君”,还说如此这样推行新政将会导致亡国。“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不已,则乱亡随之……”可当苏轼因诗获罪,遇飞来横祸时,已经隐退的王安石却出手相援,上书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五年后,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苏轼从黄州过金陵,怀着复杂的心情拜访王安石。此时的王安石已到了风烛残年,罢相赋闲在家。“荆公野服乘驴”,早早在江边“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对荆公一揖,道:“轼今日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欲行礼,王安石却朗声一笑:“礼仪岂是为吾辈所设!”苏东坡在金陵停留数日,两人多次吟诗唱和。游蒋山(今钟山)时,苏东坡吟出“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王安石大为赞叹,当即和之,并说:“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王安石甚至劝苏东坡卜宅钟山,与之结邻而居。所以东坡赠诗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送走苏东坡后,王安石对人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劫波度尽,恩怨尽泯,两位巨人终于和解,其胸怀有如光风霁月!
苏洵(公元1009—1066年)
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20卷、《谥法》3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后人对苏洵的评论为:大器晚成的榜样,无比成功的父亲。
苏家,是四川眉州的大家族。苏洵的两个哥哥苏澹、苏涣都考中了进士。十八岁的时候,苏洵也参加过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从此苏洵就放弃了学习。其父却“非忧其不学者也。”“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而苏洵广为大家所知,其实主要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
他曾专门写了《名二子说》一文,从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名字说起,告诫他们做人的道理:“轼”指车厢前端供手扶的横木,“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也指道路。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大意是说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即使这样,车毁马亡,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苏轼、苏辙兄弟日后的经历,真真切切地印证了其父苏洵这篇文章中的预言。名字是一个人一生的符号,从这件事情能够看出苏洵对儿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并不显山露水,但含义深刻,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认识与期待,真是古今取名的绝佳例子。
苏辙(公元1039—1112年)
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1057年(北宋嘉祐二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1112年(北宋政和二年),苏辙去世,年七十三,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