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一餐一顿有讲究
第一节 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重视,但大部分人关心的往往是某种单一的食物有什么营养。如“山药有补肾的作用”和“多吃鱼对身体好”等。人类食物多种多样,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至少可以提供一种营养成分。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达到营养互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达到健康的目的。
食物多样化是实现平衡膳食的基本途径。食物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谷薯类,包含米、面、杂粮、红薯、马铃薯等,主要提供糖类、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二类:动物性食物,包含肉、禽、鱼、蛋、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
第三类:豆类和坚果,包含大豆、其他豆类、花生、核桃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第四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纯能量食物,包含动植物油、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动植物油还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怎样才能达到食物多样化呢?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按一日三餐食物种类分配,早餐4~5种;午餐5~6种;晚餐4~5种;零食1~2种。选择多种小分量食物,种类多一些,每样食物少吃点,做到粗细搭配,避免单一,以达到营养互补的功效。
① 蛋白质需求:老年人蛋白质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需要较多的蛋白质用于机体补偿组织的消耗,故老年人平时对蛋白质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但与青年人相比,由于老年人代谢低,其实际需要量并不高于青年人,蛋白质供给过多,会加重肝、肾负担。
② 脂肪需求:老年人宜食用低脂食物,但因摄入脂肪太少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故不宜过分限制脂肪。重要的是在食物选择中尽量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以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
③ 糖类需求: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在避免过量摄入糖类、防止高脂血症的前提下,可食用一部分含有果糖的糖类,如蜂蜜和各种糖果点心等。对老年人来说,果糖比葡萄糖的吸收要好些。
④ 纤维素需求:老年人由于小肠黏液分泌减少,影响了肠中正常细菌成长,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可使粪便体积增大,含水量增多,如松花粉,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
⑤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求:许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作为酶的辅酶成分,参与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促进新陈代谢。老年人体内维生素的合成减少,故膳食中应供给较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老年人活动量与食量减少,为了保持他们的体重、满足生理代谢需要和保持健康状态,要求每天必须摄入充足的微量元素。
针对老年人对营养需求的特点,老年人的膳食要做到以下几点。
(1)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年人发生便秘、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
(2)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合理安排老年人的饮食,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摄食过程,保证其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摄入充足,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少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3)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器官功能减退、基础代谢降低等,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使老年人摄入的食物量减少而导致营养不良。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活动减少,并因牙齿、口腔问题和情绪不佳,可能导致食欲减退,能量摄入降低,必需营养素摄入减少,而造成营养不良。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缺乏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饮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