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智能医院与分级诊疗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资源配置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成为全面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基本保障,用更科学的手段与方式建立智能化医疗机构,加快设施装备更新,逐年提升服务创新模式和能力,已成为国人的基本要求和社会的共识。在新医改中,政府更是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用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成为各项计划中的基本要求。与传统医院对比,医院智能化建设后可有效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缩短医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信息查询、统计的效率,减少因管理原因造成的药品及物流损失。同时,随着医院智能化体系建设,分级诊疗正在得到逐步落实。
智能医院的总体架构以布线网络为基础,集成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医疗智能化辅助系统为医院提供安全、舒适、绿色、低碳的就医环境,并采集高度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医疗设备和医护工作站提供的各种诊疗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功能应用,实现就医流程最优化、医疗质量最佳化、工作效率最高化、病历电子化、决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网络区域化、软件标准化等功能,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高医院信息化功能和服务水平。
一、医院智能化
广义的医院智能化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逐步融合了管理、临床和后勤,包括医院信息化与建筑智能化两方面内容。具体到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设计、部署与建设,机电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与建筑功能相关联的医院专项应用系统等,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核心应用系统有效应用和未来拓展的基础。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除满足常规的办公、安全及楼宇管理要求外,还具有其专门针对医护人员及患者服务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并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快速发展。
(一)智能医院的初步设计与迭代过程
智能医院从系统结构来看,分为物理空间、设施装备、服务内容、人员配置等资源配置的信息化,同时,与服务对象互动、人性化管理、相应系统软件设计等融合为一体,形成协同管理化。颠覆性地改变传统或以往模式是十分困难的。首先是设备管理、人员管理需要随着设备功能、服务内容、软件设计等变化而改变,建立并形成全新的业务流程,这就需要建立医疗物联网系统。
智能医院应按照层级化、模块化建设理念,运用开放式系统分步迭代升级,以不断增加子系统的方式逐步形成。硬件建立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容易一步到位。但是,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尤其是人员相互配合与培训,很难一蹴而就,在短期内难以达到设计规定和操作要求,需要经过时间磨炼、不断改进才能形成。实现智能医院要从医院的数字化抓起,首先实现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医院的系统结构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 数字化医院的系统结构框架
(二)医院智能化的16种基础系统模块或子系统
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除常规功能外,可对氧气、氮气、压缩空气、真空吸引等医疗用气进行监控;监控医院污水处理等各项指标;对空气污染区域的通风系统进行监控。各医院的基础设施不同,其系统结构存在差异。
2.医疗信息网络系统
医疗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电子病历系统(CPR)、实验室信息系统、病理信息系统、患者监护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采用高速宽带将医院专网与外网分开,部分医学影像、放射信息等系统可考虑光纤到桌面的接入方式。
3.入侵报警系统
在实验室、财务结算、医疗纠纷调解室、重要机房、同位素室、同位素物料区、太平间、贵重物品场所等区域设置防盗报警及探测装置。入侵报警系统结构与产品如图2-2所示。
图2-2 入侵报警系统结构与产品
4.出入口控制门禁与视频监控系统
运用射频识别技术设计的出入口控制门禁与视频监控系统,在机房、财务、行政、医技、实验室、药库、血库、各放射治疗区、同位素室、同位素物料区、传染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处设置门禁,并设置相应的视频监控系统。
5.医学示教系统
医学示教系统可进行手术直播,拍摄手术及会诊过程的高清视频,实时记录和采集相关视频资料,并将其作为教学、学术研究、远程会诊的第一手资料。
6.信息查询系统
出入院大厅及挂号收费处等区域配置信息查询系统,如大屏幕显示及多媒体查询终端,患者可持卡查询并实时消费。人机界面可根据相关标准和系统功能要求,结合服务对象进行人性化设计,避免操作复杂、烦琐。
7.医用护理对讲系统
医用护理对讲系统可实现各护理单元联网服务。例如,病区各护理单元护士站与患者床头双向对讲呼叫,手术区护士站与各手术室双向对讲呼叫,各导管室与护士站双向对讲呼叫,重病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护士站与各病床双向对讲呼叫,妇产科护士站与各分娩室双向对讲呼叫,集中输液室与护士站双向对讲呼叫。
8.门诊叫号及取药排队系统
各科室候诊区、检查室、输液室、配药室、取药窗口等可设置门诊叫号及取药排队系统,同时,该系统具备语音呼叫功能。
9.远程会诊及多媒体会议系统
远程会诊及多媒体会议系统方便与外地专家及时沟通确定治疗方案。在5G网络支持下,远程会诊及多媒体会议系统会更加普遍地应用。
10.ICU探视对讲系统
ICU探视对讲系统方便医护人员护理及家属对重症患者的探视,能够提供可视对讲服务。
11.患者腕带和婴儿防盗系统
患者腕带和婴儿防盗系统可确保患者用药、治疗及婴儿防盗安全。婴儿防盗系统与产品如图2-3所示。
图2-3 婴儿防盗系统与产品
12.图像语音监控系统
医疗纠纷会议室内一般配独立的图像语音监控系统。
13.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实现公共照明分区集中及网络化智能控制,可优化医疗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14.洁净手术室设备管理系统
洁净手术室设备管理系统可显示手术室内温湿度、室内静压、空气净化等各项参数指标;对空调机组进行监控;对无影灯、看片灯、照明、摄像、对讲等设备进行控制。
15.医疗社保联动系统
在个人医保登记地区享受医保政策比例,可查看账户结算数量和余额等。
16.药品采购、库存信息系统
药品采购、库存信息系统包括药品采购计划和实施进度,药品产地、厂家、批次、批号、存量,预定到货时间和数量等信息。药品采购、库存逻辑结构框架如图2-4所示。
图2-4 药品采购、库存逻辑结构框架
二、智能医院的发展现状
与数字化医院不同,智能医院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新阶段,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网络等其他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医学模式中的时空限制,实现疾病的预防、保健、诊疗、护理等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自动化、数字化运作。在全部医疗流程中实现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医院涵盖了联机业务处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互联网系统、远程医学系统、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智能医院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方便患者就医、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就医成本,最终实现患者自助就医。在智能医院的每个工作环节中,都尽可能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同时在管理制度及医院文化等方面也应与硬件基础进行数字化整合,实现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智能医院最大的特征在于具备主动感知和智能调控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医务人员和病患服务。
(一)智能医院解决患者痛点
智能医院在原有数字医院的基础上,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系统和传输系统(PACS)及医生工作站4部分的整合,实现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同时,创新性地以现代智能移动终端为切入点,让患者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诊疗过程中,实现从诊前到诊后的“一站式”服务。
在传统医院就医时,患者抱怨最多的问题往往是挂号候诊时间长、取检查报告时间长、交费报账时间长(以下简称“三长”)问题。在智能医院体系中,“三长”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缓解。
1.诊前服务
诊前服务包括在线智能分诊、预约挂号、诊前叫号查询和医院信息查询等功能。患者可登录医院网站或掌上医院App,选择性别、年龄,然后根据人体模型选择不舒服的部位。例如,咳嗽点“胸部”,系统就显示出脓痰、干咳、咳痰等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并显示可能性疾病,推荐病人到相应的科室挂号。同时,患者还能快速查询到各类健康资讯,以及医院、科室和医生的全方面信息,方便患者选择。
2.诊中服务
利用掌上医院App、微信或支付宝服务窗等,可实现移动端交费、查询报告单等功能。以往为取检验报告单需要等候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看病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现在,患者绑定就诊信息后可以直接在掌上医院App、微信或支付宝服务窗中查询各类检查/检验结果。部分智能医院甚至还提供了患者就诊后直接在App上与医生沟通的功能,进一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同时,医生可以直接将各类预先整理好的疾病健康宣教资料推送给患者,提高了医患沟通的效率。
3.诊后服务
以往患者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历史就医记录,除了翻阅一本一本的纸质病历外,根本无从查阅。智能医院可让患者通过手机查看本人的历史预约记录和就诊记录,包括门诊或住院病历、用药历史、治疗情况、相关费用、检查/检验单图文报告、在线问诊记录等,不仅可及时自查健康状况,而且可通过24小时在线医生进行咨询。在健全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部分智能医院利用区域医疗平台,可以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功能。同时,通过整合各类智能终端设备,远程监测患者的生理体征,实现慢性病管理智能化。
(1)信息网络-多层分级结构。分为一级主干网(包括HIS医院管理信息网、CIS临床医学信息网、BIS建筑监控网、ME医学仪器网、医疗会诊网、外联网);二级专业网(包括手术室专业网、重症监护专业网、医用图像专业网、检查化验专业网、心电图专业网、脑电图专业网);无线网(包括IP无线网、身份识别无线网)。
(2)电话网-全院语音整合。包括公共呼叫服务、处室间语音交互等功能。
(3)电视-避免电视干扰。通过电视系统向病患、医护人员提供本地有线、卫星及自制电视节目,在部分患者收看时不影响其他人员的休息。
(4)时钟系统-提供标准时间。医院专用子母钟系统功能包括为医院各区域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给手术室提供倒计时、正计时、温度湿度、标准时间等。采用GPS母钟、子钟组网、CAN总线传输、自动较时,可向其他有时基要求的系统提供同步校时信号。
(二)辅助智能化系统
1.排队叫号系统
各科候诊区、检查室、输液室、配药室、医技科室等处宜配备排队叫号系统,以便对诊疗过程进行有序管理。
2.智能卫生间系统
智能卫生间系统使卫生间不再仅具备单一使用功能,而且还是数据采集集中点。
3.病房呼叫系统
病房呼叫系统设置在病区各护理单元、手术区、各导管室与护士站之间。例如,ICU、CCU与护士站之间,各分娩室与护士站之间,集中输液室与护士站之间,以及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肠胃镜等处。
(三)公共安全系统
1.设定重点部门、区域、路径控制点
(1)部门:针对财务、有毒物品及放射物品等部门进行防护。
(2)区域:对手术室、传染病区、访客活动区、新生儿看护区等区域进行控制。
(3)路径:针对访客、污染物、遗体搬运等路径进行管控。
2.婴儿看护系统
(1)主动式保护:佩戴在婴儿身上的标签每隔3秒发送一个射频信号,由信号探测器或出口探测器接收后发至主机,确保婴儿处于监控状态;当标签电量过低时,该系统能主动报警。
(2)防破坏设计:标签腕带内置导电材料形成回路,从而有效防止破坏;一旦腕带被非法破坏(如恶意剪断)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回路断路,该系统立即发出警报。
(3)防盗设计:结合电子门禁系统,当婴儿出现在出口探测区域,探测器接收到标签信息后,控制主机立即控制相应出口门禁使其关闭,切断被窃婴儿的出口通道。
(4)专门针对婴儿设计:电子标签及腕带轻巧,采用细致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无过敏反应,完全适应婴儿娇嫩的皮肤。
3.移动监护系统
(1)对患者而言,该系统在睡眠不受干扰情况下,实时、舒适、无拘束地监视和测量生命体征,当指标异常时立即报警;可实现移动位置跟踪,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2)对医护人员而言,该系统自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进行临床图表的记录,有利于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减少了与特殊病人的接触(如传染病房);自动跟踪病人位置,缩短查房过程中确认患者所需的时间。
(3)对医院而言,该系统实现贵重资产实时定位管理,改善对患者照料情况,提高运营效率。
4.灾害预案与应急联动系统
(1)系统范围
对火灾、非法入侵等事件进行准确探测和本地实时报警;采取多种通信手段,对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实现本地报警和异地报警;指挥调度;紧急疏散与逃生导引;事故现场紧急处置。
(2)系统配置
大屏幕显示系统;有线/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多路报警(如110、119、122、120,以及水、电等城市基础设施抢险部门);消防、建筑设备联动系统;消防、安防联动系统;应急广播、信息发布、疏散导引联动系统。
(四)机房布置
机房布置示意如图2-5所示。
图2-5 机房布置示意图
(五)智能化集成
智能医院要注重智能化系统的整体集成。
此外,还需注意典型病区的智能化布局,包括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办公区、ICU、CCU、普通病房、VIP病房、医护工作站、手术部等。
三、分级诊疗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据统计,只有10%的疾病需要到医院治疗,大量的疾病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可得到医治,部分慢性病的治疗也可以通过智慧医疗平台管理和家庭护理完成。因此,“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和家庭”是可行的,也是较为科学、理想的就医模式。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是分级诊疗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大型医院可将主要精力放在诊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获得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病例,大量的病例也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步入良性循环。
(一)政策规划要求和目标
我国于2017年开始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分工协作机制已基本形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整体效率和效益有所提高,基层诊疗量占比明显提升。预计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1.基层首诊
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2.双向转诊
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3.急慢分治
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4.上下联动
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
(二)分级诊疗的痛点
分级诊疗提出后,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信息化手段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应用,但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而言,分级诊疗缺乏顶层设计与统一规划,缺乏技术架构与服务模式的模块化思路和理念,基础设施薄弱;在标准、规范的制订和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条块”分割严重、难于协同,服务水平不高,系统硬件能力缺陷较大,难以消除患者的顾虑。
(三)分级诊疗的要点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的定位
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过渡,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中有2~3名全科医生。建立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强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员的培养,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3.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通过政府举办或购买服务等方式,科学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强化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社会办医,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就地、就近为基层群众服务。
4.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能力
根据服务人口、疾病谱、诊疗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县级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县”。
5.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整合二级以上医院现有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性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消毒供应和血液净化等专业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强化医疗质量控制规范与标准,推进同级机构间和独立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互认。
6.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病历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促进跨地域、跨机构的就诊信息共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四)分级诊疗的保障机制
1.完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机制
制定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服务规范标准,通过行政管理、财政投入、绩效考核、医保支付等激励约束措施,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及薄弱地区的中医医院应区别对待。支持慢性病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
2.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
签约医生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的医师与基层医务人员组成,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签约服务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支付费用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签约医生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
3.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服务单元内容、服务次数等为辅的复合型付费方式,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患者按人头打包付费的模式。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保定点范围。
4.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费用控制等手段,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向下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主动承担疑难复杂疾病患者的诊疗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向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
5.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与二级以上医院、慢性病医疗机构等协同,为慢性病、老年病等患者提供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社区护理、互助护理、家庭病床、医疗康复等服务。
四、国外分级诊疗制度
全球范围来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可以说,这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方向,在“三医联动”的背景下,分级诊疗更是串联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有力主线。以区域化为基础的模式是当前和今后分级医疗服务体系结构的总体趋势。基于区域化理念,对特定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进行组织和协调。在区域化系统内,将不同类型的人员和设施分配到不同的医疗服务层级,使患者在不同层级间有序、规范地就诊。
(一)英国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英国将医疗服务分为初级、二级和三级。初级医疗服务最为普遍,主要是针对一些较轻的疾病提供普通的门诊服务,提供者为全科医生。二级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则是医院,主要收治急诊、重症患者及需要专科医生治疗的患者。三级医疗服务则是为一些重症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诊疗、护理服务。
1.全科医生与社区首诊制
英国法律规定,公民或持6个月以上签证的外国公民必须注册家庭医生并与其签约。每个居民都有对应的免费的家庭医生,指导患者科学有序就医并按需就诊。全科医生要经过系统、规范化的培养,同时入行门槛较高、准入考核严格。此外,通过给予丰厚的薪金,稳定了英国全科医生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2.转诊监管机制
在预算金额既定的前提下,第三方机构更加重视预防性服务、健康教育的效果,以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健康质量框架(QOF,Quality Outcomes Framework)注重绩效评审,其内容涵盖临床服务、机构服务、辅助服务和病人感受4个领域。为防止全科医生转诊不规范,QOF被列入合同,其评估指标直接与全科医生的薪酬挂钩。
3.医保政策的制定为转诊提供保障与支撑
限定公民除急诊危重症外,接受上级医疗必须经全科医生转诊,否则医保不予支付,医院也不直接收治。患者如果不看全科医生,就只能去高消费的私立医院。
(二)日本的三级医疗圈
日本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频发等挑战,尚未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或设置全科医生岗位)。分级诊疗主要依靠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强化医疗机能和分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宣传教育、人性化服务引导等举措。日本根据人口、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适度打破行政区划,设定了层级错位、功能协同的三级医疗圈。
一次医疗圈设立的原则是以市/町/村为单位,为居民提供便捷的门诊服务。二次医疗圈根据交通、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患者流进和流出比例等要素设立,医院主要提供住院服务。三次医疗圈原则上是以都/道/府/县为单位的区域中心医院,主要提供高精尖的住院服务。
1.医疗机构分级分类
日本医疗机构主要分为医院、一般诊疗所和牙科诊疗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康复治疗的需求不断上升。将医疗圈内各医疗机构的功能进行详细分工,医疗机构分级结构如图2-6所示,主要包括特定机能医院、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地域中小型医院、疗养型医院、精神病医院、结核病医院等。
图2-6 医疗机构分级结构图
2.医院病床功能分化
除三级医疗圈内的详细分工外,日本对病床也进行了功能分化,主要包括一般病床、疗养病床、结核病床、传染病床、精神病床。一般病床的患者和医生的比例为16:1,患者和护士的比例为3:1,患者与药剂师的比例为70:1;而疗养病床的患者和医生的比例为48:1,患者和护士的比例为6:1,患者与药剂师的比例为150:1。此外,一般病床和疗养病床的价格也不一样。
3.转诊制度
(1)对医疗机构的激励措施。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将获得相应的财政专项补助和医疗价格加算。调整诊疗报酬制度,符合条件的以治疗急性期为主的医院每床日最大可以加收2500日元。
(2)对患者的激励约束措施。患者跳过一次医疗圈而直接选择二、三次医疗圈治疗,除全部自费外,还需要缴纳一笔额外费用。
(3)双向转诊类型。双向转诊分3类:诊所与诊所间的转诊,很多诊所的专科能力很强,诊所间会在地域内进行转诊;医院与诊所间双向转诊;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间转诊,虽然养老服务机构种类繁多、层次分明,但病人可在两类机构间进行转诊。
(三)印度公立医院免费下的分级诊疗
印度的医疗体系的重点在于“免费”,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问题,所以公立医院实行免费医疗,但政府的投入却相当有限。据统计,印度目前是全球人均医疗费用投入最低的国家,医疗卫生投入占其GDP还不到1%,导致“排长龙”、缺医生、缺设备、缺病床、缺药的现象严重,基本上只有花不起钱的穷人才会到公立医院就诊。据调查,选择到公立医院就诊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30%,这个数字刚好与印度的贫困人口比例相近。
由于免费的公立医院资源有限,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就在全印度建立起覆盖印度农村的三级医疗保健网络,虽然投入的资金不足,但基本做到了每3000~5000人就拥有一个最初级的保健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但强制性较弱。目前,印度政府的重点在于免费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