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形成机理
一 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区域效应的形成机理
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是“伞”型合作模式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中俄两国在产业合作的进程中,已经实实在在地向前跨进一大步,它的里程碑就是中俄两国签订了以产业合作为主的《地区合作规划》,从而开辟了中俄两国区域合作的新空间。
(一)建立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是否已具备条件
根据产业集群理论,建立产业集群需要一些条件。那么目前中俄双方是否已经具备建立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所需的基础条件呢?我们从区位条件、经济效益、市场需求和产品差异化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东北三省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而区位因素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通过对现实的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发现,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起主要作用的是区位因素,因而大多数产业集群都位于区域效应强的地区。这里的区域因素是指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能为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与其他区域相比的优势,它是由区域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韦伯在对工业区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区位因素包括地价与地租,厂房、机械设备与其他固定资产,材料、动力和燃料成本,运输成本,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等。经过层层剖析,他将一般区域因素归结为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大类[1]。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毗邻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俄罗斯东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技术实力雄厚,而中国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正在消失,但是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双方在资源方面存在互补性优势。此外,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东部地区边境城市毗邻,交通便利,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
其次,中俄企业都具有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特征,而追求规模经济导致的递增收益是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的根本原因。产业集群并不是一般的产业集聚,它是大量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而这种规模经济带来的外部性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大量相关企业集聚在一起不但会加剧它们之间的竞争,迫使单个企业进行创新、改进技术,同时也会加强它们之间的有效合作,这体现为产业集群区内相关企业通过合作或者联盟的方式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从而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和专业化供应商在此聚集。而由于集群导致的知识溢出更是帮助企业降低了创新成本。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所要发展的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集群都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也就是说,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需要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才会出现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企业规模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因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在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与能源产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两国已具备合作建立装备制造业和能源产业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基础。
再次,中俄两国的产品面临广阔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可以通过企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人们认为市场需求增加时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应该扩大,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根据生产理论,企业的生产规模是不能一直无限扩张的,会受到规模经济的内在约束。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位于长期平均生产成本的一段区域中,当超过这段区域时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扩张是有一定边界的。这样来看,市场增加的需求不能完全由集群内的企业来满足,而应该吸引新的企业加入,企业数量的增加促进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
最后,中俄企业产品差异化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量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势必会非常激烈,而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胜出,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此时市场就会出现挤出效应。部分厂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势力而希望远离竞争者,从而迁出该地区,当挤出效应大于集群带来的集聚效应时,这个产业集群就不会存在了。但是,产品差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当产品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产品的可替代程度就会降低,此时企业不仅可以利用价格手段参与竞争,而且可以利用产品特性优势占领市场,集聚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时就出现了企业的集聚。中国东北三省同时聚集着不同规模的汽车生产厂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而各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差异性使它们拥有不同的市场。汽车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销售,生产者在各道程序的创新都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中俄政府对加强双方区域合作的政策支持,大量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行会等公共机构的存在,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促使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建立的重要因素。
(二)国际贸易对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中俄两国之间有悠久的贸易历史,尤其是东北三省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长。2003年中国东北三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为33.85亿美元,2007年增至128.8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以黑龙江省为例,由于地理位置临近以及产业结构互补,俄罗斯一直在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从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双方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额大幅度增长。2007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大致为2000年的8倍,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的62%;2008年即使是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仍占据其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从图2-3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快得到恢复。
图2-1 2000~2012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商务部网站国别数据,《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简要统计》,黑龙江省商务厅对俄贸易处、哈尔滨海关统计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的有关数据整理。
图2-2 2000~2012年黑龙江对俄贸易指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商务部网站国别数据,《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简要统计》,黑龙江省商务厅对俄贸易处、哈尔滨海关统计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的有关数据整理。
图2-3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1~2011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
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观点,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力分为聚集力和分散力两种。聚集力促使企业经济活动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持续转移或者集中,其中促使聚集力产生的因素包括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市场接近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生活成本效应指消费者在企业聚集地区生活成本比较低,从而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迁入,导致市场规模扩大,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迁至此地。分散力指的是区域内企业过于集中,导致企业竞争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因而企业会选择迁出企业聚集地。当聚集力大于分散力时,就会形成一条聚集性的循环累积因果链,在它的作用下该地区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聚集[2]。
随着中俄贸易的开展,在中俄的边境出现了许多因贸易而兴起的港口城市,这些地区有广阔的市场、便利的运输条件,其区位优势条件逐渐形成一种聚集力,吸引大量的中俄企业。边境贸易的不断发展也使得这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利润逐年增加,从而强化了这一地区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投资,因而出现了产业集聚现象。以黑河市为例,为了促进中俄贸易迅速发展,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黑河市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积极发挥口岸优势,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和第三产业,2007年的经济合作区生产总值为2.2亿元,同比增长24.3%;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5.6%;招商引资达到5.85亿元,同比增长32.9%。合作区内的企业从2005年的102家增加到2010年的450家,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也增加到6841人[3]。相似的还有绥芬河、东宁等。
中俄传统商品贸易的发展为中俄合作建立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商品贸易的局限性,如对产品创新、企业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扩大等作用有限,使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中俄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领域的不断扩展、层次的不断提高,原有的传统贸易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需要中俄双方改变现有的贸易模式,进行贸易结构升级。国际技术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高级阶段,与传统的商品贸易相比,技术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商品贸易交易的只是商品,企业得到的只是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而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会阻碍企业通过产品获得和利用核心技术。但是国际技术贸易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技术进口国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技术贸易直接引进所需技术,节约技术研发费用和研发时间,迅速增强国家的技术实力。
我们可以利用东北三省同俄罗斯东部地区地缘接近、贸易历史悠久、存在技术差距等条件,积极同俄罗斯开展技术合作,随着合作的升级逐渐发展成为技术贸易。技术贸易产生的技术扩散、技术创新等效应将带动整个地区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通过一系列的作用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因素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推动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建立。
(三)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区域效应的形成机理
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东部地区技术贸易的发展将会推动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建立,而该产业集群将促使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深化专业化分工、制度创新和利用社会资本,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增强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带动东北三省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使双方的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
1.生产要素流动
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最大的特征在于它是由中俄双方通过技术贸易合作共同建立的跨国界的产业集群。在目前情况下,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东部地区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力独自建设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而双方应在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地区间的跨国合作,共同建设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双方技术贸易的开展,会改变生产要素和资源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聚集的状况,生产要素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将打破地区行政规划的束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区域内依据市场原则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俄罗斯技术资源相对丰富,而我国东北三省的科技资源相对稀缺,因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为追求生产要素收益最大化,中国东北三省以技术贸易的方式从俄罗斯东部地区引进技术,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不仅可以提高东北三省的技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技术流动也会带动相应的人力资本和资金流动。双方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建立的基础,而产业集群的建立会进一步加速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
企业是生产要素的载体,生产要素流动实质上是企业的迁移,要以劳动要素为例来分析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建立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相对于俄罗斯东部地区而言,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随着双方能源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发展,俄罗斯东部地区能源开采和加工发展所需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对东北三省劳动力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东北劳动力可以通过单纯的劳务输出实现流动,也可以跟随企业投资向俄罗斯东部地区迁移。当中俄双方的市场开放度达到某一特定值时,所产生的聚集力就会大于分散力,从而促使循环累积因果链的形成。在这一因果链的作用下,与能源开采和加工有关的企业不断向俄罗斯东部地区聚集,而这些企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也会不断向这一地区流动,进而促进产业发展。能源产业集群是一个完善的生产链,某一个环节能力的增强都能带动其上下游产业发展,能源开采和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专业化供应商的到来等,进而推动能源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
企业发展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只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产业的竞争力才会增强。在现代生产中,资本、技术以及组织管理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获得这些生产要素也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企业要获得这些要素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自身创造,二是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获得。企业进行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因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自行创新需要面对巨大的风险,多数企业会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通过学习进行模仿创新。产业集群内生产要素的流动无疑增强了企业间的联系,为相互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由于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特殊性,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会涉及国家间的政治问题。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由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只有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2.深化专业分工
开展国际贸易会促进国家间的分工,技术贸易作为贸易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作用更明显。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发展到后来的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都认为劳动力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专业化分工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出现,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导致交易成本上升,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促使企业到特定区域集聚,从而发展成为产业集群。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为了获得由专业化分工产生的递增收益和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成本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4]。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是众多企业以产业链为基础聚集在一起,这些企业不仅通过产业链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进行专业化分工,因而产业集群的建立不但会进一步深化中俄间的产业分工,同时也会推动产业内企业间的专业分工。
(1)实现规模经济。最早提出规模经济的是马歇尔,他认为大量企业之所以聚集在特定区域,最初的原因是自然资源或者国家政策的允许,而到了工业化时期,企业集群则是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的利益。规模经济就是指长期平均生产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而下降,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类。前者是指由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导致该产业内单个企业的成本降低,这同产业集群有很大关系;后者指随着单个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企业的产出会以更大规模增加,这与企业的技术、组织及管理效率有关。中俄技术贸易的开展,可以促进技术引进企业和技术输出企业的技术进步,因而会出现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成长。对于其他企业而言,重要的是获得产业集群所能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所能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克鲁格曼将其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专业性劳动力市场。产业集群区内经营水平不同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同时会吸引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聚集,这有利于创造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因为这里存在许多潜在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应,“雇主们往往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专门技能的工人,同时找工作的劳动者自然也能找到需要他们专业技能的雇主”[5]。设想在装备制造业中有许多的生产厂商,它们都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劳动力比如说高级焊接工,但它们生产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面临不同的消费市场需求,因而它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不确定的,而且是不完全相关的。与此同时,这些生产厂商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它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别,一部分企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时,另一部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较少,因此这些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可以相互弥补。产业集群降低了工人的失业风险,他们只不过是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工作,转换工作地点而已,同时也确保了劳动力供应,使企业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第二,专业化生产所得的中间产品。产业集群可以支持多种专用中间产品的生产,只有众多使用该中间产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才能使中间产品制造商使用专业化的、先进的机械设备,以较低成本来供应众多的消费者。从企业价值链来看,企业的成功运营依赖各个连接点的协调,其发展依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营销商及消费者,从产品的生产到销售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协调配合、中间投入品的低运输成本、良好的售后服务等都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此外,许多产品的生产以及新产品的开发需要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单个企业无法提供足够大的消费市场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存在,只有众多企业集聚在一起才能扩大需求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厂商生存,从而形成专业化供应商网络。供应商网络越密集竞争也就越激烈,从而使集群区内企业能够更容易获得最新的设备、最好的服务、最合理的产品价格,并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企业价格竞争优势。以汽车生产为例,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零部件,而单个的汽车厂商无法自己生产全部的零部件,其需求也无法支持众多零部件供应商的生存。因而汽车厂商需要在一定的地域集中生产,经过专业化分工吸引一系列专业化供应商在其附近进行生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东北地区聚集了哈飞、吉林一汽、华晨等整车制造商,以及众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同样,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延长了产业集群的生产链条,扩大了产业集群的生产规模。
第三,技术与信息的交流。在马歇尔生活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传播是同距离紧密相关的,知识在当地的流动要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行业的秘密不再是秘密,而成为众所周知的事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对于机械流程和企业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及改进,因其所取得的成绩将迅速地为人所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新思想,就会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又成为新思想之源泉”[6]。在现代社会中,产业集群同样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企业一般通过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获得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而进行模仿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创新的知识溢出,自主创新需要企业拥有R&D(研究和开发)能力及人才。当企业在某一地区集聚时,会吸引更多人才到来,为创新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同时,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想。在产业集群区内,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的流动性非常强,这同样有利于知识溢出,带给企业模仿对手的机会。此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会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而变得更频繁和简单,因而集群区内的企业比外部企业更方便获得创新知识。
韦伯在分析工业区位选择时提到了集群因素,他认为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运费与劳动成本最小固然重要,但是还应重点分析集群因素。他将集群因素分为四类。第一是技术设备的发展。技术设备的专业化加强,会促使一些企业独立出来,成为辅助性的工业基地,从而大大提高这些专业机器的使用效率,使企业从过去的对技术设备相互依存转为对集中专业化的设备服务。第二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将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一定意义上的设备,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第三是市场化。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因而企业能够得到供应商最低成本的供货。第四是经常性成本的节约。产业集群会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而煤气、自来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经常性支出的减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大规模的生产与协作为前提。他认为大规模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集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7]。同时,马克思还指出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产、供、销联合,以及资本的扩张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因而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产业集群内大量供应商的集中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上游产品,大量相似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创造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持了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2)降低交易成本。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选择自给自足,也就没有分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分工的好处,因而依据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交易。但是随着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产品在质量、功能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企业要面对的中间产品市场也越来越复杂,这就意味着企业为了生产所支付的搜寻成本增加,同时企业数量增多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增加交易的风险。因而,在本地区交易与在外地交易所花费的费用显然是不同的,相关企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会本能地选择聚集在一起。首先,相关企业集聚在一起会缩小企业的搜寻范围,减少企业的搜寻成本;其次,企业地理位置的接近,会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共享基础设施;最后,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有助于企业相互了解和学习,相同的文化氛围也降低了由于欺诈行为导致的交易风险。总之,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将促进企业之间交易次数的增加、交易效率的提高,增强交易企业的相互依赖,企业发现交易集中在同一地点要比在多个地点更有效率,因而企业会逐渐聚集于某一地。同时,分工的不断细化还伴随着产业链条逐渐延长,中间产品不断增多,吸引更多的厂商到此聚集,因此产业集群也慢慢地发展起来。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企业的集聚,进而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后会实现自我螺旋式的上升,交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为技术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利条件,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3.利于制度创新
对于中国东北三省来说,进行技术贸易将技术引进国内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实现技术产业化,使其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技术被引进国内以后,最初仅仅在技术引进企业内部使用。随着产品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会产生技术外溢,为企业模仿学习和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技术外溢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制度的支持。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是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从这一角度来说,产业集群的建立可以为企业相互学习与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的成本。企业因为合作而获得了比集群外企业高的效益,就会吸引新的企业进入,从而促使产业集群规模扩大。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指的是不同经济主体在交易过程中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搜集信息等所发生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搜寻成本,指的是厂商搜集商品与交易对象信息所花费的成本;第二,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第三,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质量讨价还价的成本;第四,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第五,监督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按照合同进行交易所需的成本;第六,违约成本,违反契约所付出的事后成本[8]。当相关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逐渐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时,首先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生产成本的降低,其次就表现为企业的交易成本降低。这是因为:第一,处在同一制度的安排下,企业之间的摩擦减少,企业之间交流的障碍减少;第二,地缘接近与文化的相似性,便于各企业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复杂知识的传播;第三,企业间非正式交流增多;第四,各种资源的共享也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第五,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加剧了竞争,刺激了技术创新。
依照诺斯的解释,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部分。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总和,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等级制度。政府是正式制度的制定主体,可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式制度创新是指政府根据自己的发展利益,通过制定一些差别制度来限制或者约束企业的行为,可以分为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导性制度创新,前者指政府直接利用政策限制企业具体区位和活动范围,后者指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诱导或者吸引企业到政府期望的区位或活动范围内[9]。企业愿意接受制度的约束而在某一地区集聚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可以获得制度创新的收益。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到它所希望的地区聚集,往往会实行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例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随着技术贸易的发展,政府同样会对那些引进新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当企业在某一地区聚集后,它不但会获得制度创新的收益,同时还会得到额外的聚集收益。例如,企业之间距离的缩短,加速了信息在企业间的流动,为企业相互竞争、相互模仿、相互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某一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吸引与其密切相关的产业和中介网络组织,从而延长该产业集群的产业生产链条。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服务水平,这不但促进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而且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非正式制度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并能够代代相传的那部分文化,一般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10]。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到正式制度的影响,也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非正式制度同样有利于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单纯地依靠正式制度并不能完全消灭企业合作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企业还要依靠道德约束自身行为。由于中俄双方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导致企业要支付很高的交易成本,因而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麦尼尼儿、威廉姆森等认为信任为交易双方提供了稳定预期,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并限制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保证经济交易的持续进行。经济社会学家也认为信任有助于建立社会生活秩序,并保证其稳定性与持续性,他们认为将行为者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单纯的利益,还包括情感关怀、道德、责任、规范等社会因素[11]。信任同样有助于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一般认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也指编码知识,是可以通过各种有形媒介传播的,而后者指的是未编码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感觉、领悟到的,难以具体化和系统化,如果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很难传播或者说传播得很慢,例如劳动者的某项技能。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为知识传播,尤其是隐性知识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同企业员工之间大量的非正式交流、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不但促进了自身技术进步,也有利于技术创新。
4.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概述。根据科尔曼的解释,社会资本是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的,主要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由于某些行动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他们会相互进行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其结果就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仅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还是一种个人资源,这就是社会资本。权威关系、信任关系、规范的信息网络、多功能的组织、有意创建的组织等都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12]。王珺等根据民营企业发展对社会资本的需求,将社会资本分为个人关系资本与集群网络资本。个人关系资本指民营企业主从亲戚、朋友关系中获得机会与资源的能力,而集群网络资本是建立在企业参与专业化分工网络基础上的相互认同、互惠与信任。社会资本的形成不但依赖当地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也需要正式制度保障,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创造鼓励诚信、鼓励合作的制度环境,促使社会资本的积累[13]。
产业集群是网络关系的综合体,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因而企业网络也成为产业集群网络的核心。产业集群内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形成企业网络,促进专业化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首先,企业网络可以降低企业的各种不确定交易成本,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网络关系可以创造各种基于资源与技术共享的合作氛围,提高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最后,网络关系可以实现企业间资源互补,突破自身能力的局限。总之,企业网络增强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展了企业的生产边界。由于地理位置临近、产业关联、工作人员频繁交流,集群网络的凝聚力增强。为了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尽量利用这种特殊的信任关系来降低企业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4]。
(2)模型分析。根据陈毅、张雪梅(2005)构建的模型,来分析说明社会资本对促进中俄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作用以及专业化分工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是对模型设定的一些前提条件。第一,假定在中国有一个汽车生产厂商,为了生产汽车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力以及发动机这一中间产品。该汽车厂商可以自己生产发动机,也可以选择从俄罗斯厂商处购买发动机。该汽车厂商生产汽车的生产函数为y=a·(x+x d)·L y,其中a>0,表示该厂商生产汽车的专业化水平,即投入同样的资源,专业化水平越高,产出越大。x表示该厂商自己生产发动机的数量,x d表示从俄罗斯厂商那里购买的发动机数量。假定生产技术是外生变量,L y表示该厂商生产汽车所需投入的劳动力。
第二,汽车厂商生产发动机的生产函数为:x=b·L x,其中b>0,表示该厂商生产发动机的专业化水平,L x为汽车厂商投入生产发动机的劳动力。
第三,该汽车厂商若从其他生产者处购买发动机,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那么预算约束为Px·x d≤P y·y,其中P x为中间产品发动机的价格,P y为最终产品汽车的价格。假定汽车为标准产品,它的价格P y=1,那么约束条件就变为P x·x d≤y。
第四,若汽车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只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而不雇用其他的劳动力,那么劳动力成本就不必进入成本预算约束,但是由于劳动力的数量有限,那么生产者就需要考虑劳动力在生产中的分配问题,假定生产者只有1单位的劳动力,则L x+L y=1,0≤L x,L y≤1。
第五,市场处于出清状态,生产可以全部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转变为期望产出最大。
下面具体分析该模型。如果汽车厂商选择从其他生产者那里购买发动机,由于文化差异,以及市场的变动,双方交易存在风险,也就是说,俄罗斯发动机厂商会有违约的可能,这对中国的汽车厂商来说是一种不可预测的损失。以m衡量交易效率(0≤m≤1),m越大表示交易成功的概率越大,那么汽车生产者就有(1-m)的可能性自己生产发动机。在这种不确定的条件下,生产者的目标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生产者并不知道哪种结果事实上会发生,所以它只是事先做出最优的决策,以最大化其产出,实现利润最大化。于是得到汽车厂商的期望产出为
下面分析在不同的交易效率下汽车厂商的生产选择,以及集群所特有的社会资本对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情况一:当m=0时,也就说此时交易风险非常大,交易成本非常高,则
E(y)=a·b·L y-a·b·L 2y
要得到产出最大时的劳动投入量就是E(y)对L y一阶导数为零,也就是
d E(y)/d L y=a·b-2a·b·L y=0,解得L y=1/2,所以L x=1/2。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交易风险非常高时,汽车生产者会选择将自己一半的劳动力投入汽车的生产,另一半劳动力投入发动机生产。由于交易风险太高,汽车生产商选择自己生产发动机,而不会从俄罗斯厂商那里购买发动机,因而也就没有专业化分工。
情况二:当m=1时,就是说中国汽车厂商同俄罗斯发动机供应商之间具有稳定的供应关系,双方之间不会出现违约的情况,不存在任何交易风险,则
E(y)=a 2·b·L 2y(1-L y)/(P x-a·L y)+a·b·L y-a·b·L 2y
同理为了得到最大期望产出,对Ly求一阶导数,使其为零,即
a·L 2y-2L y·P x+P x=0
解得a=P x·(2L y-1)/L 2y,因为在第一个假设条件中a>0,所以得出L y>1/2。为了保证上面所求的为极大值,所以要求二阶导数小于零,2a·L y-2P x<0,得出a<P x/L y。
由此得出,当交易效率非常高时,汽车厂商会将更多的劳动力投入汽车生产中,同时发动机也不再自给自足,而是从俄罗斯厂商处购买。因而在交易效率非常高时,生产者出现了专业化分工的倾向。厂商之间的信任、稳定的合作关系等集群所特有的社会资本降低了双方交易的风险,提高了交易效率,推动生产向专业化方向演进。
下面接着分析交易效率对期望产出的影响,即期望产出对交易效率求一阶导数为d E(y)/dm=a 2·b·L 2y(1-L y)/(P x-a·L y),根据上面求得的P x-a·L y>0,可以得到d E(y)/dm>0。期望产出是交易效率的增函数,也就是说交易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期望产出的增加。
如果汽车生产商可选择的潜在交易伙伴越多,交易的可替代性就越大,这一厂商所遭受的风险损失也越小,即使原来的俄罗斯交易伙伴不履行合约,该厂商仍能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假设r为合约能够履行的概率,N为交易者的数量,那么生产厂商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交易成功的概率为P=1-(1-r)N,很明显P为N的增函数。产业集群中众多企业的存在,不但会增强企业间的合作,同样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竞争者之间的可替代性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
通过推论可以得出,中间产品价格同样会影响厂商的期望产出,由于d E(y)/d P x=-1/(P x-a·L y)2<0,也就是说,中间产品价格越低,期望产出越大。因为这时汽车生产者越倾向于专业化分工,生产效率越高,也意味着发动机的生产更趋向专业化,因而发动机供应商也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生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生产价格。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产业集群所特有的社会资本,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稳定的企业网络,可以促进交易效率的提高、降低企业交易的风险(体现为m的提高),从而推动整个行业上下游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降低中间产品价格,最终促使企业产量增加,资源在企业之间将得到有效配置。同时还会出现一批专业化的中间产品供应商,这不但能扩大产业集群的生产规模,还可以延长产业集群的生产链条,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15]。
5.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贸易引进新技术的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与技术利用相关的制度创新方面,无疑都会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也就是技术扩散的中心区。根据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区的创新能力较强,外围地区的创新能力较弱,并且创新中心不会轻易发生转移,具有很强的区位锁定作用。但是知识具有水平效应,也就是说,知识可以溢出,这种知识或技术的溢出可以降低其他企业的学习成本,增加知识的积累,提高经济效益[16]。
知识的溢出是局部溢出而不是全域溢出,是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的,也就是说,由于知识传播受距离限制,因而离创新核心区越远,所能得到的溢出知识也就越少。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内地理位置临近、社会资本以及集群网络制度的作用,使知识在集群企业间传播比集群外更便利。知识溢出的直接作用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成本,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一地区集聚,该地区的产品将同时具有成本优势和多样化优势,进而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传统的商品贸易为中俄建立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国间技术贸易的开展则直接推动了该产业集群的建立。中俄所特有的区域因素、产品面临的广阔市场需求、规模经济及其外部性、产品差异化是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随着两国技术贸易的进一步开展,区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产生的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等效应推动了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建立。该产业集群建立后会促进生产要素在区际的流动、深化专业化分工、为制度创新以及利用社会资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中俄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促使双方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推动双方技术贸易发展,形成一个不断增强的循环机制(详见图2-4)。
图2-4 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区域效应形成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