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分工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对分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论断。从斯密的古典分工到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杨小凯等的新兴古典分工理论、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等,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分工的另一方面是专业化,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在生产方式的变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分工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个领域都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而由于民族、国家、地区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不断减少,生产、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加强。在科技不断进步、跨国企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和资源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调整和配置。随着生产过程的分解与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产业分工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产业分工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从部门分工向产品分工,并向产业链分工转变,产业链的各环节跨越不同地区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产业链条跨区域的不断延伸,使各地区不再专业化于某个产业或产品,而是致力于在产业链的某个或数个环节上发挥自身优势。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分工也出现了从传统的部门分工到产品分工,再到产业链分工的转变。从产业链分工来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不同的环节,即从总部、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零件生产、装配、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的生产经营都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地区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快,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在某些产业中已经出现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分工的新态势。例如,在大都市圈内,大都市中心区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培训,以及营销、批发零售、商标广告管理、售后服务等;大都市郊区和其他大中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其他城市和小城镇则专门发展一般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等配套产业(魏后凯主编,2006)。这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出现的新型产业分工不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而且加强了区域间生产的关联性,它既提高了区域专业化水平,又解决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雷同问题,从而形成了区域产业合理的分工协作态势,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 研究意义
分工问题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经济学家那里,分工和专业化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提起分工的演进及其作用,甚至就等于说生产率的提高。然而,古往今来,对分工进行系统研究的工作远不像预想的那么多,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体系较完整的文献更是凤毛麟角。因为,分工发展带来生产率的提高这种必然的关系已经被大多数经济学家当做问题研究的既定前提,甚至是公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分工领域的发展也呈现一些新的现象,并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一方面大力推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致力于通过宏观调控来取得各相关领域协调共进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致力于对这种以产业链环节分解到不同区域进行生产配置的分工进行研究,试图在理论方面对其做出一定的探讨,并选择适当的区域和产业进行实证分析。
在理论方面,新型产业分工的结果可能会对基于部门和产品分工的很多研究方法和结论提出挑战。例如,新型产业分工主要区别于原来的部门、产品分工,因此,其结论将对原有的地区产业结构的判断标准提出质疑,依据部门分工判断的产业结构趋同可能并不能说明地区间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弱化。
在实证方面,新型产业分工的研究对于指导区域产业选择与跨区域合作、大都市区的功能专业化分工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型产业分工体系下,地区间的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城市功能分工也在发生变化,大城市的经营管理职能在不断加强,中小城市的生产制造功能在逐步强化等。如果能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将对于指导区域分工格局的调整与都市圈分工体系的完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