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现代性:建国后毛泽东经济革命思想与实践之反思
宋婕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个自觉选择的过程,然而,由于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这种自觉的选择又不得不带有沉重和压抑的色彩。在此情境下,“打破常规”成为和平时期毛泽东致力于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事实证明,这种革命性的选择曾经焕发起中国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制造了不少经济奇迹,但同时也给尚在探索建设道路的中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深入究析个中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的革命化思维路径,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现代性现象。
关键词:中国 毛泽东 经济 革命 现代性
如果说,中国现代化的开端是被迫的,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则是一个自觉选择的过程。然而,由于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这种自觉的选择却又不得不带有非常沉重和压抑的色彩。在1956年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讲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1]
在这里,沉重的压迫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当然,这种压迫不再是昔日被打得抬不起头来的被动和无奈,更多的是自我加压,即基于大国责任感的奋进意识。在这种压力下,他无法容忍中国跟在苏联的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希望中国的现代化、特别是经济现代化能加速实现和发展。于是,他在不得不模仿苏联之后又“背弃”了苏联,选择了一条中国独有的非常规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对此他解释说:“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生产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2]
“打破常规”,这是和平时期毛泽东“革命”概念的另一种表述,他希望“革命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要和打仗一样,“在打了一个胜仗之后,马上就要提出新任务。这样就可以使干部和群众经常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3]。事实证明,这种革命性的选择曾经焕发起中国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制造了不少经济奇迹,但同时也给尚在探索建设道路的中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深入究析个中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的革命化思维路径,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现代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