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问题提出
技术、技能层面是武术运动区别于一般体育项目的直观特征,而凝结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内隐特征则是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所在。武术运动是一种外显的身体教育手段,但蕴含在外显动作中的文化价值、文化理念等所表达的却是无形的教化。人们必须认识到文化是武术的核心与命脉,缺少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缺少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缺少文化的武术是难以为继的,由此文化教育成为武术教育、学校武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利用外在、直观的武术动作,通过练习、演练等学习方式来理解、体悟不同武术招式中的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美学、传统道德礼仪等价值精髓,从而使学生接受、确认、肯定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正是武术文化认同教育的本质体现,即在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中使用相同的武术文化符号(武术动作技术、动作技能)、遵循共同的武术文化理念(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等)、秉承共有的武术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注重武德、重义轻利、行侠仗义等),成为武术文化认同的依据。武术文化认同与学校武术教育的逻辑联系及其价值、意义由此体现,从学校武术教育视角下进行的武术文化认同研究便具有了积极意义。
关于武术文化认同结构组成、结构特征的分析与讨论是以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对于深入、细致了解武术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虽然研究者从宏观武术文化层次视角解析了武术文化认同结构,明确了武术文化认同的指向与内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缺少从微观的个体心理与行为层面,特别从心理测量及评价角度分析武术文化认同结构是以往研究的不足。关于“认同”系统的研究源于心理学领域,之后在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沿用开来;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利用心理测量与评价手段对武术文化认同的结构进行定量化分析、讨论符合该类研究的本质属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此外,在武术文化教育实践中如何将摸不着、看不见、内隐的武术文化认同心理特征,外化为直观、可操作的测量与评价指标对于提升武术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武术文化认同测量与评价工具的研制、应用不仅可为武术文化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定量化参考标准,同时也能为提升武术文化认同的策略、方法以及拓展武术文化认同的应用价值与作用效果提供物质支持与技术保障。
因此,从定量化以及学校武术教育视角构建武术文化认同结构、研制适合青少年武术文化认同测量与评价的工具便具有了理论与现实意义,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由此成为本研究的重点及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