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解·他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节概要:理解内在小孩
●精神等价状态:这个世界就应该如我所愿
○父母应该竭力满足孩子,迎合孩子的心理状态
○得到满足之后,孩子才会顺应发展
●创伤内在小孩的两个发展方向:
○特别糟糕、麻烦、不可爱的内在小孩
○特别安静、特别乖的内在小孩,但是退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隔离外界
●最原初的体验:全能体验(“上帝的体验”)
在上一节中我们提到,内在小孩原初的状态并不总是对世界信任,感到安全,从而对外界表现出友好的。原因可能在于,在他的感受中,这个世界对他也不全然都是友好的。
但实际上,就像克莱因指出的,一个孩子内心的想象和现实未必是一回事,他们看到的人和现实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幼儿、儿童,有时甚至是成年人。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内心期望和现实没有差距,他可能就是一个精神病人,这种状态被我们称之为精神等价。
精神等价指的是这种情况,“我认为现实就应该是这样的”“我认为这个天下都是我的”“我认为这个天下都欠我的”“我认为别人都是坏人”,等等。这个表现往往在精神病人中存在。
这种表现还会出现在一些特别小的幼儿身上。他们跟爸爸妈妈说:“我要那个东西”,那爸爸妈妈就要给他,否则他就会大哭大闹。但是,有些人的看法就是不能太溺爱孩子。不能宠爱孩子,不能溺爱孩子,这类观点实际上就是不去满足孩子一些原初的要求。
当孩子说“要”时,如果你不去满足他,他的内心和外界就会出现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这个世界不如我愿”。
但这实际上是存在危险和矛盾的。孩子特别小时,并不能理解现实和自身想法的不一致。他们会问:“现实和我的想法怎么会不一致呢?”
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需要大人去理解孩子的心理——“我是怎么想的,这个世界就应该如我所愿”。
因此,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竭力满足孩子并不一定是溺爱,而是迎合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因为无法理解现实,他只能在他的内在世界中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内在世界是所有事都如他所愿的、安静的、宁静的,那么他的大脑就会发育得越来越健康,他就会无损地发展他的其他的功能结构。
当这个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发展处在无损状态时,他的大脑细胞联结越来越多时,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会逐渐具有现实性。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这并不是溺爱。我们满足的正是内在小孩提出的种种要求。
在他还没有能力适应现实时,我们应该给他提供一种土壤,让他能够生长起来的土壤。
在他慢慢长大后,他就会具有现实检验的能力,就能区分内在和外在。
而往往,我们成年人总是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特别小的孩子。我们会要求孩子,要孔融让梨,要孝顺父母……在这些要求下,孩子感觉不到现实对他多么友好,因此他会逐渐退到自己的内心中,在内心形成一个虚构的状态。这正是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危险之处。
有时如果外在的环境特别恶劣,这个孩子就会逐渐在内心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变得“不要跟现实接触”。
上文提到的茧居族,也被人称作巨婴,甚至是巨胎,他们就是不愿意成长,不愿意适应社会,逐渐停留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的代表。
这个想象的世界当然是一个乌托邦、一个理想国。在这个世界里,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个世界中的父母可能比现实中的父母更加完美。
有很多孩子相信“我的父母不是我亲生的父母”“我的亲生父母把我遗留在这里”,甚至还有的孩子会想象“我是外星人,是外星人把我放在这个地方的”。
比如,一个生活特别贫穷、困苦的孩子,他就可能质问爸爸:“我是不是你亲生的?我的亲生父母是不是把我留在这个地方,他们有一天会来接我?”他就会在内心世界逐渐产生和现实差别越来越大的想象。
这种最初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小孩,其内在小孩可能会朝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种方向是他发展出特别糟糕的内在小孩。
正如上文提到的,刚出生的婴儿可能觉得这个世界不友好,自己也就变得特别易激惹[1],成天哭泣、生病、出疹子,把自己挠得到处是伤痕……这样的小孩就令人觉得麻烦,特别黏人,因而特别不可爱。
另一种方向是他发展出特别安静的内在小孩,不闹不吵,特别乖。
但是,他会越来越多地退回自我世界,越来越少地接触外界,也不愿意跟人有眼神接触。他虽然特别乖,但是不愿意做一些对外的探索,也因此变得特别孤僻。
这两种发展方向都是比较危险的。这样发展起来的内在小孩很可能是不健康、不稳定的,甚至可能发展为病态的、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如果一个孩子坚信他不是父母亲生的,而是来自另外的家庭,或者是来自外星球,那么以后很可能患上儿童精神病。
那么,如何让内在小孩健康地成长发展起来?那就要给他足够的信任、接纳,以及足够的爱。但是这一点,常常被理解为宠爱孩子。
在传统的育儿习俗中,曾经有一个现象叫作裹粽子。裹粽子就是把孩子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像粽子一样捆起来。对于这种传统育儿习俗,有一种堂而皇之的说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他待在一个受约束的环境之下,以后他就会知道要懂规矩,不会随意哭闹。
这个孩子不是躺在被子里,而是被捆在被子里,他被捆得紧紧的,像部队里打好的行李装一样,被放在小摇篮的正中间。我们现在会觉得这样做很奇怪。
当然,孩子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睡觉、饮食。这么安静的一个孩子,大家都觉得很放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哭闹也没有用。可是,这个孩子有机会活动,有机会伸展自己吗?没有。当然,这是一个特别特殊的传统文化现象,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尤其需要被无条件地满足,有人甚至具体研究过要早到什么程度。
比如,女性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认为,孩子在出生以后的3个月之内,仍然处于胎儿的状态,所以父母应该给他提供一个母亲子宫般的环境,也就是无条件满足。他哭闹时,就要有人陪、把他抱起来哄;他要吃东西时,也要马上有人喂;他排便后,也要有人马上清洗干净。
于是,孩子在内在世界中,就形成这样一种印象: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就是“上帝”,我一开口、一哭,马上就有人来哄我;我要吃东西,一张嘴,马上就有乳汁喂进来;我一尿尿,马上就有人来给我清洗。
你可以看到,在照顾婴儿时,成年人如果能完全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就会让婴儿得到全能的体验,也就是“上帝的体验”。
婴儿无法理解,为什么睁开眼睛,我的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个世界就没有了?他并不用“看见”这个词。
婴儿能够达到的理解就是“我眼睛一睁开就全然出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我创造出来的”。
所以,早期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上帝”。他在出生后,所有的感受和待遇都是如“上帝”般的,要什么有什么。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不满足他,他就可能无法存活。能让我们活下来的最早期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上帝”般的存在。
在这一时期,虽然母亲很辛苦,但孩子确实只有得到了“上帝”般的感受才能够活下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内在可能还保持着最原初的体验,一个“上帝的体验”。这种体验来自我们所处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则来自人类与众不同的出生方式。
一些哺乳动物出生后,几分钟之内就必须站起来,甚至必须学会奔跑,否则它就无法在残酷的现实中存活。动物幼崽出生的时候,是附近的猛兽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它们可以轻易吃掉刚出生的小动物。
刚出生的小动物还完全没有抵抗力,它们的母亲刚生产完,也要自我休整。这时,小动物就需要自己把自己的命保住。所以,在非洲大草原上,雌性动物生产小动物的过程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而对于人类来说,这个过程实际上更加危险。因为人的出生是早出生,也被叫作不成熟的出生。初生的婴儿无法像动物幼崽那样,刚出生几分钟就能站起来,就能奔跑,就能自己逃命。人类幼儿必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慢慢学会走路,学会奔跑,才能慢慢理解这个世界。在这个时期,他完全处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状态、一种非常脆弱和危险的状态,非常需要照顾。因此,他自己就必须具备“上帝”的感受,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足够的重视,才能生存下去。
一个状态特别糟糕的人,在他的内心世界,必须让自己变得特别重要、光芒四射、具有“神力”,不然他就难以生存。
内在小孩原初的状态就是一个“上帝”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