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生必读古诗文(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泊船瓜洲(1)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2)

鐘山只隔數重山(3)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1) 泊:停泊。瓜洲:長江北岸的一個小鎮,是長江和京杭運河的交匯處,位於今日江蘇省揚州市南郊。

(2) 京口:古鎮名,位於今日江蘇省鎮江市、長江南岸。一水:一條河。古代河流通常稱為「水」,如漢水、湘水等。間( gaan1〔奸〕 jiān):相隔。

(3) 鐘山:今日的南京市紫金山,王安石被罷免後隱居於此。

【解讀】

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一零七五年)二月,王安石再次被任命為宰相,繼續主持改革。他從隱居多時的鐘山出發,越過長江,一直北上,到達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北宋都城)。他把船停泊在瓜洲休息,這時家鄉已經相去甚遠,再也看不見了。詩人感受到醉人的春風已經開始把江南染成綠色,自己卻要繼續冒着寒風,向北前進。詩人這刻心想:故鄉的明月啊,我甚麼時候才能再次見到你?

詩人胸懷遠大,希望通過自己的改革,革除國家施政的弊端。這次重新被任用,讓詩人充滿雄心壯志。然而,詩人早已不是第一次走馬上任了,他深知改革的阻力很大,也深感改革路途的遙遠,看見春回大地的故鄉,京城的前景又不明朗,詩人不禁略顯惆悵:甚麼時候才能功成身退,再回到這春色迷人的江南故鄉呢?

【文化知識】

熙寧變法

熙寧變法是宋神宗熙寧年間推行的改革運動,由當時的宰相王安石主持,因此又稱為「王安石變法」。

熙寧變法以發展經濟、整頓軍隊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各個層面。自熙寧二年(公元一零六九年)開始推行,初期甚有成效,可是受到朝廷中保守勢力的阻撓,加上部分政策甚為擾民,百姓紛紛反對,結果在元豐八年(公元一零八五年),因宋神宗駕崩而告終。

【練習】

(參考答案見此处)

 根據詩歌內容,王安石原本住在哪裏?要前往哪裏?又把船兒停泊在哪裏?

A)王安石原本住在________________。

B)他要前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他把船兒停泊在________________。

 詩人明明前往京城赴任,推行改革,可是為甚麼又要回首故鄉?(請選擇兩個正確的答案)

○A.感到很疲累

○B.很想念故鄉

○C.不想前往京城

○D.不想推行改革

○E.改革的道路不明朗

 「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句,表達出詩人甚麼情懷?





 在「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為甚麼詩人要用「綠」字?





 如果要用一種顏色來形容香港,你會用哪種顏色?為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