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分蓄洪工程志(湖北省水利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前期规划

1952年3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中指出:“关于长江北岸的蓄洪问题,应即组织查勘测量工作,并与其他治本计划加以比较研究后再行确定。”

1953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根据政务院的指示精神,提出利用长江北岸洼地蓄洪方案,包括洞庭湖控制蓄洪方案和荆江北岸与洞庭湖排水方案。由长江委、省水利局先后派员进行了综合性的查勘工作,在收集大量水文地形资料的基础上,拟定了兴建洪湖调蓄区的初步意见。

1953年10月,“长江、汉江流域轮廓规划委员会”成立,内设“荆北平原规划组”,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于1955年10月完成《荆北区防洪排渍方案》,正式提出在洪湖修建分蓄洪工程的规划方案。确定以洪湖、大同湖、大沙湖范围为基础,新滩口长江自然倒灌区域作为蓄洪区范围,与其他蓄洪工程联合运用,控制武汉水位不超过29.73米。蓄洪区规划面积1840平方千米,新滩口进洪水位为30.00米,有效蓄洪量为57亿立方米;若进洪水位提高到31.35米(相应汉口水位为29.73米),有效容量为81亿立方米。同时,考虑当长江中游遭遇1954年型洪水时,为减轻洪水淹没损失,选定在监利以下,长江半路堤至东荆河的新沟嘴修建隔堤,将隔堤以东划定为备蓄区。为了在不同洪水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损失,便于群众转移,规划以总排水干渠为界,南北筑堤,与蓄洪区隔堤相接,形成两个备蓄区,总面积为1722平方千米,蓄洪水位30.00米或31.35米,有效蓄洪量分别为55亿立方米、79亿立方米。

1958年5月,下人民大垸建成,与上人民大垸一起为洪湖分蓄洪区与荆江分洪区联合运用创造了条件,长办于1958年在《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提出,修建八尺弓至福田寺隔堤,形成分洪道,引导洪水经洪道进入1955年规划的洪湖蓄洪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修建自荆江大堤八尺弓至鸡鸣铺接备蓄区北段隔堤的北堤,修建吴老渊至火把堤与备蓄区南段隔堤相接的南堤,形成分洪道;修建备蓄区隔堤与蓄洪区围堤,培修加固人民大垸堤,退建监利青泥洲江堤;选定吴老渊为洪道进洪口,进洪流量为20000立方米每秒。1958年5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湖南、湖北、江西3省水利工作会议,水电部、长办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上对此方案进行了讨论。

1963年,长办在1958年提出的荆江防洪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荆江地区防洪规划补充研究报告》,仍维持1958年的下荆江洪湖洪道方案,经原中南局计委与水电部两次组织长办及湖南、湖北两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讨论,认为此方案有些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补充。

1964年,长办对以前的各种方案进一步进行分析论证和补充以前各种方案,提出《荆江地区防洪补充规划》,计划自荆江大堤八尺弓至东荆河新沟嘴修建隔堤,隔堤以东为蓄洪区,面积3920平方千米,蓄洪水位32.00米,有效蓄洪量196亿立方米。为了减少分洪损失,采取分片蓄洪,在蓄洪区内修建南北两道隔堤,将蓄洪区分为3片,其中,洪道与蓄洪区面积2460平方千米,有效蓄洪量126亿立方米;两个备蓄区面积1460平方千米,有效蓄洪量70亿立方米,规划选定在吴老渊扒口进洪或在螺山分洪。

196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水电部邀请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办的领导、专家,在北京召开长江中下游防洪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长江防洪近期工作,对荆江地区、城陵矶附近地区为战胜可能发生的1954年同样严重洪水作出安排。对城陵矶附近超额洪水的处理意见是:“城陵矶附近区,城陵矶控制水位由33.95米逐步提高到34.40米,在洞庭湖的大通湖蓄洪160亿立方米,在洪湖及西凉湖蓄洪174亿立方米。考虑到洪湖蓄洪区的安全措施实施比较困难,对由运用西凉湖沟通梁子湖和洪湖东部大沙、大同湖地区方案,应积极勘探落实,报中央审批实施。按此方案蓄洪220亿立方米,与洪湖地区淹没基本相等,但可大大减少洪湖渍灾,西凉湖一般年景可增垦土地8.6万公顷,武汉附近可相应减少淹没土地约5.4万公顷,对确保武汉市非常有利。”

据此,1969年11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向中央报送《长江中下游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利用西凉、梁子、大同、大沙湖蓄洪垦殖工程请示报告》,提出以洪湖蓄洪区东部的大同湖、大沙湖与江南西凉湖、梁子湖共同蓄洪方案来代替洪湖洪道方案。报告指出,西凉湖、梁子湖等蓄洪区靠近武汉,分洪路线直撇向武汉下游,对确保武汉非常有利,相应可减少武汉附近地区分洪量,还可使武汉附近地区少淹耕地5.4万公顷。如果采用洪湖平原区蓄洪,其不利在于洪水仍然处于武汉上游,而且水位高、防御堤线长,始终对武汉形成威胁。报告划定蓄洪区范围的有效蓄洪容量为191.2亿立方米,耕地为11.4万公顷,人口为81万。该方案规划修建4道隔堤,开挖西凉湖至梁子湖分水岭洪道10千米,修建马鞍山节制闸、西凉湖进洪闸、两座电力排灌站,以及铁路改线和垫高部分路基等。全部工程需土方6700万立方米、石方173万立方米,其中,洪道石方153万立方米,混凝土34.7万立方米。

1971年11月,水电部在北京召开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座谈会,再次研究了长江近期防洪部署。会议认为:“1969年长江中下游5省防洪工作会议时,研究过沟通西凉湖、梁子湖以代替洪湖区蓄洪方案。按这一方案,淹没面积较小,分洪时安全转移较为方便,但不能代替洪湖和荆江分洪区、人民大垸联合运用,解决荆江防洪问题,且工程规模较大,牵涉面较广,当遇到比1954年更大洪水时,仍需使用洪湖分洪,因此需进一步研究,再考虑是否兴建。”同时指出:“四五”期间的任务是达到按农业人口每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促进粮食产量达到和超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简称《纲要》),在一般洪水下保证两岸平原安全,遇特大洪水,确保荆江大堤、武汉市堤、无为大堤等重要堤防安全。在提高防御水位的条件下,遇到和1954年同样大的洪水,中下游尚需分蓄约490亿立方米的洪水,荆江分洪区分蓄54亿立方米,洞庭湖区分蓄约160亿立方米,洪湖地区分蓄约160亿立方米,武汉地区分蓄约68亿立方米。当长江上游出现比1954年洪水更为恶劣的洪水时,则需采用荆江分洪区、人民大垸与洪湖分蓄洪区联合运用方式,以减轻上下荆江的洪水负担。洪湖一旦分洪,淹没面积达500万亩,超过实际需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兴建隔堤。对于隔堤线路选择,建议采用八尺弓经福田寺到中革岭方案。预计土方2000万立方米,1972年动工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