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感觉统合能力正常,儿童就能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动作协调,做事有效率。反之,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出差错,做事笨手笨脚,拖拖拉拉,丢三落四,有的孩子显得害羞胆小,有的孩子可能脾气暴躁等。
现代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达85%以上,其中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那么,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有哪些呢?
1.母体情胎因素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妈妈们在怀孕时就缺乏足够的休息。工作、学习、生活的忙碌、焦虑及运动不够等都会影响胎位的变动,进而影响妈妈和宝宝的健康。而一些女性吸烟,饮用酒、浓茶、咖啡、毒品等刺激物质也会引起脐带毛细血管的萎缩,阻碍营养的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上的不足,引起婴儿出生后触觉发育的不良。
2.早期环境因素
人类在母体子宫内胎位变动的过程中,触觉、前庭平衡等能力就已经逐渐发展。出生后,这两种感觉和视、听、味等感官不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进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形成有效的组合,进行感觉统合。感觉统合促使感觉神经的“交通”不致中断,所有的学习和动作才能顺利进行。但如果有下列这些现象,比如剖腹产;宝宝出生过程中颅脑损伤;在婴儿期,特别是七、八、九三个月期间内抱得多爬得少;婴幼儿期脑外伤;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日常生活中缺少刺激;运动少以及宝宝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没得到锻炼发展等,都会使感觉难以统合,从而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3.独生子女因素
初生宝宝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最主要是通过视听、嗅、味、触的感官来获得的。以往孩子们无论是接受信息、讲话,还是日常生活能力、习惯等,大多是在兄弟姐妹群中或邻居伙伴中学会的,特别是平等、轮流分享、动嘴、动手、动脚等能力及合群性,人际的能力等。现代社会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的减少,使宝宝在0~4岁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就可能造成感觉统合的失调。
对于那些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能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优秀品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孩子是个有机体,只有大脑及身体感官的组合互动,才能形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