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文人画的真性)](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27/39204727/b_39204727.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是一位具有超然情怀的诗人、艺术家[1],读他的诗,看他的画,乃至欣赏他的书法,都给人同样的感觉。他似乎不是活在现世中,他的目光总在尝试越过一切有限存在,超越时间秩序,寻找他的精神意趣,寻找人的存在价值。
作于1639年的《摹李公麟乞士图》轴(图1),是他的一件人物画作品,图中唯画有一戴着斗笠、托着钵盂的高士,别无他物。自题云:“己卯秋杪作于云居。时闻筝琶声,不觉有飞仙意。”在山居中听到音乐声,竟然飘飘然有飞仙之意,手下所画一乞士,如在云中行走。正所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所乞者何?精神之归路也。一个寻求真知的人,就如同一托钵行走天下的乞士,前路不尽,行进不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8FA98/205423863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_11_0_l.jpg?sign=1738831601-QXv47VPEa3EpFRRc5L08MtyupaaOEBMZ-0-710d4235d46d494a7045f41e67d6ec2e)
图1 陈洪绶 摹李公麟乞士图轴
绢本设色 36.4cm×26.2cm 1639年 故宫博物院藏
本书由“高古”的概念入手,来观陈洪绶这方面的思维理路。
注释
[1]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老迟、云门僧等,浙江诸暨人。早年学画于仇英,师事浙东名儒刘宗周,明亡后一度落发为僧,兼工人物、花鸟,亦有山水传世,尤以人物名世,与崔子忠合称为“南陈北崔”。